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中最陰毒的將領:三國後期的4位蓋世名將,有3位因他而死

三國中最陰毒的將領:三國後期的4位蓋世名將,有3位因他而死

俗話說得好,亂世出英雄,中國歷史上的亂世有很多,著名的有春秋時期、戰國時期、楚漢爭霸時期、三國時期、五胡亂華、五代十國、南北朝等等,而其中最為著名的,或者說大伙兒最耳熟能詳的莫過於三國時期,而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也是根據三國時期的歷史事件為藍本創作的。

三國時期,最為精彩的橋段大多集中在三國並為完全鼎立之時,英雄輩出的時代,大概就是亂世剛剛開始的時候,此時,長沙有孫堅,陳留有曹操,鄴城有袁紹,襄平有公孫瓚。劉備還蝸居在小沛,另一位姓劉的皇親國戚劉焉卻擁有整個益州,看起來,更有可能逐鹿天下的是劉焉而非劉備,但是命運就是這麼奇怪,最後逐鹿三國的是劉備,而不是劉焉,所以,整個三國最為戲劇性的時期是前期,而在整個三國中,能被稱為毒士的只有賈詡一人,不過陰謀家卻不止他一位,比如,三國後期的衛瓘。

與三國初期相比,三國後期局勢已相對穩定,名將們也相繼去世,成了一群大家不認識的新人逐鹿天下的時代,而三國前期經常出現的篡位、挾天子令諸侯的現象也沒再出現過,而後期的新人中能比得上前期的蓋世名將也不過是鍾會、鄧艾、姜維、陸抗四人而已,其中兩個效忠曹魏政權,一個效忠蜀漢、一個效忠東吳。但是這四人中,卻有三人死於一人之手,這害死三位蓋世名將的人便是衛瓘。

那麼我們就來說說衛瓘這個人。衛瓘,三國後期魏國人,父親是曹魏的尚書衛覬,衛家在曹魏政權中也算得上是名門望族,而且一直被朝廷重用,衛瓘也憑著自己的能耐爹混了個一官半職,歷任尚書郎、侍中等職位,不過衛瓘這個人,很會投機,他後來攀上了司馬家族的高枝,於是官職越做越大,後來甚至成了鄧艾伐蜀期間的監軍,能節制鄧艾的行動。

不過鄧艾這個人很有思想,也有一定的個人英雄主義情結,所以壓根就不聽他衛瓘的,自顧自的往前打,偏偏還屢建奇功,衛瓘是看著眼氣又說不得,畢竟實打實的戰績放在那,這讓鄧艾的上司鍾會和監軍衛瓘都很不爽。很快,蜀漢被擊敗,鄧艾畢竟不是世家出身,不懂得那些明哲保身的道理,所以變得十分專橫,一個武將卻對內政指手畫腳,自然會遭到猜忌,鍾會和衛瓘一看,機會來了,於是兩個人聯名上書參了鄧艾一本,與此同時率軍偷襲了鄧艾將其抓捕,送往洛陽。

本來故事到這應該就告一段落了,可是我們故事中的另一個大角兒姜維出現了,姜維不甘於蜀漢就這麼亡了,於是準備聯合鍾會謀反,佔山為王,重新佔領益州,擁立劉禪。此時,膨脹的鐘會覺得姜維說的有道理,於是威逼自己的部下一起謀反。但是,本就是陰謀家的衛瓘早已察覺出了不對勁兒,所以趁亂逃離,將城外的軍隊集結起來,一舉將鍾會姜維等人一網打盡,姜維死於亂箭之中,鍾會也被斬殺。

而鄧艾呢,大家本以為鄧艾可以平安無事,可是我們分析一下,當初鄧艾下獄可不是鍾會一個人的「功勞」,其中還有衛瓘參與,根據蒙冤者身份最高定律,鄧艾一旦回了洛陽,衛瓘可就要完蛋了,於是一不做二不休,衛瓘堅信「只有死人不會說話」,於是派兵追上鄧艾父子,將其就地正法。可憐三位不世出的名將,都死在衛瓘一人的陰謀之下,真是可悲可嘆。但是多行不義的衛瓘自己最後也沒得到善終,291年,在政治鬥爭中失敗的衛瓘被滿門抄斬,也算是得了個應有的報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靜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三國人物被後世醜化:生前是大德高僧,死後被說成豬八戒原型
他是曹魏第一武將,三戰關羽不落下風,去世後諸葛亮才敢北伐

TAG:小靜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