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拾荒老人當年是抗日英雄,戰後鍾情一日本女教師,為她至今未娶

這拾荒老人當年是抗日英雄,戰後鍾情一日本女教師,為她至今未娶

中國的近代史,可謂是一部混戰史。外有日本侵略、各國列強虎視眈眈,內有國共兩黨相爭、不依不饒。後來國共兩黨達成共識,一致對外,攜手合作度過中國困境。然而擊退外敵之後,基於國家治理理念的不同,國共兩黨互不相融,終究還是紛爭不斷。最後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一黨蜷居台灣,寧願借附美國助力,也不願向大陸低頭歸融。

政局相爭卻苦了百姓,兩岸不接,兩地百姓只能生生煎熬於生離死別之中。

周福康,1922年生,現居於浙江省內,靠撿賣垃圾謀求生活。誰能想到,就是這樣一位撿垃圾的老人卻有著一段不平凡的過往。1937年日軍侵華,多少中國好少年本應滿懷對未來的憧憬安安穩穩的成長,卻因此被迫扛起步槍兵器,在日軍的侵華野心下為祖國奉獻大好年華,而周福康,便是這萬千少年之一。

經歷國戰爭洗禮的周福康,成就一身正氣,作為一名為國為民的抗日戰士,在台灣親眼見證了日軍的受降。然而就算日軍宣布無條件投降,其在華的惡行仍舊在周富康的腦海中揮之不去,因此,周福康對所有的日本人依舊是帶著惡意的、無法容忍的心境。但是一個女人的出現,卻讓周福康對此改觀,這正是所謂的英雄難過美人關。

實際上周福康也並不是膚淺的以貌取人之人,戰爭的殘酷使得周福康對所有的日本人都抱有偏見,辺見須惠子一開始面對的周福康仍舊持著偏見。

當時,辺見須惠子在台灣的一所學校任職教師,為了親眼見證日軍投降的周福康奔赴台灣,也正是這樣的機緣巧合,兩人相遇了。面對周福康的偏見,辺見須惠子並沒有怒氣相向,而是用自己對學生的耐心以及待人的友善打動了周福康。兩人毫無意外的相戀了。

但是戰爭並沒有給兩人過多溫存的時光,日軍的受降儀式結束後不久,周福康便隨著部隊返回內地,本想著戰爭取勝之後迎娶美人,卻不料此去一別便是永恆。這一別,兩人73年從未再相見過。

儘管如此,周福康老人從未割捨下對辺見須惠子的思戀,也為此從未談婚論嫁。但是由於兩岸關係長期分割的僵局,兩人斷了聯繫,但周福康老人依舊存在再見一面的希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叔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父親貴為封疆大吏,為何一直不幫譚嗣同求情,這首絕命詩見端倪

TAG:文叔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