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日本人玩性價比 雷軍也怕 1000日元最高音質的小耳機來了!

日本人玩性價比 雷軍也怕 1000日元最高音質的小耳機來了!

2017年夏季,日本耳機市場誕生了一款超低價(1000日元)卻主打「高音質」的有線入耳式耳機——ALPEX HSE-A1000。

據悉,該型號的誕生是舉e-earphone耳機店之力所打造,旨在突破極限,榨乾1000日元耳機所能擁有的最大潛能。由於研發團隊都是音樂與音響類的資深從業者,同時也深諳「燒友」心理,自項目成立以來,便備受日本發燒群體關注。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其在2017年夏到2018年年末,這近乎1年半的時間裡,它幾乎每周都能排在該商店熱度榜的前五位,如此強勢,可謂神跡(耳機店親兒子緣故?)。

遺憾的是,person在2017到2018年大部分期間,對低於人民幣200元的耳機往往都是「本能無視」的心理。所以壓根沒點開它的相關資訊看過,與此同時,也錯過了這個日本年度最火便宜耳機的評測。

不過,人是會變得啊,從遇到聲武士C3開始,我就覺得有必要對100元級耳機給予一定的重視了,於是日本的這個ALPEX A1000終於走進入了我的視線。關於價格,日本本土價格肯定便宜一些,國內代購勢必高一些。我還是稱其為「百元級」耳機吧。

A1000的企劃理念就是竭力打造1000日元的最高音質,另外,A1000這個型號隸屬於HI-Unit系列,這英文組合不知何意。

事實上,索尼、JVC、鐵三角這三家最出名的日本品牌也都有過超低價(100元內)的耳機產品,不過,相信很多人也都體驗過這個檔次的耳機音質和材料有多普通。也許是基於這個市場現狀,ALPEX才有了這麼個大膽而宏偉的計劃。

而要把這個「小事」做好並不容易。ALPEX前期為此投入了相當的精力和財力。

終於,成品獲得了客人們的認可,而且,因價格非常低,做工、音質也都無可挑剔,A1000在1年的時間內賣出約20萬條。成了日本的「小米耳機」。

當然,畢竟是日本人的設計理念,它並未像小米耳機那樣提供「線控」這種功能性,而是將所有力量放在了音質上(也包括做工)

A1000耳機誕生不久,YouTube便有了對它的介紹。

由於產品企劃時的勃勃野心,A1000也被外界視為「低價位最強」耳機。

為增強賣點,A1000在超音質的基礎上,又進一步豐富色彩,海量級13個顏色的設定讓它在眾多競品中有著更大的選擇範圍和吸引力。

伴隨著A1000創始型號的成功,後續研發的小耳機也都逐一上了道。如A1000R,A2000、還有低音系列的幾個型號。但本文重點是A1000,所以不再延伸扯犢了。下面是正文:

小巧環保的包裝,黑白色拼接。正面無品牌名標註,而是Hi-Unit系列名。

感受真實音樂、鋁腔體。

10mm動圈單元(據悉是高響應速度的石墨烯),附贈超小(XS)、小(S)、中(M)耳套,沒有L以及更大的。出廠安裝的那個耳套尺寸,我覺得能讓絕大多數人滿意。

最後,鋁製腔體。在我所知的日本耳機中,1000日元用這種材質的極少,通常都是塑料,比如售價150到250元(人民幣)之間的索尼MDR-EX155AP和EX255AP。

聲武士C3的腔體材質是金屬制。國內低價耳塞用這種材料的倒是不少。

便宜。

線的粗度明顯超越森海、AKG、索尼、鐵三角等國際品牌類似價位的產品。只是你需要一定的時間,讓它恢復「順滑」。

初次使用,線是曲里拐彎的。不過線身摸著還是比較舒服,能感到不是普通用料。參考索尼給walkman配備的耳塞,如X1050配塞NC020。

插頭部位特寫。Logo還是很別緻的,浮雕設計。

個頭不大不小。插拔都很方便,也有較為不錯的隔音。

我覺得這種直接插拔的耳塞要比繞耳式更適合外出使用。

ALPEX耳套和索尼常規硅膠耳套一樣都是挺容易沾灰的,這挺煩。

附贈的這些套,都太小,感覺都可以扔了。M套還是最好的那個。

尾端。

拆下耳套。

濾網做工還挺精細的。

做工:目測是非常好的。即便便宜。鋁製腔體還是能感到檔次。

隔音:較好,100分為滿分的話,打個80分吧。與具備一定降噪能力的英國小耳塞RHA MA390不相上下。

聽診器效應:比聲武士C3好,但也只是比它好而已,較粗的線可能還是有些影響。不過,對於發燒友而言,我覺得這已經不算是事了。尤其是聯想起鐵三角CKR9所達到的「業界高度」(慘度),這都是浮雲……

靈敏度:官方數據好像是95dB(我也懶得找了,反正不超過100),本以為出聲不夠響,但出奇的是,接了好幾個播放器,發現實際聽感聲壓卻絲毫沒問題,明顯還是易推的耳塞。

音色:自然、漂亮明晰的泛音、有功底的剋制美、優秀的層次感。

音質:

搭配前端:海貝R3(1098元)、索尼ZX1、D100、堅果pro、IPHONE XR

海貝R3是相當好的播放器,未來評測耳機,千元級前端將會以此為主要參考。

對比聲武士C3,不得不說,解析力層面,A1000是要好於C3的(包括高頻動態),這個挺容易聽出來。

低頻量感,略遜色於C3,C3對氣勢恢弘的場景表現更感染人,某些音樂下,是有點聽音箱的感覺。題外話:如果千元內要找低音強大的最高性價比耳塞,500元以下基本就只有C3了,500元以上有達音科TITAN5。但話說回來,A1000的低頻也是足量的,而且是HIFI耳機常見的剛剛好的那種。在某些播放器下,A1000的低頻量感也會偏多,只是C3更多,就這麼個區別。關於低頻量感、高頻量感這種感受,也看人,看播放前端的搭配。我個人是覺得這塞子還是均衡調音。

論解析、控制力,A1000要比C3更強,它真能讓你感到日本人特有的「匠心」,其高頻部分那種細膩傳神的味道,在較牛逼的播放器下已經能讓人體驗一把「心動不已」的感覺了。而通常這種境界起碼是要在200元到300元之間的HIFI型耳塞上才能體驗的到。所以,現在回想ALPEX官方在2017年的企劃聲明「1000日元的最高音質」看來也沒誇張。對了,聽日系音樂挺有味道的。對於那些編曲很複雜的曲子,它對主次、遠近、細微的音量音色差異區分,也令人滿意,有時還令人刮目。總之,基本不會糊。

同樣,A1000的解析力也是要超越潛系列,比如潛99。它那更好一些的高頻延伸,讓器樂有了靈魂。此外,紮實的三頻素質,也讓它的立體感異常出色。聲音富有彈性,鮮活卻不「發沖」,「輕靈」、「靜謐」的氣質更讓它透著點HIFI的味道。

最後,聲場較大,但弱於波耳BOT1,BOT1仍是百元級最大聲場耳塞的代表型號,但A1000在較大的空間中仍能遊刃有餘的展現各種「音樂細節」,這水平還是很高的。

優秀的動圈耳機大多樂感出色,A1000也一樣,非常流暢,非常爽滑!(女聲小毒)

總結:截止2019年2月14號,市面上你能買到的HIFI素質較強,且流行樂感上佳的超性價比日本耳塞,ALPEX HSE-A1000暫時是唯一選擇。

未來,person會繼續尋找較低價格區間內的小眾高音質耳機。

歡迎關注,感謝閱讀!多多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音聲指南 的精彩文章:

擊敗索尼耳機的會是松下?腰斬價399元高級頭戴耳機開始降維打
JBL 你這濃眉大眼的美國牌子也玩低價了!國貨圍攻誰能勝?

TAG:音聲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