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蘇軾:曠達 無賴於外物

蘇軾:曠達 無賴於外物

曠達,向來是很多人所追求的一種精神境界,但如何才能真正的做到曠達呢?恐怕不是一朝一夕能修鍊成的。

不少人將曠達等同於無所謂,這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人生態度;又有不少人藉機表現出曠達,這其實是一種「偽曠達」,真正的曠達,無賴於外物。

說起曠達,我們最先想到的應該是蘇軾,其實在他之前,在那個「人的自覺」和「文學的自覺」的時代——魏晉,就湧現了不少曠達之士。

如「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劉伶喜歡喝酒,經常喝的昏天暗地,不省人事。

《世說新語》中記載劉伶有時在酒後「脫衣裸形在屋中,人見譏之。伶曰:『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褲衣。諸君何為入我褲中?』」

不知道是劉伶天性愛酒還是作為在亂世中保全自我的一種生存方式,總之,當他沉浸在酒精中時,那種不為萬物所羈絆、任性所為的狀態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但是蘇軾對曠達有著自己的認識。劉伶出行常常帶著鐵鍬,說「死即埋我」。蘇軾對他的這種做法卻不以為然。蘇軾說:「伯倫非達者也,棺槨衣衾,不害為達。苟為不然,死則已矣,何必更埋。」

蘇軾認為劉伶做的還不夠,即使死了,也還是需要以土埋身,如果能真的做到「達」,連土也不需要了。蘇軾對於曠達的理解可謂到了極致,無賴於外物,順其自然,便是了。

身處於物欲橫流的社會中,人們往往會被眼前的聲色所迷惑,被利益所牽絆,想要做真的自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仍有不少人在追求曠達的境界,說明它對於自我的修養,自我認識的提升,對於生活的理解和人生的高度是有幫助

那麼如何證明自己在踐行曠達的人生呢?不需要媒體網路的宣傳,不需要表現出何種姿態,只需問自己的內心。如果按照蘇軾的理解,甚至不需要問,做到那裡便可以了。

蘇軾一生多次被貶,他的內心是苦悶的,但是他能夠自我排解。「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他晚年被貶到惠州,此乃煙瘴之地,幾人去後幾人還啊!

蘇軾不向別人說自己不在乎,自己過得開心。他訴說自己的不幸「四十七年真一夢,天涯流落淚橫斜。」這是他正視苦難的表現,而可貴的是他能夠超越苦難,「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所以蘇軾的曠達,在於身處荒蠻之地卻仍能品味得到荔枝的香甜

《晉書·隱逸列傳》中說陶淵明「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琴都沒有弦,自然不會發出聲音,彈琴者是從與朋友宴飲的氣氛以及對音樂的理解並結合自己此刻的心情在心中譜出了美妙的一曲。心隨神往,無賴外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春節至 五福到:究竟何為「五福」?
新春集「五JIE」 迎接新氣象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