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民間有「雅安天漏」的說法,一年下雨200多天,網友號稱「雨城」

民間有「雅安天漏」的說法,一年下雨200多天,網友號稱「雨城」

說到下雨天,不管在我國什麼地方,每年都會下雨,多多少少而已,但是在四川省的雅安市,一年卻有200多天在下雨,而且多數縣區年降雨1000~1800毫米以上,是有名的""雨城""。

雅安,原為西康省省會,1955年隨西康撤省併入四川,位於四川盆地西緣,東靠成都、西連甘孜、南界涼山、北接阿壩,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門戶""、""民族走廊""之稱。雅安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均氣溫在14.1℃~17.9℃間,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左右,民間有「雅安天漏」的說法,有雨城之稱,是四川降雨量最多的區域。

在雅安,除高寒山地外,一般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季回暖旱,降水集中於夏季,多夜雨,從降水日數來看,年降水日數多在200天以上。除了12月和1月以外,其他月份均在15天以上。5-9月是雅安的多雨季節,降水量佔全年的78%。而7-8月更是雅安降水最為集中的時段,8月最多可達450.6毫米,7月次之,為361.2毫米,7-8月降水量將近全年的一半(49%)。

說到雅安,又得說說它的三雅:雅雨、雅魚、雅女。雅雨就不用多說了,雅安的雨當然是""雅雨"",不過似乎只有這裡的雨,才堪稱""雅""。如雲似霧,恍若輕紗,似有若無,溫潤的空氣摻和著大量的負氧離子,在這樣的雨中漫步,賞雨,或者細心諦聽雨腳落在周公山麓,落在花枝,落在周公河水裡的綿密場景,再怎麼樣焦躁的心緒也變得柔和起來。

雅魚,說的是周公河的雅魚,周公河,其水清澈見底,環周公山纏纏綿綿幾百里。河裡石縫、岩壁之下,藏匿著一個傳奇——這就是""三雅""之一,雅魚。雅魚藏匿水中,以鮮活之物為食,其肉細嫩鮮美無比。用雅安滎經所產的砂鍋,盛周公河中之水烹制的""沙鍋雅魚"",其味讓人沒齒難忘。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雅女,大概是因為雅雨的滋潤,雅魚的營養,所以雅安的女子,一個個或如出浴的荷花,或如帶露的玫瑰,不僅秀麗清純,而且溫雅良善。雅安因雅魚而豐美,因雅雨而多姿,因雅女而嫵媚。三雅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著四面八方的人們不斷地湧向雅安。

雅雨、雅魚、雅女,彰顯雅安民族民俗文化獨特浪漫。雅安因雅雨而多姿,因雅魚而豐美,因雅女而嫵媚。雅安的雨,如雲似霧,恍若輕紗,似有若無,溫潤的空氣摻和著大量的負氧離子;周公河的雅魚,以鮮活之物為食,其肉細嫩鮮美無比,其味讓人沒齒難忘;雅安的女子,一個個如出水的芙蓉,或如帶露的玫瑰,不僅秀麗清純,而且溫雅良善。「三雅」,蘊涵雅安的精、氣、神。

雅安也是新興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它不僅是一座山水相間的城市,還是一座碧茶飄香的城市,又是一座因大熊貓而名揚四海的城市。這裡自然風光、歷史人文獨具特色,雅安的上里古鎮、望魚古鎮等是南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門戶」「民族走廊」之稱。

雅安又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雅安是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蒙頂山是公認的世界茶文化聖山。城內造型獨特、風格迥異的橋樑將南北城區連成一片,樹木蔥蘢,雅緻秀美的城市休閑公園,彰顯著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歷史人文、自然風貌、民俗風情。

揭開天漏之謎

雨城何以「天漏」?在雅安,有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上古時天被蒼龍撞破,女媧煉五彩石補天。當別處都已補全,唯剩雅安一方天空時,女媧精疲力盡。她勉強托起最後一塊五彩石飛臨雅安上空,幾番努力,終因勞累過度墜於雅安地界,嘔血而亡。從此雅安便被霪雨籠罩,而女媧也化為「雨城」的一座山峰,悵恨地守望在碧波翻卷的青衣江邊。

傳說雖不可信,雅安人對女媧卻是尊崇有加。雅安市的音樂廣場旁邊,矗立著女媧補天的石雕像:女媧雙手托石,仰望天穹,一副即將飛升補天的姿勢。「女媧雖然沒有把雅安的天空補好,但她為補天泣血而死,所以雅安人永遠把她當成雨城的守護神。」一位上了歲數的雅安人如是說。

傳說歸傳說,雨城「天漏」,其實是由雅安自身所處的特殊地理環境造就的。據專家解釋,雅安的西側,是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而東面則是平疇千里的四川盆地,雅安處於這兩種天壤之別的地貌環境之間,常受高原下沉氣流和盆地暖濕氣流的交互影響,再加上從印度洋來的南支西風挾帶大量暖濕氣流,常被迫繞高原東移進入雅安境內,這幾種氣流相互作用,致使雅安不但雨日多、雨時長,而且雨量大。從地圖上,確實可以清楚地看到雅安處在高原和盆地的夾縫之間,即使是外行也能想像到:一旦高原和盆地上空的氣流有什麼「風吹草動」,雅安都會飽受降雨之苦。

雨城「天漏」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雅安別具一格的地理形狀。氣象專家指出,只要看雅安四周的山脈就不難發現,雨城好像是一個受氣的小媳婦,其人身自由完全被丈夫和公婆控制了:它的西面是高大雄峻的二郎山,西北方是險峻的夾金山,南部有大相嶺橫亘相向,只有東面一個出口。「喇叭」形的地形構成,造成東來暖濕氣流只能進不能出,一到夜間,四周山上的冷氣流下沉,冷暖氣流一經交匯,雨城這一受氣的小媳婦就只能以淚洗面——下起淅淅瀝瀝的雨來了。這同時也是雅安為何夜雨較多的原因。此外,專家還指出:雨城「天漏」需要大量的暖濕水汽,從大氣環流形勢分析,為雨城輸送水汽的大氣環流有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和偏南氣流。有它們的幫助,雨城的天空因此長漏不休。

從專家的解釋來看,雨城「天漏」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地形的因素。「之所以說地形影響是主要原因,是因為與雅安相鄰的其他地區降雨都不多,特別是二郎山、大相嶺那一面的瀘定和漢源縣,更是與雅安的氣候有天壤之別。」從雅安翻越二郎山就會發現:僅僅一山之隔,東坡和西坡的氣候、地貌、植被、土壤等均大不相同。在東坡的山麓下,公路兩旁草木葳蕤豐茂,原始森林鬱鬱蔥蔥、茫無際涯,但天氣卻不是霪雨霏霏,就是白霧迷茫。當汽車一翻過埡口,開始下坡後,呈現在眼前的卻是另一番天地:藍天無垠,艷陽朗照,放眼能看到前方聳入雲端的冰山雪峰,俯視腳下的大地,則見高低不平的黃土地上一片荒涼蕭瑟——僅僅一山之隔,東坡和西坡的差異卻如此之大!

雨城「天漏」,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獨特地理環境形成的,只是,類似雅安這樣的地理環境,在全球獨一無二。所以,「雨城」也只能非雅安莫屬了。(來源:《氣象知識》)

【試題鏈接】

閱讀分析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雅安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素有「民族走廊」之稱。雅安因雨日多而又被人譽為「天漏」。雅安多山,岩石多為頁岩,易風化,表土層深厚,礦物質豐富,土壤呈酸性。雅安盛產茶葉,是有名的「邊茶之鄉」。自雅安經康定入藏的道路為「茶馬古道」的一部分。

材料二 雅安略圖

(1)根據古代雅安的地理位置說明其在區際聯繫中的重要性。(8分)

(2)據材料二簡要說明雅安形成「天漏」原因。(6分)

(3)據材料二、三分析雅安茶葉生產的有利自然條件。(8分)

【答案與解析】

(1)(古代)雅安位於四川盆地西緣(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橫斷山脈)的過渡帶(或是我國中東部漢地與滇南少數民族地區聯繫的必經之路)。向東可達我國中東部地區,向南可入雲南,自西(經茶馬古道)進入西藏。

(2)(雅安位於四川盆地西緣)地勢北、西南三面高,東部較低(形成了喇叭形的地形)(來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濕氣流在此集聚,遇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雅安多夜雨的原因:夜間四周山上的冷氣流下沉,冷暖氣流交匯致使夜雨較多。)

(3)雅安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降水量大、多雲霧;土壤呈酸性(或岩石易風化表土層深厚,礦物質豐富),境自多山利於排水,水源充足,利於灌溉。

【解析】

試題分析:

(1)雅安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體現在交通便利。根據圖示雅安位於四川盆地西緣向青藏高原的過渡帶,是我國中東部漢地與滇南少數民族地區聯繫的必經之路。向東可達我國中東部地區,向南可入雲南,自西進入西藏。

(2)影響降水的因素有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等。圖示雅安地勢北、西南三面高,東部較低,來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濕氣流在此集聚,遇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所以雅安形成「天漏」原因是地形的原因。此題也可以從雅安熱力環流的角度分析雅安多夜雨。

(3)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和技術條件。自然條件包括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根據材料二分析:雅安境自多山利於排水,水源充足,利於灌溉;根據材料敘述:「雅安多山,岩石多為頁岩,易風化,表土層深厚,礦物質豐富,土壤呈酸性」,酸性土壤有利於茶樹的種植;根據材料三雅安的基本氣候資料判斷雅安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降水量大、多雲霧。

考點:本題考查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農業區位因素。

對此,網友們,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發表你的看法!

本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和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都愛地理 的精彩文章:

各類癌症高發省區地圖
每逢佳節胖三斤,BBC這部紀錄片找到了肥胖根源

TAG:我們都愛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