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和這三個人的關係,就是你的「三觀」

和這三個人的關係,就是你的「三觀」


點擊音頻,即可聆聽


本期主播 | 一朵花


前幾天,papi醬在《我家那閨女》里關於人生關係的排序上了熱搜。她說:




「人這一輩子關係的排序是——自己、伴侶、孩子、父母。」






你自己陪伴自己的時間,是最長的,

(所以最重要)


之後這一生,你是和伴侶過的。


父母和孩子,你都只能陪伴他們走一段路。



而這個排序,在節目里引起了爸爸們的反對,有一個爸爸說:



毫無疑問,孩子第一,父母第二,我絕對不會像她們一樣,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絕對不會!

其他的爸爸,也是如此。所以一個嘉賓說:

所以現在很多人不敢結婚,因為我們不想捨棄自己,過沒有自我的生活。



其實,父母輩和當下很多年輕人的觀念差距並不奇怪。



在父母那輩,他們被要求謙卑、孝順、顧家,家人是比自己更重要的存在,而當下的年輕人,更關注自我的感受和需求,沒有再一味地把精力都放在別人身上。


於是在父母看來,這一代年輕人有些「自私」,只顧自己享受,婚也不結了,孩子也不生,不負責任。

可是,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人,他們的位置不管如何排序,最重要的,確實是我們自己。

無論是在你和父母、孩子的關係里,還是在你和伴侶的關係里,都是如此。

-01-


把父母放一位的人,學會分離






把父母放在第一位的人,很多很多,比如很多人找另一半時的要求都是,孝順。



一些人以為,所謂的孝順就是順從父母,凡事把父母放在第一位,聽從父母的一切安排和命令,不會輕易忤逆父母的意思。



其實在這種關係里,有些人很容易被父母的情感與道德綁架,

雖然有心做回自己,卻始終害怕被貼上「

不孝

」的標籤——如果一個人被說「不孝」,就算得上頂級的人身攻擊了。

可是,愛父母,和服從父母,並不是一回事:




當父母關係凌駕在親密關係之上,就產生了普遍的婆媳問題和各種家庭糾紛;



當父母凌駕於自己之上,一個人就已經失去了做自己的權利。



有時候是父母過度依賴孩子,有時候則是雙方的互相捆綁。從心理學角度來講,

這都可能是在孩童時期沒有做好孩子和父母的分離,內心始終需要一份依靠。



這樣的人在成年以後一般也會極度需要關係,要麼對伴侶過於依賴,讓伴侶感到窒息;要麼成為「媽寶」,影響親密關係。




把父母放在人生第一位的人要意識到:


愛父母的方式有很多種,你並不是父母人生的延續,而是全然獨立的個體,你有自己的人生之路要走。



只有當你活出自己的態度,你才更有能力用更妥帖的方式去愛自己的父母。



-02-


把伴侶放一位的人,學會獨立




我們已經看過身邊太多的案例,

那些忘記自己、

全身心撲在愛情或婚姻里的人,似乎最後並沒有被珍惜。




很多時候,把伴侶放在第一位的人,很容易過度付出,這也是在向對方傳達:

我不夠好,我只有拚命付出

才能留住你

,才配得到你的愛。


當在感情里總是表現出

「我愛你比愛自己還要多」

,你以為對方會更懂得你的好,然而很多時候,你只是感動了自己。



不愛自己的人,也

難以真正得到對方的尊重,連尊重都沒有了,又何談愛呢?



事實上,一段健康的情感關係一定是

互相付出、互相欣賞

,在這樣的關係里,雙方

地位

平等,互相遷就包容,而不是單方面的自我透支和犧牲奉獻。



在愛別人之前,先學會好好愛自己。當你覺察到自己的價值,你會更懂得欣賞自己,明白自己值得被更好的對待。




把伴侶放在第一位的人要意識到:



無論你有多在意對方,記得盡量保持你的獨立性,給自己的感情設定一些必要的界限,別讓伴侶過界,也別讓自己過界。



只有愛自己的人,把自己活得漂亮自在的人,才能吸引來珍惜自己、珍惜這段關係的人。

-03-


把孩子放一位的人,學會生活





現在的父母把孩子看得有多重要,無處不在的「父母焦慮」顯而易見。




和過去相比,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養孩子像在養一個精緻的「娃娃」,

一切以孩子的需求為先,處處考慮周到,細緻呵護,深怕有半點閃失。

他們自從有了孩子,便彷彿徹底消失在人前,除了工作,整天就是「孩子」

「孩子」「孩子」

——所有精力和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

他們無暇聯繫朋友,沒有自己的娛樂和生活,疲於打扮自己,

甚至徹底放棄了自己的人生

,這樣的人,身邊並不少。



孩子遲早是要自己去探索世界的,你不可能一輩子都陪著他們。如果永遠這樣緊抓著孩子的手,恐怕也會限制他們開拓人生更多的可能。



同時,你也失去了自己人生的光彩。當你把感情和注意力毫無保留地傾注在孩子身上,你也就忘了自己。



你忘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愛好,你變成了一個為孩子而存在的附屬品,

你自己不斷後退,變得越來越不重要。


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人要意識到:



只有當你展示給孩子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活出自己,把日子過得豐盛而充實,才能告訴孩子,好的人生應該怎麼活,孩子才能活出自己的幸福。



人這一輩子,遇到誰都是緣分

,我們可能會想要牢牢守住那些我們在意的人,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自由和需求,換得父母的安康、伴侶的珍視、孩子的順從。



然而,這更多只是一種深刻的羈絆,卻不一定是愛。

無論何種形式的愛,除了有緊密的聯結感,更應該有足夠的尊重和信任。



當你尊重自己的感受,願意滿足自己的真實慾望,並信任別人完全有能力讓自己過得更好,如此才能衍生出健康、穩固而持久的愛。



因為你們彼此支撐,互相滋養,互相信賴,而不是一味依賴。



弗里德里希·尼采說:

「人必須學會愛自己……通過健全的愛,人才能與自己相處,而無需漂泊遊盪。」



希望我們都能好好愛自己。有自愛的能力,才能更好的愛別人,才能獲得更豐盛的愛的回饋。



-end-


作者:淺仁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科院心理學研究生在讀,自由撰稿人。擅長情感婚姻分析和職場發展指導,幫助個案以公正客觀的角度整理思路,積極健康的經營生活。微信公眾號:淺仁Tarot,微博:淺仁Tarot


主播 | 一朵花,電台主播,在海邊的城市用聲音溫暖每個角落。


今日話題


親愛的朋友,在你心中,自己、伴侶、父母、孩子的順序,是怎麼排的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跟我們分享你的想法和故事。



你點的好看,我都當成喜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德芬空間 的精彩文章:

穿上顯瘦5斤,秒變筷子腿,女星們都愛它
你的身體頻率,決定你的生活品質

TAG:張德芬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