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大學》:正心誠意 修心修身

《大學》:正心誠意 修心修身

導讀

人生在世,為人處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無不強調遵循本心,古往今來各家大賢傳世思想也都強調「修心」為本。心靈是人類思想、智慧和潛能的本源。生而為人的一切功夫皆由內而生,一切成就皆源於心。

只有常常反覆咀嚼聖賢意味的人才能懂得如何做好修身的功課,才可真正做好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有云:「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修心乃為修身之本,旨在正心與誠意。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這句話教育我們要常常反省自身,觀察的時候是否看清楚了;傾聽的時候,是否聽明白了:臉色是否溫和;態度是否恭敬;說話是否忠實;做事是否認真;有疑難是否該發問;生氣發怒是否會引起麻煩;眼前的好處是否符合禮儀。一個人只有具備了自我反省的能力,才不會自滿而飄飄然。

聖賢之語聽來容易,但我們在社會上立身處世時,面對燈紅酒綠的誘惑,能否堅持自我反省,守住底線就顯得尤為重要。近來翟天臨學術造假事件一石激起千層浪。

如他自己在道歉信中所寫到「研究生就讀期間有幸取得了一點成績,從那時起,內心開始飄飄然,導致自己忘記了初衷。」並稱自己為「曾經被虛榮心作祟的年輕人」,不難看出翟天臨走到今天這一步與他放縱自我,不懂躬身反省有很緊密的聯繫。

每個人都會有性格方面的弱點,生活中也會有缺點,但如果我們能做到常常審視、反省自己的行為舉止,不斷糾正自己的錯誤,完善缺點,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良好的習慣,不被假象迷惑。

社會是個大染缸,能在其中中出淤泥而不染,明機巧而不用就顯得難能可貴。《菜根譚》有云:「勢利紛華,不近者為潔,近之而不染者尤潔;智械機巧,不知者為高,知之而不用者為尤高。」

這與孔子的「磨而不磷,涅而不緇」是一個道理。晉安帝年間的吳隱之,任高官而堅守底線。他自幼好讀詩書,崇尚儒家的治國之道,為官期間,絕不吃別人贈送的飯菜,不拿不合乎道義的東西。

他曾經到貪泉邊寫下「古人云此水,一歃杯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的詩句,表達自己堅守節操,絕不變心。所以古往今來「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大概是所有仁人志士追求的境界吧。

今天,我們面臨一個開放與包容的社會,當我們能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認識社會,了解環境,聞過則喜,就能堅守本心。生年不滿百,常懷聖賢意,要不斷學習,不斷修行,成就自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紀曉嵐:大凡風流佳話,多是地獄根苗
怕什麼真理無窮 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