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文明「撞臉」 在金沙遇見神秘瑪雅

文明「撞臉」 在金沙遇見神秘瑪雅

文明「撞臉」 在金沙遇見神秘瑪雅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瑪雅文物。張艷攝

神秘的瑪雅文物首次來到成都,自然圈粉無數。正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熱鬧展出的「瑪雅的世界: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藏古代瑪雅藝術品特展」上,展廳里每天都是「人從眾」模式。214件(套)古代中美洲藝術精品,立體呈現了古代瑪雅人的宇宙觀念、宗教信仰、王權、藝術、社會與生活全貌。

如果你對這兩個文明都有所了解,就會發現其中神秘的「撞臉」。策展人蔡經緯介紹,古蜀與瑪雅,兩個古老的文明雖遠隔重洋,但其文化面貌卻有著許多相似之處:他們都敬畏自然,賦予萬物超自然的力量;他們都重視祭祀,對祖先和神靈奉獻無數神聖的祭品;他們都崇拜太陽和神樹,創造出精美絕倫的造型藝術。

文明「撞臉」 在金沙遇見神秘瑪雅

瑪雅文化活態展示。

相似的太陽崇拜

古蜀文明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南的成都平原,其年代約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316年;而瑪雅文明主要分布於今墨西哥、瓜地馬拉和宏都拉斯等地,其年代約為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16世紀。兩個輝煌的古文明雖遠隔重洋,但其文化面貌卻有著許多相似之處,他們都敬畏自然,重視祭祀,並創造出許多詭譎神秘的造型藝術。

無論是古蜀文明還是瑪雅文明,都出現了相似的太陽崇拜。太陽崇拜: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太陽輪形器、眼形器,金沙出土的太陽神鳥金飾,都體現了古蜀人對太陽的崇拜之情。

而瑪雅人對太陽神崇拜的表現也是多樣的,他們塑造太陽神的形象,將統治者比作太陽神,城市、建築、墳墓、雕塑等的結構都模仿太陽運動的軌跡,呈圓形或方形。本次展覽展出了一件太陽神形香爐,太陽神張嘴露出了類似鯊魚齒一樣的三角形牙齒,這正是鯊魚形態的太陽神。而另一件太陽神紋陶罐上,則描繪著太陽神化身為美洲豹的形象。

文明「撞臉」 在金沙遇見神秘瑪雅

燈組:瑪雅神廟。

文明「撞臉」 在金沙遇見神秘瑪雅

燈組:玉米神。

共通的萬物有靈

讓神化身為自然界動物,賦予動物超自然的力量,這樣萬物有靈的思想也是兩個文明的另一個共通之處——從天上的飛鳥,到地上的走獸,再到水裡的游魚,都成為他們溝通世界、對話宇宙的神靈。

古蜀三星堆、金沙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象牙、野豬獠牙、鹿角、龜甲,以及銅鳥、銅虎等動物造型的器物。古蜀人認為萬物有靈,自然界的動物通常被賦予了超自然的力量。他們還賦予動物不同的意義,如象牙可鎮水怪。而在瑪雅文明中也隨處可見各種動物造型,如美洲豹、金剛鸚鵡、犰狳等,其中,美洲豹是天神的化身和統治者的象徵。

值得一提的是,兩個文明都很重視祭祀。在古蜀文明中,三星堆遺址兩個大型祭祀坑,以及金沙遺址大型濱河祭祀區內,都出土了很多與祭祀相關的遺迹和精美文物,讓人們對古蜀王國祭祀儀式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在瑪雅人的宗教和政治生活中,祭拜神靈、崇敬祖先同樣是不可缺少的內容,墓穴、水體和洞穴被認為是自然與超自然之間的貫通之地,是祭拜的主要場所。展廳里有一個多媒體動畫,專門展示了古代瑪雅人祭祀「世界樹」的場景。

此外,兩個文明在宇宙觀上也十分相似,而且都出土了不少人像造型的文物。兩個古老的文明雖遠隔重洋卻有相似的文化面貌,引起了學者們的好奇。在此前的「神話·信仰·宗教——與瑪雅文明的對話」國際學術論壇上,不少中外專家都提到,這樣的交流可以為文明的起源和發展的探尋,以及解釋和研究,提供一個更廣闊的思考維度。

文明「撞臉」 在金沙遇見神秘瑪雅

一天穿越兩千年

一腳跨進中美洲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但舟車勞頓、花費高昂、耗時較長的出國游,並不適合每一個人。如果有一個地方,可以讓你一天穿越2000年、一腳跨進中美洲,探尋古老而神秘的異域文明,豈不是妙哉。2月3日(臘月二十九)-2月20日(正月十六)金沙太陽節期間,金沙遺址博物館將變成一個奇幻樂園,瑪雅文明的超自然世界讓觀眾連連稱奇。

瑪雅創世神話活態展示

在這裡,一年一度的世界文明主題大展——《瑪雅的世界: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藏古代瑪雅藝術品特展》正在舉行,這是被譽為美洲三大古文明之一的瑪雅文明首次來到成都。充滿視覺衝擊力的展廳里,彩陶的橙色和玉石的綠色對比強烈,配合214件(套)特色鮮明的古代中美洲藝術精品、典型的壁畫、陶器紋飾圖案,還有以瑪雅壁畫為藍本,復原製作的動畫視頻形象,都形象地講述著瑪雅的故事。

而來自瑪雅的活態展示,正在講述瑪雅創世神話《波波爾·烏》中一個意在告誡人們不要過分驕傲或專橫的著名寓言。頭戴鳥冠、身披長羽、臉塗油彩的七金剛鸚鵡,號稱自己是太陽和月亮,擁有統治整個大地的力量。它的自負惹怒了瑪雅玉米神的英雄孿生子——美洲豹和美洲虎,最終導致自己的滅亡。通過文物靜態展示和戲劇演示作為對照,遊客得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瑪雅文明的深意。

文明「撞臉」 在金沙遇見神秘瑪雅

原住民帶來瑪雅文創品

在展廳外,一個更加生動的瑪雅文明正呼之欲出。每年金沙太陽節最熱門的打卡地——金沙花市裡,一個色彩明艷、製作精細的瑪雅祭司格外吸睛。橙黃色的牆面上,五顏六色的花瓣拼制而成的瑪雅祭司,頭戴羽蛇神頭冠,彷彿在告訴前來觀看的遊客們,「您已進入古代瑪雅世界,盡情暢享歡樂吧!」祭司頭上的「羽蛇神」是瑪雅神話中最為著名的神靈,為瑪雅人帶來雨季,與播種、收穫、五穀豐登有關,寓意吉祥。花團錦簇下,四位來自瑪雅文明的故鄉——墨西哥尤卡坦地區的瑪雅女子,從一組「瑪雅紋飾羽毛拱門」中翩翩而來,帶領遊客走進瑪雅的聖地。她們身著運用瑪雅傳統手工刺繡技術織就的花裙,與拱門上的瑪雅人面紋飾和翠綠羽毛交織呈現,艷麗又不失野性。

順著時光隧道,遊客還可走進現代瑪雅人的生活。如今在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北部,仍有約1000萬瑪雅人生活在那裡,繼承著傳統的語言文字、宗教信仰和習俗傳統。他們居住的彩色茅草屋,也被原狀復原到太陽節的現場,讓人不僅好奇他們的生活與我們有什麼不同。四位瑪雅原住民還帶來了獨具特色的瑪雅編製毛毯、獸皮書籤、手工首飾、串珠項鏈、冰箱貼等紀念品,為你創造今年新春的獨家記憶。

當夜幕降臨,瑪雅文明中的象形文字、宇宙觀念、創世傳說、神靈崇拜及其精神信仰,都以光影的形式出現,在夜幕中盈閃暗滅。15米高的「玉米神門」形象生動地再現瑪雅人最崇拜的神靈,茂盛的玉米景觀再現農業豐收的景象。超12米高的「瑪雅神廟」也高聳屹立,肅穆莊嚴,明亮的色彩在夜晚格外奪目,似乎能追尋到瑪雅人在此舉行宗教儀式的身影。本屆太陽節還以傳統彩燈與現代光影科技完美結合,選取瑪雅文化中象徵「暗夜」的睡蓮為設計元素,在烏木林打造出神秘的「蓮之境」。古老的烏木林中,幾十個大小不一,高達兩三米的睡蓮造型彩燈,沿金沙古樸原始的烏木蔓延盛開,在金沙的夜空下如夢似幻。

金沙太陽節期間,這個靈動奇幻的瑪雅世界,等你來探秘。

文明「撞臉」 在金沙遇見神秘瑪雅

瑪雅世界裡的蝙蝠

象徵著幽冥法力

新春佳節來臨之際,貼福字、「蝠圖飾」都彰顯了一種「福」文化,就連外形醜陋的蝙蝠也變得格外面目可親。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由於「蝠」諧音「福」,所以蝙蝠一直是福氣、吉祥、幸福的象徵。於是古代的建築、裝飾、門窗、衣服上面,出現了很多蝙蝠的圖案。

比方兩隻蝙蝠並在一起,寓意「雙重福氣」;從盒中飛出五隻蝙蝠,則表示「福和合」;五隻蝙蝠稱「五福臨門」;童子捉蝙蝠放到瓶中,為「平安五福」;其中,尤以「五福臨門」最為廣見。而北京恭王府將「福」裝飾得登峰造極。據說,恭王府花園的建築中共有9999隻蝙蝠,加上康熙御筆的「福」字碑,正好一萬個「福」字,因此恭王府又被稱為「萬福園」。

在瑪雅藝術品中,蝙蝠圖案同樣層出不窮。蝙蝠是瑪雅名城科潘的標誌,正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展出的「瑪雅的世界」特展上,就有一個蝙蝠頭像紋陶罐。中國在中美地區首個考古項目「瑪雅文明科潘遺址發掘和中美文明綜合研究」主持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李新偉介紹,在瑪雅人心目中,洞穴是人間和冥界的出入口,蝙蝠群居幽暗洞穴是冥界的使者,也是幽冥法力的重要象徵。

瑪雅藝術常有蝙蝠

如同中國古代建築上有許多蝙蝠圖案一樣,瑪雅人的藝術品中也有形態各異的蝙蝠。

金沙瑪雅特展中的這件蝙蝠頭像紋陶罐出自瓜地馬拉上維拉帕斯,以黑色為底色,用白色繪出三排鼻葉豎立、口露利齒的蝙蝠頭,表現的黑暗洞穴中的蝙蝠,或者就是蝙蝠之屋的場景。

此外,在科爾製作的瑪雅陶器資料庫中的K3102號陶杯,與金沙的展品類似,不但有同樣的三排蝙蝠頭,還描繪了英雄雙兄弟的形象。

瑪雅城邦都有自己的標誌,科潘人選擇了蝙蝠。李新偉撰文推測,這一方面可能因為科潘周邊山洞密布,確實有大量蝙蝠棲息;另一方面可能是想借蝙蝠展示強大武力。而且標誌中蝙蝠的鼻葉部分特別誇張,有時還被表現為寒光閃閃的黑曜石刀形狀。

儘管蹄鼻蝠和葉鼻蝠確實有鼻葉,可以幫助它們製造更好的超聲波,即使在茂密的森林中也能精確定位。在城邦標誌中強化鼻葉這一神奇的器官,源於瑪雅人對蝙蝠的敬畏。

神話中的蝙蝠之屋

瑪雅傳世神話《波波爾·烏》中就有關於蝙蝠的記載。玉米神的孿生子英雄雙兄弟為拯救父親進入冥界,白天與眾冥王賽球,夜晚還要經受各種磨難。在寒冷之屋、美洲豹之屋和火焰之屋,他們都能憑藉機智英勇安然無恙,最後一晚,進入蝙蝠之屋。冥界蝙蝠身形巨大,鼻葉豎起如同鋒利的黑曜石刀,兄弟二人縮身躲在狩獵用的吹槍槍筒內,在令人驚悚的蝙蝠振翅飛行之聲中等待天亮。臨近黎明,振翅之聲漸息。哥哥烏那普忍不住探出頭來觀望,結果被蝙蝠割斷頭顱,送給冥王,高掛在球場邊。第二天,弟弟用南瓜雕出哥哥的頭顱放在他的身體上,繼續和冥王的球賽,並在兔子的幫助下,引開冥王,取下哥哥真頭,助其復活。

在瑪雅展上,孿生英雄和死神紋陶杯,表現了孿生英雄與死神競賽,最終戰勝死神,使世界重生的場景。

瑪雅城邦科潘王宮區曾建造過一個蝙蝠之屋,專門關押準備在祭祀中當做人牲殺死的俘虜,可惜已經被科潘河摧毀。但該建築上的蝙蝠雕刻保存了下來,雖然一隻耳朵已經殘缺,但人們仍然能夠從它展開的雙翼,圓睜的怒目和外呲的獠牙中聽到它的嘶吼,感受到它的威嚴。

封面新聞記者曾潔金沙志願者張艷供圖

原標題:文明「撞臉」 在金沙遇見神秘瑪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