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國產步槍鎢芯穿甲彈曝光,狙擊手打坦克將成為現實

國產步槍鎢芯穿甲彈曝光,狙擊手打坦克將成為現實

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展會上,除了殲-20、殲-10B等國防重器外,一款單兵武器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這款12.7㎜口徑的高精度狙擊步槍配合54式12.7㎜鎢芯穿甲彈可在1公里內對有防護有生目標實施精確殺傷,對敵方裝甲車、飛機、指揮車、雷達、油庫、導彈陣地等硬目標造成巨大傷害。

一直以來,坦克都是步兵的天敵。隨著科技發展,步兵有了火箭筒、單兵肩扛式導彈,在坦克面前總算有了一搏之力。但是,這些重武器對步兵造成很大的後勤壓力,一直沒有一款簡便易攜、穿甲效果好的單兵武器。

一戰時,德軍裝備13.2㎜反坦克槍,使用造價昂貴的K子彈用於反裝甲。二戰期間,為了對付德軍坦克,蘇聯著名槍械設計師捷格加廖夫設計了一款反坦克步槍。一個月後,捷格加廖夫完成了原型槍設計。這是一款口徑為14.5㎜的特大口徑步槍,使用鐵芯彈頭,增加推進藥量,能在垂直方向上擊穿8㎜裝甲,抵近射擊時最大穿深為12㎜。

當時歐洲戰場上的大部分坦克裝甲都在30㎜以上,虎式坦克更是超過了100㎜,反坦克槍顯然無法完成戰術要求,只能用來對付輕裝甲目標。二戰結束後,反坦克槍基本退出軍隊序列。60年代,合金鋼芯穿甲彈出現,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對重裝甲有顯著的穿傷效果,這為單兵反裝甲提供了新思路。

1975年,我國引進美國0.5APDS12.7㎜鎢芯穿甲彈,但國產單兵穿甲彈仍是一片空白。如何把穿甲彈更輕更小,還能保持較強的穿甲能力,這是一個技術難題。本次航展展示的12.7毫米口徑的狙擊步槍和54式12.7毫米鎢芯彈一起構成了我國步兵用反裝甲武器,雖沒有殲-20那般轟動,也足以令國人驕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空軍之翼 的精彩文章:

有了肩扛式導彈,坦克還有什麼用?這不是給敵人送人頭嗎?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狗雜和AK其實是同一把槍!

TAG:空軍之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