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實拍魯迅墓地:棄醫從文拿起筆桿當武器,一尊銅雕像坐鎮四方

實拍魯迅墓地:棄醫從文拿起筆桿當武器,一尊銅雕像坐鎮四方

實拍魯迅墓地:棄醫從文拿起筆桿當武器,一尊銅雕像坐鎮四方

文/一休道

1881年,在浙江紹興有一個嬰兒出生了,這時候人們還為意識到,這位出生的嬰兒在未來的文壇上會掀起怎樣的一陣大潮浪。其實魯迅一出生的家庭並不差,但是在魯迅12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得了重病,祖父有進了監獄,一下子家裡的兩個頂樑柱全部到下了,家裡面也陷入了困境中,魯迅看到父親重病而無力救治,讓他從小就立下了要學醫的心愿。

一直學醫的魯迅,在看到自己的國家的人們思想還是停留在之前的狀態,讓他毅然決然的棄醫從文,拿起筆桿當武器來拯救國家。魯迅的一生都在致力於文學創作,在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白話文小說就是魯迅的《狂人日記》,也正是這本白話文小說,讓魯迅一舉成名,接著魯迅又連續出了《風波》、《吶喊》等小說,他用諷刺的手法來警醒世人,使一大批中國人幡然醒悟,做到了真正的拿起筆桿當武器。

1936年,魯迅因舊病複發而去世了,這位偉大的文豪還是離開了這個世上。魯迅去世後,墓地被安置在了上海的萬國公墓,人們專門為他修建了一個魯迅公園。魯迅的墓地全部都是用花崗岩鑄造了,在墓地的正中央有一個銅像坐鎮四方,銅像中的魯迅,坐在一把藤椅上,手上還拿著一本書,面容慈祥親切,銅像下方是一個花崗岩基石,在基石上還有刻著魯迅在《墳》的扉頁上自己設計的雲彩圖案,下面是他的生辰八字。

在往前,便是魯迅墓地的所在之處了,在墓地的兩側有兩個松柏,是魯迅的妻兒為他種植的,墓前是一個長方形的墓冢,後面是一個大型的墓牆,上面刻著「魯迅先生之墓」幾個大字,在墓地周圍有魯迅生前最喜歡的香樟和廣玉蘭等樹木,在墓牆之後,還有日本友人為他種植的櫻花、臘梅等樹,環境非常的幽靜。

一休道觀點:魯迅的一生都在致力於文學創作和研究上,他的思想在各個領域都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在韓國和日本等地的文化,也被魯迅的思想影響著,所以魯迅被稱為是「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在魯迅去世後,人們都為這位中國偉大的文豪感到心痛和惋惜,送葬人數也高達數萬。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嗎?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存在侵犯版權問題,請聯繫原創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一休道 的精彩文章:

實拍古龍墓地:創作多部武俠小說嗜酒如命,死後48瓶白蘭地相伴
古今文物大碰撞,是現代的科技停滯了,還是真的有「穿越者」?

TAG:歷史一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