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大山裡的書院民宿

大山裡的書院民宿

▲ 點擊藍字

「新微設計」

,關注第一設計平台



本文來源谷德設計網


ID:


雙溪書院

「全國詩人半在湘」,湖湘文化所具有的最鮮明的特徵即是其內涵的「詩性」。雙溪書院則以其獨特的山水人居的方式——依山取勢,臨溪而居,分合布局,錯落有序——來重新詮釋這一詩性。在這裡,似乎建築設計中所有物理空間的構想都應當被賦予某種情境:游山、訪古、尋幽、高卧、倚竹、觀魚、濯足、鼓琴、品茶、焚香,這些詩意的片段都自然的再現,並又被自然而然地重新置入當代人文精神與生活之中,展現出新的「詩性」。在此地,詩意成為最自然的生活,也成為禪境與超然的場景。

▼雙溪書院鳥瞰圖匯總


幾條枝杈狀的11-14米寬的溪谷向不同的方向蜿蜒,建築就被契入山谷之中,只呈現出谷口的一個立面。於是,雙溪書院的七個單體建築,除了接待大堂(也做餐廳)和茶室兩個公共功能的建築外,都被分別隱藏在四條張開的山谷內,互不相望,各自以各自獨特的視角存在,這種關係有些像傳統山水畫中的散點透視,每個局部自成一體,又能夠「拼貼」成一幅完整的畫面。



▼除大廳和茶室外,七個單體建築被分別隱藏在四條張開的山谷內




從內天井的結構布局,到木構構架與高聳的白牆,連續的灰瓦坡頂,到石、木、瓦等材料肌理,這些建築設計的形象生成既來源於當地的傳統民居建築,同時也是對更廣義的中國南方民居的建築符號的片段提取和抽象提煉。在風格上,雙溪書院的七個單體建築,總體有相似的元素,但又因山勢而樣貌迥異,各有特點。

▼關係示意圖





[接待堂 ]

山谷的場地限定了人的視線,這使人在遊覽建築時只能從特定的角度開始。在這些特定視角形成的「畫面」中,近景可能是幾棵樹或一叢竹林,遠景則是向兩側蜿蜒升高的山脊,這使建築自然成為畫面中的中間層次,也使其立面的平面形態超越了體量本身,變得更加重要。

▼接待堂外觀





▼一個圍繞「天井」的正方形布局




▼翹起的屋檐為室內帶來更通透的觀景效果


接待堂的設計,頂部是一條向下弧的屋檐線,立面是被概括的豎向的線條。其他側立面則是正立面的直接複製,最終形成一個圍繞「天井」的正方形布局。總體形態上,這個「回」字形的結構是啟發自傳統平江地區的民居內天井的布局形態的。接待堂向四周翹起的屋檐是對周邊天際線的最好呼應,也為室內帶來更好的光線和更通透的觀景效果。

▼接待堂結構分析圖


一個巨大的單坡屋頂順山勢傾斜,與接待大堂的屋頂形成疊落的關係。為了達到更輕薄的形體效果,建築主體採用竹鋼搭建,豎向的立柱每根都為承重住,從而達到均勻受力的效果。「柱」與「梁」的連接部分採用簡單的交錯堆疊起來進行構造的方法,使其在形式上產生出類似斗拱結構的效果。

▼樹林視角




[茶室 ]




茶室的總面積為109平方米,是一個 「L」形的半圍合院落,一端契入山體,另一端延伸並挑出到池塘上空。轉折處的屋角約8米高,指向東南向的天空。這個「屋角」成為三條山谷會合處的空場的標識物,也成為和接待堂呼應的軸線上的制高點。屋面連續向兩端陡降,形成一個狹長的內斜屋頂。立面通高的玻璃幕牆不僅帶來了更寬闊的視覺體驗,還給室內提供了充足的自然光線。



▼轉折處的屋角約8米高,指向東南向的天空



▼「屋角」成為三條山谷會合處的空場的標識物




▼茶室內部




▼細部




[書院與先生房]

書院與先生房位於西側的谷內,隱藏在一片茂密的竹林之後。隨坡而上,一側是小溪,一側是茂密的竹林。進入大門,U形的庭院才清晰可見:庭院被台地分成兩級,連接兩個單體,錯落的空間關係形成了更豐富的景觀體驗。書院建築的屋頂從兩側向內傾斜,並由遠及近逐層錯落,形式與周邊山勢輪廓相呼應的輪廓,應對與周邊的景觀關係。


▼書院與先生房外觀



▼書院內部





[山谷客房]

總體上看,這一 86米長的狹長形體隨山谷曲折,只在谷口保留了一個完整而突出的立面,依山勢而下的溪水在建築周圍匯聚成水面,將入口的立面映射其中,形成安詳而靜謐的畫面。



這一建築單體總面積約1100平方米,建築形態完全契合原有的山谷地形,呈折線形隨地勢逐級抬高,通過高低錯落的坡屋頂圍合構成具有南方鄉村特徵的巷道空間。巷道兩側的客房屋頂成V字形態,從總體的形態上和接待堂,書院建築是一致的。單坡屋頂相對於客房而言,為室內提供了更好的觀山視野。

▼山谷客房的狹長體量隨山谷曲折,只在谷口保留了一個完整而突出的立面




一層在結構上成為底部架空的附屬空間,主要設置為多功能的休閑大廳,咖啡、水吧,以及一個小型會議室,並且一層三分之二的面積是埋入山體之中的。一層在交通組織上和二層是分別設置的,而所有的客房均位於二層,需通過主入口的景觀樓梯單獨進入二層小巷,這樣是二層的客房區相對安靜獨立。18間客房即沿著小巷分布兩側。

▼客房走廊





[三折別墅 ]

這棟建築在形態上與山谷客房有著相似之處,即都是迎著谷口的端頭立面作為建築的主立面,而主要的體量則隱匿在谷中。建築隨著山谷地形走勢呈現折線關係布置,一層有三個獨立的單體「盒子」,主要為公共活動空間,穿插其間的是幾處半戶外的「亭子」空間。這些空間由一條邊廊連接。二層為卧室等私密空間,成線狀排布成一條通長的「廊橋」結構,連續的竹鋼格柵立面增加了「廊橋」在結構視覺上的整體性。在實際的功能劃分上,多數使用狀態下二層的卧室等私密功能是獨立分割的;只在必要時可以通過二層的走道相連接。屋面三角的折面關係使整體形態更相似與傳統坡屋頂的意向。



▼三折別墅側立面






[四分別墅 ]

雙溪書院的所有建築單體都幾乎全部採用V字形內傾的屋頂形式,這本身也源自平江傳統民居院落的剖面關係。這種剖面關係在四分別墅中反映的更為直接。內傾屋面的四個體塊成為四個獨立的休息空間,體塊與外圍牆界定的區域即為巷道和公共區域,這種類似聚落的形式也使整個建築更適應場地,並避免體量過大帶來的突兀感。四個獨立的功能體塊與一個通透的玻璃盒子相互套嵌,產生了居者在室內外不斷交互的空間體驗;同時,通過圍牆的隔擋形成獨立的六個小院子,在室內,透過圍牆上局部的取景窗洞,使庭院中的人造景觀與戶外的自然景觀形成一個重疊對景的關係。



▼四個獨立的功能體塊與一個通透的玻璃盒子相互套嵌




通透的玻璃盒子將南側的自然光引入室內,使建築形象變得更加柔和。退出室內,從更遠的視角看,建築的整體形象中翹起的屋檐與兩側逐漸升高的山脊線完全是為了達到一種呼應——儘管因此而削弱了正立面的視角應有的體量感。

▼四分別墅室內空間


▼通透的玻璃盒子將南側的自然光引入室內


當建築契入自然時,一切所謂專業的設計或闡釋都應當順從於自然的某種「力」或「勢」。自然的包裹使建築必然由一種對抗轉到順從,或者更恰當的說是一種融入或共生。就如中國山水畫中房子總是若影若現於山水之間,這種畫面中的詩意似乎拉近了我們和古人的距離。古人可以臥遊,通過這種心歷去體悟自然山水中的哲學。今天我們仍然努力在自然與建築之間創造某種請景,某種我們能通過建築與自然對話的情景。或許這種情景就隱藏在雙溪書院的環境之中吧,遊走在這幽邃的山谷之中,小溪之畔,很容易使人想起南宋平江文人鄒輗的詩句:花陰不正月將西,欲到溪邊步懶移。坐對前山無一語,此心惟有古人知。



▼山谷鳥瞰


▼接待堂立面圖和剖面圖


▼茶室平面圖


▼茶室立面圖和剖面圖


項目信息:


項目地點:湖南省平江縣白茅村;


開發團隊:自在小隱酒店(湖南)有限公司
項目總顧問:王受之;項目策劃:崔東暉
建築設計:北京多向界建築設計;主持設計:李亮
設計團隊:張必昌 黃暢 徐林;建築面積:3800平方米
建造時間:2014年6月-2018年3月;建築攝影:金偉琦



[民宿遊學推薦]



高端民宿遊學之旅

 ·莫干山(第29期)


報名倒計時...


2月26日-3

月1日


點擊下方圖片查看活動詳情




如今說到民宿,必提莫干山,說到莫干山,必談民宿。莫干山已然成為民宿的代名詞,甚至被《紐約時報》評選為全球最值得一去的45個地方之一,這裡到底有何致勝的不二法門吸引著全國,乃至全球的目光?2月26日-3月1日,讓我們一起前往莫干山,一探究竟......


溫馨提示:本次民宿遊學限40人,滿員即止,有意參加者請及時聯繫常老師報名(電話&微信181 7945 0320  )。

[好書推薦]


新微設計10大「最美系列」圖書之


《最美民宿》三部曲|中國100家最美民宿合集


點擊下方圖片訂購該圖書





給大家推薦一個超棒的設計號


新微設計

 | 中國第一設計微刊


長按下方二維碼並識別,即可添加關注




註:本文來源谷德設計網(ID:

 ),感謝小編的悉心整理。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微設計 的精彩文章:

「最美系列」設計叢書 · 尋找中國最美的設計
大山裡的野奢度假屋,越野越奢華

TAG:新微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