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修德悟道,以仙道貴生、無量度人的宗旨指引道士以道為事!

修德悟道,以仙道貴生、無量度人的宗旨指引道士以道為事!



點上方綠標收聽本文主播語音版


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宗教都會有一種精神,或者一種宗旨,可以把這個理解為她的魂。道教也不例外,《度人經》里提出「仙道貴生,無量度人」一直以來這種思想被道教奉為宗旨,指引道教徒來學道、修道、行道。

從字義來看,「仙道貴生」,就是神仙之道尊重生命、愛惜生命。千百年來眾多仙家、道眾以此探索,嘗試,踐行修身、養生之術,從而留下了大量的養生經驗。然而,貴生雖然有重自我生命的意思,但並不等同就是只看重自我的生命或者身體,應當理解為尊重,愛惜一切生命。就是告訴我們,神仙之道是愛惜一切眾生就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

「無量度人」,無量是指多的不可數。度人,個人感覺並不能狹隘的指人,可以理解為四生、六道等一切生命體。意思就是幫助無量多的一切眾生覺醒、開悟,脫離苦海跳出輪迴。因此,這句話是在告誡我們,欲修神仙之道,當有一種寬廣能容、視一切眾生為自我的大悲心境。這和莊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是相通的。

另外,還要有一種為一切眾生脫離苦海而不辭勞苦的精神,這也與老子的「萬物作焉而不辭」、呂祖 「度盡一切眾生」 的宏願是一致的。很顯然,「仙道貴生、無量度人」是一種大乘思想,道教也是一個大乘的宗教。任何一種高尚的行為都需要或都有一種高尚博大的思想做指導。

因此我們道教徒要稟承這種思想,發揚這種思想,不要做個自了漢,更不要做個守屍鬼,要以這種大乘思想來指引我們關注民生,濟世利人,自度度他。



一、 為學

有了度人濟世的精神,還要具有這種能力。自己不明白,你拿什麼去度?空有一腔慈悲念,卻沒有濟世度人的手段,那樣可能會好心做壞事,最終也許會是自誤誤他了,邱祖說:「爾等悟士,既入玄門之正教,必通夙世之善根」。

有了夙世的善根才能得入正教,當我們沒有遇到具有正見的善知識或師父,自己也沒有正確的見地,那就很容易出現出家修道最可悲的事情:抱著一顆虔誠的心跟著師父學,因為師父沒有開悟,糊裡糊塗的跟著下了地獄,結果還不知道為什麼下了地獄。我們道士窮其一生就是學道、修道、證道、行道和得道。那麼,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道。不知道什麼是道,我們談修道,那請問我們修什麼?因此,修真之士一定要先志於學。

先要搞清楚我們修的這個道是什麼。道教以道設教,最先提出道這個哲學概念的是我們的道祖老子,道教的哲學理論思想源頭也主要來自他的著作《道德經》。其第一章中說:「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說,道是不能夠用語言、思維、邏輯推理等方法來說明白。能夠說清楚道明白的就會有形象,一切有形有象的事物就必然會有生滅而非永恆不變的道。

這說明道是永恆不變的存在,卻不能用感官去感知,用思維去臆想,因為感官思維的本身也是生滅。接下來他又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個無名無象的大道不僅是天地的開始,也是一切萬物的母親,正如現在通常說的「道」是宇宙的本原。另外,他還告知我們,要想得知「道」的本體是個什麼樣子,就要「常無」,時常保持無欲、無思、無著的心態,處於無掛無礙、光明圓通的心境,就能體會到道的妙,要是時常持著有欲,有念,有妄的心態,處於自私貪婪、燥動不安的心境,就只能看到萬事萬物的表面現象。

從這點來看,我們修的這個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一切萬物的總根本,它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又是無處不在。正如莊子所說:「目及者道存」。這說明,道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無所不有,無所不包的。這是告知我們,修道之心要如大道一樣寬廣無邊,包容一切。第五章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這說明,大道視一切萬物同等,沒有主觀意識去分別,體道的聖人也一樣,不以個人的好壞對錯等觀念去分別,一視同仁的對待一切眾生。這是在告訴我們,修真悟道之士要心無是非之念,也不可有高低貴賤之別。更不能認為人是萬靈之長就高高在上,也不要以為輪為畜類萬靈就低賤不堪,要知道一切眾生皆有道性,皆有靈根。

我時常開玩笑說,二億年前的恐龍時代,我們又會是那一隻恐龍呢?所以,不管一切眾生以什麼樣的形態示現,都會只是一種現象,而不是固定不變的。正如《道德經》第二十三章所說「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因此,現在我們是人又能得聞正教,這是多生以來種的善根。但如果我們不思進取,不精進道業,不與人為善,不廣積福祉,不存好心、說好話、辦好事。就會又如老子所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那下生等待我們的又會是那一類眾生呢!因此,我們為道之士,要常生恭敬之心,常存感恩之念,常持平等之意。當你眼裡視一切眾生是神,是仙,你亦如是神,是仙。要知道一切皆由心造,如我們心裡任何時候皆慈悲,愛眾,無欲、不貪,不嗔,清靜,無為,平等,自在,不分別,視一切眾生皆是自己,那此心即與仙同,你即是仙。

如我們時常貪慾不斷,雜念橫生,自私,狂傲,愛則加之,惡則恨之,此心即是凡夫,如我們心裡充滿了貪婪,嗔恨,妄為,多疑、猜忌,以怨報德,不敬天地,不孝父母等,此心即為鬼。世間本無鬼,只因有鬼心啊!可見神仙也由此心,凡夫也由此心,畜生亦由此心。《道德經》第八章里又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在這裡,老子又借水利物、不爭、柔弱處下之善性,告誡我們要有一顆無私奉獻、利他至上、柔弱謙下和為而不爭止於至善之心來修道。這樣才能慢慢接近道。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學道就是要先明白大道的特性。

雖然大道無形無象,不可言說,不可描述,但我們亦可以從《清靜經》,以及《道德經》諸多的闡述大道的章節中,可以領悟到大道的特性:「大道無形生肓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常養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道是廣大無邊、包羅萬象的,是清靜無為、無私奉獻的,是平等無我、光明自在的,是敦厚至朴,虛靈無象的,是變化莫測卻又如如不動的,是圓通無礙、永恆常存的,等等。當我們領悟到大道的特性,覺悟道之真理,就好像黑暗中見到光明,才會明白修道的方向,才不會落入邪見、墜於惡道。就會知道以大道之性來觀照自心,從而知道此心與道有何相背之處。



二、 為修

知道大道是圓滿光明的,清靜無為的,平等無我的,虛無自然的,逍遙自在的。但知道歸知道,並沒有證到,也沒有得到。就好像知道珠穆朗瑪峰有多高,有多大,有多美,但我們還在家裡並沒有看到也沒有爬到山頂。因此,我們還要修。首先要修正我們的觀念。世間的一切痛苦和煩惱都來自於自我的觀念。觀念的大小高低,是非對錯,強弱好壞等等就決定了自我的心態和個性。同時也決定了命運的好與壞。

所以,修道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或者叫正確的見地。那什麼樣的觀念又是正確可依的呢?道教講究修道之人首先要皈依道經師三寶,皈是回頭,依是依靠。就是指我們歷世以來塵染惡習,迷失本真,分不清楚事非對錯,所以所思與道相背。當得遇正教時就要回頭是岸,放下諸多貪著迷亂之心,虔誠的依靠道之真理來指引我們去修證自己的觀點和習性,找回迷失已久的清靜自在本性。經就是講述真理的書,可以理解為祖師先賢留下來的修真體道的經驗,師就是父,就是給我們講解經典,或者以身示教的老師。也可以理解為一切可以幫助我們覺悟的人。

因為老子說:「是以聖人以萬物為師」。以上看來,我們修道就不能依著自己的習性觀點來修行,而是要依靠祖師大德們留下來的經典里的真理或方法為指導來修證自己。如果不然就如《道德經》第二章中所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就會很容易沉於事非對錯,美醜好壞的比較之中。要知道世間的一切萬事萬物都是相互相生的,相互依存的,相互比較的。

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對立面,有一個觀點的形成就必定會有另一個觀點來與之對立,那麼哪一種是對的呢?哪一種是好的呢?這就好比一個人的手掌與手背,你能說手掌好呢!還是手背好呢!但人要是痴迷不悟,執於一端,那必然會生就許多煩惱。總以個人本身習性塵染的觀點來評論他人的是與非、對於錯,如此就一定會造就身、心、口的不同孽障。

那樣修行就會越修越遠。所以我經常說:「不要讓別人的行為來讓自己痛苦,更不要讓別人的錯誤來讓自己造孽」。看不到別人的過錯,並不是不知道別人有錯,只是不去計較,猶如皓月當空一塵不染一絲不掛。世間的一切眾生雖然品類有異,但本性無二。雖然所為所處不一,但無不在修行,並不是說我們出家修道之人才是修行,我們能出家能得入正教是因為有這個出家修道的機緣。其它眾生沒有這個機緣但一樣是在修,它們在經歷苦難、享受成敗等過程中一樣會有感悟。所以我們一定不能因為自己在修行,就感覺別人沒有修行。不要自己有所感悟,別人還沒有領悟就心生傲慢。諸天的神仙祖師都是我們的學長,只是提前畢業了。

我們慢一點點但後面還有很多很的學弟,這些學弟們也必然會成為學長。所以我們修道之人一定要心無是非,不為物累,要立意高遠,超然物外。有了符合大道的正確觀點,就會發覺自己有那些習性是與道相背。所以,我認為修道的人先要把自己當成醫生,醫生就先要學會高明的醫術,有了高明的醫術才能看出我們,那裡出了毛病。知道了那些毛病才懂得下什麼葯來醫治。災醫治的方法就是我們所需要的修行方法。

道教常講三千六百法門,也說清凈真一不二法門。比如邱祖講的:「一者修真養性,苦志參玄,證虛無之妙道。二者秉心演教,禮懺誦經,頌太上之法科,禮天尊之寶號。三者修宮建廟,印經造像,修橋補路,戒殺放生,施茶舍葯」。道教經典和諸多祖師留上來的修行方法,都是修行法門,都可以讓我們證悟大道。雖然法門眾多但要依照自己之所需擇而行之。萬法不離自心,所有的修行法門都是為了治我們這顆塵染以久、狂動燥亂、迷茫顛倒的心。因為一切的所作所為先由心動,後由行動。

心之所以不安,無非就昌貪、嗔、痴、疑、慢而引起養成的諸多習性。所以當我們貪色就可以視長者為母,同者為姐妹,少者為子女之想來治。如若不然亦可以用不凈觀,觀想這個身體是個臭皮囊,把美女看成臭皮囊,這樣貪求就會少一點。愛發脾氣,愛罵人,責怪人,冤枉人,就是因為嗔恨心重,那就可以用慈悲念、感恩心來治。對世間道理常顛倒妄想、一知半解卻又自以為是,則可以用與聖人祖師比較的方法來治。想想祖師是什麼樣的,我又是什麼樣的。有了一點點感悟或者小小成就就自大傲慢,你就可以想想《道德經》第二章里講的:「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大道那種生育天地萬物不推辭、不佔有、不為是、不居功的精神是何等的偉大和高尚,那我們還有什麼值得高傲的?如果心意不堅,疑神疑鬼,精神恍惚,那可以有心息相依數息的方法來治。有一種習性的存在就必定會有修正醫治的方法。只要看清了自己的毛病,找准了好的方法,又能夠持之以恆,那修行就會有修有證,一步一個腳印必會有所獲得。習性慢慢的修證了,那內心就不會被萬事萬緣所牽扯。如《道德經》四十八章講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那內心自然變會圓通無礙,逍遙自在,道來可期了。



三、 為行

開頭講到我們要關注民生,濟世利人,自度度他。通過對自我覺悟和修證,我們必然會具有了引度世人、教化眾生的能力。所以,我們此時就要負起度化眾生的責任。一則教門需要興盛,道之義理需要弘揚,讓更多的眾生聽聞正教。二則道教認為,修成神仙需要三千功滿,八百行圓,所以需要濟世利人,積功累德。三則道教顧名思義,即是以道設教,以道之真理而教化眾生。作為道士乃修真體道之士,代道而教化引度世人、利濟群生本是份內之事。

如若不然,道祖老君又何故顯八十一化,著經立說,隨方設教,呂祖又何故處處顯聖跡度化眾生,邱祖又何故不惜七八十高齡過雪山行萬里去一言止殺、度化成吉思汗?可見,我們修道亦要繼承祖師的這種誨人不倦、引度不厭、不辭勞苦、不計得失的大悲精神。玄門早晚課里那些祖師的聖號後面都會有一名,「大悲大願、大聖大慈」,難道這不是在告訴我們,修真之士就應當要有大悲心、大願力、大聖智、大慈意嗎?

所以,我們時刻要以體道祖師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來觀照勉勵自己的心志,鞭策自己的行為。以自己的能力和特長來廣行方便。如若管理廟觀,就當以公正之心、清靜之念給廟宇營造修行的氛圍,引領道眾志心向道,以身示範,克勤克儉,行不言之教以德化之。或運作廟務,以示殿堂清靜整潔,接引信士香眾,得以起恭敬之心,瞻仰聖顏。如若精通經義,內性光明,辯通無礙就可以隨時隨地或登台以講經,或隨遇而說法,籍此開演經義,闡明道要,度迷昧於光明,導困苦於自在。

如若身居領怪之位,則可以內外端正,示以莊嚴,讓人不敢輕慢,通達世事,內外周圓,張馳有度,不離道紀,引度上層,澤及群類,參政議政,以道清靜無為之慈悲開化邪風歪氣,以肅綱紀,凈化宇內,如若善於文筆,精通詞意,則可著書立說,或釋譯經典,昭明道要,接引有情。如若通曉數理,明了陰陽,能知人生命運之好壞,則可以用術理開示人生之常理,導人向善,改正惡習,去卻貪嗔,自主命運,宣示「我命由我、不屬天地」之真義。

如若知修身養命之術,則可以教人使其身體康健,減少病痛。如掌握醫理或精研書畫或善於音樂等等,如此諸類之才藝皆是方便之法門,皆可引度世人導人向善。另個還應關注民生,或集資賑災救黎民於水火,或施捨錢糧救眾生於苦難,或示之勞力濟他人之所需等等。

一切有為有作皆可行大悲之願,一切一舉一動皆可引人入勝境。雖有諸多行善之功,但還不可自見、自是、自伐、自矜。如果那樣,就會因功而傲,因功而妄。所以《道德經》三十章告誡我們:「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應當視一切所為皆是應該,皆是本份,皆是自然。效法大道之無情卻生肓天地,聖人之無私卻救濟群生。

《道德經》二十七章說:「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知大迷,是謂要妙」。我們應做到不棄一物;敬善我者,愛不善我者。不可有點點付出即貪求回報,求之不得即心生怨恨,更不可因他人之行不合自己之意即起記誹謗。要知道天下無一人是為我所造,為我所生,為我而來。因此需要包容、恭敬、感恩、忍辱。不然即有背道義,以此修行則去道遠矣!

一個人會成功,首先就看他的目標是不是正確,立志是不是高遠,其次再看他有沒有堅定的意念和恆心,再看他是不是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所以修道一樣也是先要找到正確的方向,還要有堅定的信念與意志和無量的悲心和願力。再經歷為學、為修、為證、為行的幾個過程,然後才能為得,才能與道合一。

因此,我認為「仙道貴生、無量度人」的宗旨,是我們道教的根本,是我們道教徒覺悟大道,踐行大道的精神指導。丟失了這種精神就好像人丟了魂,必然頹廢使其茫然而沒有生命力。所以我們要弘揚大道,振興道教,就一定要繼承這種思想,發揚這種精神,以此來指引我們道士以道為事。

作者 陳嗣浩  道教之音



點擊查看精選道學文章

道教

ID:daoismcn

福生無量天尊


結緣《道德真經》抄經本,抄經有十大功德!不可錯過!


結緣《太上感應篇》抄經本,抄經有十大功德!不可錯過!


結緣《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抄經本!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福利!免費贈送20G約2000本道學秘籍!(內含道學、丹道、玄術等資料)


吃了這顆「黑仙丹」,想腎虛衰老都難,別怪我說的太遲


重酬原創作者,道教媒體平台徵稿啟事,百萬讀者等你來約!


⑦「狐仙拜月」是狐狸修道煉丹的法門,其實很多修道人也練過這個功法!


⑧什麼是道教神學的核心?竟然是這四個字!


⑨不試不知道,這個「打通全身經絡」的方法確實「非比尋常」!


⑩哪些女命八字,容易感情婚姻不順?


?心臟不好,少碰2黃,多吃2紅,遠離4件事,心會慢慢變好!


?鬼谷子:深交四種人,絕交三種人!




青陽道人


修行交流,請加道長私人微信,長按左側二維碼添加。

文章整理 | 青玄 編輯排版 | 青素 









道教是天尊對人間最慈悲的叮嚀!


回復以下數字查看更多內容


查看以下內容需先關注道教微信,點本文標題下方藍字"

道 教

"一鍵關注,或微信搜索微信號: 

daoismcn

回復"1"查看:道教入門知識一百八十問


回復"2"查看:道教規矩和禮儀


回復"3"查看:道教戒律


回復"4"查看:道教上香禮儀禁忌


回復"5"查看:道教經文典籍


回復"6"查看:道教齋醮科儀


回復"7"查看:道教道袍法器


回復"8"查看:道教符咒法術


回復"9"查看:道教陰陽術數


回復"10"查看:道教宮觀流派


回復"11"查看:如何加入道教


回復"12"查看:道教拜師注意事項


回復"13"查看:道教誦經常識


回復"14"查看:道教請諸供品須知


回復"15"查看:道教宮觀廟宇參香禁忌


回復"16"查看:在家之人如何修道


修行交流


微信號:

daojiaom

(青陽道人)

騰訊QQ號:10916989

點右下方"寫留言"發表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 的精彩文章: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解讀諸子百家精華50句!
天眼神通,能看陰陽兩界,可查宿世因果!

TAG: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