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紀念士兵,美國為何只降半天國旗?下午故意把國旗升回最高點

紀念士兵,美國為何只降半天國旗?下午故意把國旗升回最高點

151年來,在五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美國人都會舉行儀式,紀念那些在戰爭中為國捐軀的士兵。類似所有重大哀悼儀式,在這一天,國旗不會升到最高點,而是保持在旗杆的中部。

然而,在陣亡將士紀念日,美國國旗只在早晨保持半旗狀態,從中午到日落會升到最高。作為一個尚武的國家,此種做法有些奇怪,不過美國人有一套自己的解釋方法。

降半旗作為紀念死者的方式起源於何時?目前歷史學家還不能確定,根據一些傳統,在古代降半旗是為了讓一面看不見的死亡旗幟在其之上飄揚。另有一些人說,在古老的海軍傳統中,降低旗幟以表明投降。

此外,還有人聲稱,降半旗來源於古羅馬,象徵性地重現了古老的羅馬傳統——即用破損的旗杆發出戰役失敗的信號。目前,至少有21個國家使用降半旗的方式來紀念死者。

例如,2012年10月22日,柬埔寨降半旗,以哀悼他們的國王西哈努克去世。加拿大每年有幾天一直保持降半旗的狀態,例如6月23日為國家受害者紀念日。在澳大利亞,4月25日是澳大利亞的澳新軍團日,與美國一樣,降半旗直到正午,以紀念在戰爭中服役和死亡的人。

耶魯大學歷史學教授大衛·布萊特說:紀念死者,特別是戰爭死者,在美國內戰後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南北戰爭結束後,士兵遺孀在戰場上尋找陣亡的愛人,南北雙方為了彌合撕裂的國家歸屬感,紛紛在戰爭結束後舉行儀式,紀念陣亡的士兵。

最終,哀悼者在全國各地的戰爭墳墓前留下鮮花的行為,與五月份慶祝黑奴解放的節日合併,形成了全國陣亡將士紀念日。

陣亡將士紀念日於1868年5月30日獲得官方指定,但在20世紀初被禁止,隨後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美國士兵參戰,造成不少傷亡,官方又重新拾起了這個傳統,並加入了降半旗的儀式。

沒有人知道降半旗的儀式始於何時,不過1924年,國會將這一傳統編入美國法典第4章第6節,並宣布「旗幟是國家的象徵」,至於為何降半旗只持續半天,美國官方給出的理由是:當天早晨降半旗是為了紀念那些犧牲的士兵,下午升起國旗是為了紀念那些仍在我們身邊的士兵。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很多美國士兵解甲歸田,為了給他們一個體面的節日,陣亡將士紀念日又多了一個功能,所以早晨降半旗,以紀念在戰鬥中犧牲的勇士,下午升起旗幟,以示超越死亡,紀念那些在戰鬥中倖存的戰士。

國旗降半天,升半天的做法,既給了犧牲戰士足夠的敬意,也為活著的士兵掙足了尊重,不得不說,美國立國幾百年,兵戈不止,鏖戰四方,老百姓仍舊甘願服役,這其中是有些道理的。

你對美國在陣亡將士紀念日只降旗半天怎麼看?歡迎留言、分享。

請隨手關注、點贊、轉發,支持原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廁讀大歷史 的精彩文章:

凡爾賽宮:法國人「天人合一」思想的符號庫
考古教授撿漏,100歐元買到二戰德國密碼機,價值5萬美元

TAG:廁讀大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