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易經》最經典5句話,參透後:點石成金、一生受益!

《易經》最經典5句話,參透後:點石成金、一生受益!

《易經》是我國上古奇書,現在所說的易經,一般指《連山》《歸藏》和《周易》三部易書。

從本質上來講,《易經》是闡述關於變化之書,長期被用作「卜筮」。後人多學習其哲理,因而成為一部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

《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對中國的哲學、文學、政治、法律、天文、曆法等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值得我們認真地學習與品讀。

一、亢龍,有悔

在《易經》的開篇,第一卦乾卦的象辭里就有一句「亢龍有悔」,這個大家也都比較熟悉。

亢,是高的意思,亢龍就是飛得過高的龍。有悔,意味著後悔,表示前面的行為會給自己帶來不好的事情。

這句話的意思和「高處不勝寒」的意思差不多,就是要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講究進退,即使向前的時候,也得想好退路。如果一味向上,不反思,很容易陷入「兇險」的境地。

二、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這句話出自《易經》的大有卦的上九爻辭,後來孔子在解讀易經的時候,針對這句話做了如下解讀: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也。

孔子講,佑就是幫助的意思。上天「願意幫助的是那些順從天道的人;人們願意幫助的是那些敦厚誠實,篤信善道的人。只有做到順天道,守誠信,才會「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三、天地不交,否;天地交,而萬物通

否和泰,都是《易經》上的卦象。否的卦象是天地不交,泰的卦象是天地相交。在《易經》中,「交」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交」有「通氣」「結合」的意思,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溝通」。

天地之氣互不交通,萬物不生,這就是大凶之卦。只有天地之氣相交,萬物才能生長,世界才會亨通。這就是大吉。《易經》里的這句話,就是啟示我們,做人做事都要學會溝通。

四、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蹇是《易經》第三十九卦,原義為跛,引申為困難、艱險,行動不便。現實生活中,我們都知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個人都會遇到「時運不齊,命途多舛」的時候。而面對蹇塞的道路,《易經》告訴我們,要學會「反身修德」。

孟子也說:「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意思是說君子遇到困難,首先一定要省察自己,看看困境是不是由自己造成的,或者想想如何才能化解難題。

這也就是「蹇卦」里所說的反身修德的道理。

五、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

「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陂是坡地的意思。出自泰卦中的九三爻辭。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沒有平地不變成山坡的,沒有去了而不回來的,在艱難困苦中,一個人應堅守純正,必然會有好的結果。

孔子也常常講:「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這不僅是君子和小人的一個最大的區別。也告誡我們,人生艱難和困苦雖然不能避免,但只要我們保持一顆堅忍和貞正的心,就能將其轉變成平坦的大道。

《易經》文化博大精深,從中我們可以洞見很多有價值的東西。作者會和大家一起去發現。讀者們,關於《易經》里的智慧,大家還有這樣的見解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道 的精彩文章:

美學大師朱光潛:要養成文學趣味,為何最好從「讀詩」入手?
考證:「心悅君兮君不知」,最美情詩《越人歌》,到底寫給誰?

TAG:文史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