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奶奶爺爺輩的傢具,可比你家裡的劣質實木好看多了

奶奶爺爺輩的傢具,可比你家裡的劣質實木好看多了


本文轉載授權自:簡二家


微信公眾號ID:

zhebahu



說到這次的過年和春節,某寶的套路有點深。


不是「集五福」,就是「清空100萬購物車」… 雖然我一直不相信自己能成功化身為錦鯉,但還是默默地在購物車裡添加了許多平時就很心儀但買起來又很心疼的東西:

黃金珠寶就不用說了,必添;

相機電腦智能家電添到購物車裡也都在意料之中;


還有那些來自20世紀中期設計師的經典傢具,也叫中古傢具(貴得心疼,只想多掙錢)


……

說到「中古傢具」,除了貴,留給我的印象就是簡單有趣的設計,以及那些經歷了時代風塵,依舊溫潤如初的高級質感。

你要問二姑娘怎麼就愛上了中古傢具……

這,主要還是因為它擺脫了風格的局限性,不管是北歐風,日系,工業風,美式基本都能駕馭。

加上這個時期的設計在色彩和線條感的運用上簡直超群絕倫,打破了北歐風的千篇一律,特別適合新中產想要和別人住得不一樣的訴求。

直白了說,就是稍微有點錢以後,對住的質感又開始有了新的高度和要求

因為喜愛,我也是研究了好一陣子的。今天的這篇,就打算從三大方面來聊聊中古傢具:


什麼是中古?


中古究竟好(好看)在哪裡?


購買渠道有哪些?



「中古傢具,原來是這麼來的



「中古」這個詞最先源於日本,由歐洲「mid-century modern」的翻譯而來,後來又在香港、台灣發揚光大。

單從英文直譯上來看,你可以把它看成是20世紀中期(大約1933年至1965年)的傢具、建築和平面設計。特別是有一本卡拉·格林伯格寫的《世紀中期現代主義:1950年代的傢具》,簡直對於我這種剛剛喜歡上中古的人來說,極具指導意義。


卡拉·格林伯格《世紀中期現代主義:1950年代的傢具》

想來這個年代,我們的爺爺奶奶輩還在為了溫飽和新中國的崛起而努力…歐洲就已經開始迎來了新一輪的家居革命——

根據設計史的介紹,

mid-century modern誕生在二戰之後的艱難經濟年代,當時的城市急需重建,但國家和人民都缺錢。

時代造就英雄。就是在這樣的時期里,才有了「乾淨、流暢的線條和低調的外觀,注重功能,大膽運用了非傳統材料(比如竹、金屬、玻璃、膠合板)及色彩」的設計,同時也誕生了Charles & Ray Eames、Eero Saarinen等這個時期最著名的設計師……

設計雜誌《Sight Unseen》的創始人Jill Singer,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曾這樣解釋中古傢具的流行:

「當這些東西被設計時,它是與民主和生活聯繫在一起的」,


「這就是為什麼它會有廣泛的吸引力。」


「經典簡單的形狀看起來也是永恆的。」


LZF Lamps 的新廣告《Telling Tales》


「實用還有趣的靈魂

講歷史還是太學術性了。說到底——家,其實住的就是個氛圍。

為什麼有人的家讓人覺得溫馨,有人的家看上去冷冰冰;有的人家裡東西很多,但雜而不亂,甚至讓人覺得有腔調……都是「氛圍」在起作用。

我之所以喜歡中古傢具,就是因為它是調節氛圍的高手,是真正擁有實用又有趣靈魂的物品。

不需要多,要是一個家中有個2-4樣單品,就足以化腐朽為神奇。

它可以是有著簡潔的線條和柔和的曲線的餐桌。

也可以是被反覆驗證舒適永不過時的椅子單品。

或者是經典又實用,在家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收納儲藏櫃——通常都是斗櫃(餐邊櫃)。好處之前也說過:


高度合適,正好在經常用的高度區間里。

斗櫃因為大多是抽屜的,所以,你要取物的話經歷動作非常少:打開——取出——關上。

斗櫃的檯面增加了隨手放的空間,而斗柜上方牆面又有了陳列展示的空間,一舉兩得。

還有,一個利器就是各種各樣的老式工業燈。當初被這些中古貨吸引,一是因為椅子,二就是因為燈。

如果你去過歐洲,就會發現,不少街邊的咖啡館小酒吧為了營造自家的工業/朋克氣質,常會淘這種工業燈來裝點地盤。 

我特別喜歡的國內的一對夫妻多吉和Karen的家,就是各種中古物件的大收藏家。每當把他們家的各式工業燈都點亮,再冰冷的人彷彿都能感受到人間之美好,簡直能暖化你~


多吉和Karen夫婦的家

如果只是介紹這些讓人心動的傢具,如果還不介紹購買方法,只怕是要被你們生吞活剝了。

別急,這就來。



「淘貨,是個快樂的過程



  • Selency

這是一個法國網站,最早就在豆瓣一個小組發現的,後來留心關注後發現不少興趣愛好者都有提到過。

這個網站基本打破了我對中古的固有印象:原來中古也可以這麼便宜!

早前我去北京的時候,被朋友帶去A+Cafe & M house和coznap實體店,然後被店裡意趣橫飛的靈感小物件和混搭氣質所吸引,無論看什麼都有帶一件回家的衝動……但最後還是被貴到咂舌的價格給嚇退了(可能是當時消費觀念和口袋裡的錢都不夠)。


A+Cafe & M house

自從發現了這個網站,就簡直開闢了中古的新大陸。十幾到幾十歐元的燈啊,椅子啊,花瓶啊,地毯啊…讓人滿意的小物還真是令人欣喜。

運氣好的話,甚至還能淘到那麼一兩件流落民間的大師作品(當然,大師作品是不便宜的),總得來說,選擇的餘地已經很多了。



  • MCM HOUSE

這家來自悉尼的中古網站,走的是非朋克路線的mid-century modern,甚至還有點小清新。這和網站的創始人Charles Hinckfuss的個人審美有很大關係。

追求自然系的朋友,應該能在這裡找到不少適合自己的東西。

和上面的Selency的相比,優劣勢都很明顯。

優勢是,所有物件都放在相對應的場景里,方便不會搭配的寶寶借鑒;


劣勢是,標價不明顯,需要一個個點開,才能知道自己的承受能力在哪。

好在,價格也不是太貴,喜歡的寶寶可以自己去看看。



  • Midcenturymoble

喜歡椅子的,倒是可以去這個網站看看。

這是北美最大的中古傢具店的官網。除了能找到那個時代比較全的大師椅子,柚木和胡桃木的傢具也是他們的一道「殺手鐧」。



如果未來幾年有機會去美利堅轉轉,我恐怕不會想錯過他們的線下實體店。50,60年代的幾何元素和豐富的色彩,在他們的實體店中充分展現,讓人恍若穿越了時間。


當然,你們有機會也可以替我先去看一看,探探路。

總歸來說,逛傢具店,對審美的提高,只會更有好處。

當然,上面說的那些,基本屬於海淘,運費昂貴。所以,比較適合淘一些小的物件,基本大到單人椅,可能就是我能接受的運費極限了。

如果說斗櫃之類的大件,可能還是會寄希望於當地的實體店。畢竟,萬一漂洋過海而來還有磕碰,那真的讓人傷不起。

目前,據我所知,中古傢具的實體店絕大部分基本開在一線城市。

一是因為和國際化的無縫銜接,二是因為一線城市中產和富豪會多一些,審美也跟得上,除了我前面說的A+Cafe & M house和Coznap實體店,上海的SIGMA-LIFE和杭州的MUE Retro 北歐中古傢具,也是我經常會去逛的店。

今天,關於探店的介紹,這裡就先不多說了,要是你們感興趣的話,下回倒是可以單獨來個一篇。

寫了那麼多,也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愛上中古傢具?真的想嘗試的寶寶,不妨從一件單品入手,椅子或者工業燈,都是最佳入門單品了。

一般人我才不告訴她。


文中圖片基本來自Pinterest


和文中提到的幾個官網截圖


更多美好家居生活指南


請點擊下方圖片,並關注下我們哦!



小戶型活該住得憋屈?明明是你不懂怎麼擺傢具!


沒想到吧?和你朝夕相處的椅子竟然是這麼有來頭的「腕兒」


茶几的尷尬前世今生,為什麼我們越來越少說起它?


你還可以長按下方二維碼


關注尖叫設計


每天為好設計WOW一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尖叫設計 的精彩文章:

新年Flag,不立不行!
這世間最慘痛的包辦婚姻:沙發和電視配對這麼多年,你考慮過它們的感受嗎?| 客廳裝修指南

TAG:尖叫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