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都說朱元璋怕馬皇后,其實那不是怕,而是發自內心的尊重

都說朱元璋怕馬皇后,其實那不是怕,而是發自內心的尊重

朱元璋以放牛娃當上了大明開國皇帝,除了他自己擁有超乎常人的能力之外,也少不了那些死心塌地跟隨他打天下的功臣宿將們。不過,歷史總是那麼巧合,成功的男人背後定有一位賢明的女人,劉邦有呂雉,李世民有長孫皇后,而朱元璋的成功同樣離不開馬皇后。

都說朱元璋怕馬皇后,其實那不是怕,而是發自內心的尊重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明史》記載馬皇后:「仁慈有智鑒,好書史」。確實,馬皇后是中國古代皇后中最為仁慈的一個,而丈夫朱元璋在歷史上則是一位出名的喜歡殺功臣的皇帝。按照《明史》的記載,馬皇后對朱元璋的做法並不認同,曾經勸他平定天下以不殺人為本,並且還從朱元璋的手裡救出了好幾條人命。

朱元璋喜歡殺人,史學家對此多有評說。當時大概只有馬皇后才敢勸他不要多殺,而且也只有馬皇后的話朱元璋才能聽進一些。非但如此,他還每每對臣下稱讚馬皇后的賢惠,將她比做唐太宗的長孫皇后。

朱元璋登基稱帝後,鑒於前朝皇宮內廷興風作浪,因此諭令:「治天下者,正家為先。正家之道,始於謹夫婦」這話的意思是說,后妃們雖然母儀天下,然而不能參與政事。儘管朱元璋不想讓后妃們參預朝政,可對於馬皇后他似乎又「網開一面」。

都說朱元璋怕馬皇后,其實那不是怕,而是發自內心的尊重

有一次,馬皇后問朱元璋:「現在天下安定嗎?」朱元璋認為這是政事,不是皇后該過問的事。馬皇后卻不依不饒說:「陛下是天下人之父,我就是天下人之母,子民是不是安定,為什麼不可以問問?」可見,朱元璋的禁令對其他人可能起作用,對馬皇后作用不大。

當然,馬皇后行事也是有限度的。有一次朱元璋前朝議事,散朝後百官要留在宮中吃飯,馬皇后要太監取來他們所吃的飯菜親口嘗一嘗,結果感到不好吃,她就對朱元璋說當皇帝的對待自己要薄,奉養賢者要厚。一番話下來,將朱元璋說得無地自容,趕緊讓御廚更換可口的飯菜。

都說朱元璋怕馬皇后,其實那不是怕,而是發自內心的尊重

在很多影視劇作品中,都故意塑造出朱元璋怕馬皇后的一幕。其實,這種藝術加工是不符合歷史實情的。馬皇后當初嫁給朱元璋的時候,利用自己是郭子興養女的身份給予了丈夫很大的幫助。朱元璋被冤枉囚禁的時候,馬皇后從廚房偷來炊餅藏在懷中,身上的皮膚都被燙傷了,這讓朱元璋深為感動。

其後,在朱元璋起兵時,馬皇后又與將士家屬同心協力縫製衣甲鞋襪輔佐軍用。或者可以說朱元璋是男中豪傑,馬皇后則無愧於女中魁首。等到富貴之時,朱元璋依然對這位相濡以沫的髮妻敬重有加。顯然,對於馬皇后,朱元璋怕是談不上的,更多的是體現出患難真情和相互尊重。

都說朱元璋怕馬皇后,其實那不是怕,而是發自內心的尊重

在馬皇后身上還有一點也尤為可貴,她從不為娘家人謀利益。朱元璋想尋訪馬皇后的家人賜給他們爵位,馬皇后不肯,認為爵祿賞賜外家不符合國家法度,竭力加以推辭。此事後來沒有實現,只是封了她的父親馬公為徐王,母親鄭氏為夫人。這些不過是封號而已,馬皇后的娘家並未得到任何實惠。朝廷上下,對此當然是很佩服。

洪武十年(1377年)八月,馬皇后病重,大臣們請求禱祀儀式。馬皇后卻很通達,對朱元璋說:「死生命中注定,禱祀有什麼益處。」臨終前,朱元璋問她有什麼話要交代,她說出了自己的遺願:「願陛下求賢納諫,慎終如始,子孫皆賢,臣民德所而已。」不久,馬皇后病逝,終年51歲,死後葬於孝陵,謚孝慈皇后。

馬皇后的去世對朱元璋的打擊很大,他大哭了一場,原本性格剛強的他如此痛哭,想來也是真情流露。這一年朱元璋50歲,之後,他一直虛懸皇后之位,算是對糟糠之妻的一種悼念吧。

都說朱元璋怕馬皇后,其實那不是怕,而是發自內心的尊重

馬皇后去世傷心的不僅僅是朱元璋,更絕望的還是淮西集團的那些功臣們。他們知道,朱元璋喜歡殺人,以前有馬皇后在還能勸住他。如今,馬皇后一死,皇上更是隨心所欲,無人替他們從中周旋了。因此,在馬皇后的大喪儀式上,哭的最情真意切的就是這些功臣宿將們,其實他們也是為自己將來的命運哭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都御史 的精彩文章:

功臣們圍坐一起竊竊私語,劉邦問張良何故,張良:他們在商量造反
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中,他的名氣最小而且在關外也從未立過戰功

TAG:左都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