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古代「墨」的分類

古代「墨」的分類

中國古代書寫、繪畫用的墨錠,主要原料是炭黑、松煙、膠等。通過硯用水研磨可產生用於毛筆書寫的墨汁,在水中以膠體的溶液存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制墨歷史,最早應用的是松煙墨,宋時產生一種書畫用的油煙墨。

· 松煙墨

古代制墨,多用松木燒出煙灰作原料,故名。《洞天墨錄》:「古墨惟以松煙為之,曹子建詩:『墨山青松煙』。」衛夫人《筆陣圖》:「其墨取廬山主松煙,代群之鹿膠,十年以上強如石者為之。」屠隆《考盤餘事》卷二:「余嘗謂松煙墨深重而不姿媚,油煙墨姿媚而不深重。」松煙墨特點是濃黑無光,入水易化。宜畫人物鬚眉、翎毛和蝶翅等。

松煙墨的製作採用砍伐松枝,燒煙、篩煙、熔膠、杵搗、錘鍊等研試而成,工序較為複雜,其特點是濃墨無光,質細易磨。松煙墨要經三冬四夏,還要加許多香料、煙葉等,防蟲蛀。

· 油煙墨

當時徽州地區制墨,松煙墨與油煙墨並舉,特別是「桐油煙」與「漆油」的制墨工藝廣為運用,油煙墨的生產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水平。當時生產的許多精美的油煙墨和漆煙墨,能流傳到今天的已經成為傳世的名墨。徽墨的製作,要經過很多道工序,製成的墨 「堅而有光,黝而能潤,舐筆不膠,入紙不暈」。

油煙墨共分四檔,油煙101(五石漆煙),油煙102(超貢煙),油煙103(貢煙),油煙104(頂煙)四種。油煙原料都相仿,主要是麝香、冰片等名貴藥材、香料的配方不同,油煙101、102還加放適當的金箔,顏色烏黑有光澤,屬高級墨,其中以油煙101為最貴。一般書畫宜用油煙墨,取其黝黑而有光彩。

宋代制墨業在墨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其中油煙墨的創製是最突出、最值得驕傲的成就。在宋之前,中國制墨都採用松煙為主要原料,用松煙制墨要選擇肥膩、粗壯的古松,因而許多古松被砍伐殆盡,造成對自然資源的極大破壞。宋代晁貫之在《墨經》中這樣描述:「自昔東山之松,色澤肥膩,性質沉重,品惟上上,然今不復有,今其所有者,才十餘歲之松。」沈括在《夢溪筆談》中也寫道:「今齊、魯間,松林盡矣,漸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矣。」在嚴重墨源匱乏而用墨需求日增的情況下,尋求新的制墨原料已迫在眉睫。

精緻銅印閑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家論壇 的精彩文章:

1081年的大年初二,蘇軾寫下這篇好書法!
印章之極品—帝王將相之印璽

TAG:書法家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