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專家共識:液體活檢在臨床腫瘤診療應用和醫學檢驗實踐中的專家共識

專家共識:液體活檢在臨床腫瘤診療應用和醫學檢驗實踐中的專家共識

乾貨 | 靠譜 | 實用

液體活檢(liquid biopsy)在腫瘤臨床診斷治療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是實現對腫瘤"個體化精準醫療"的重要手段。為科學規範液體活檢技術在臨床檢驗中的應用,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臨床檢驗中心共同制定了《液體活檢在臨床腫瘤診療應用和醫學檢驗實踐中的專家共識》。本專家共識圍繞CTC和ctDNA兩種靶標,綜合近年來發表的液體活檢領域重要研究成果、結合我國腫瘤液體活檢的臨床實踐需求,就相關的臨床常用檢測技術的實施和質量管理提供常規指導原則。

液體活檢技術的選擇

(一)ctDNA檢測技術的選擇

目前,實驗室常用的ctDNA檢測技術包括擴增受阻突變體系(amplification refractorymutation system,ARMS)、二代測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數字PCR(digital PCR,dPCR)和核酸質譜檢測等。ARMS方法是目前獲得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hina Food and DrugAdministration,CFDA)批准可用於臨床ctDNA檢測的方法,在臨床實踐中應用相對普及。由於NGS方法在技術與成本方面存在瓶頸,使得ARMS在檢測諸如EGFR等已知突變中具有明顯優勢。針對未知突變的發掘,NGS方法則具有其他方法無可比擬的技術優勢。包括Nature Medicine、Lancet Oncology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在內諸多頂級期刊所報道的多項臨床試驗結果證實NGS在耐葯監測中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通過NGS監測可有效發掘耐葯新突變,及時調整干預措施,切實提高靶向治療療效。dPCR和基於質譜的核酸檢測方法儘管可應用於已知突變ctDNA的檢測,但僅限於實驗室自建,尚缺乏高等級循證醫學證據的支持,目前仍難以進入臨床實踐。基於上述研究結果與臨床實際,專家組認為檢測已知、單個靶向治療敏感或耐葯型突變時,建議使用ARMS方法;檢測已知、多個平行臨床治療靶點或發現未知基因、探索臨床價值與相關機制時建議使用NGS方法;dPCR具有驗證NGS檢測結果的潛能,但在應用前應當嚴格評估其檢測性能與臨床意義。

(二)CTC檢測技術

CellSearch平台是目前唯一被CFDA批准用於定性檢測循環血中上皮來源腫瘤細胞的技術。其在判斷轉移性結直腸癌、乳腺癌及前列腺癌患者預後的臨床應用價值具有高等級循證醫學證據支持。但此檢測技術存在漏檢率較高、富集後CTC活性差難以進行後續基因組分析等缺點。其他檢測技術如免疫磁珠法和微孔過濾法等,儘管在多方面展現出優良的CTC檢測性能,但目前仍缺乏足夠的循證醫學證據支持其臨床應用。故臨床常規檢測CTC,建議各實驗室選擇適合自身條件的檢測技術,在充分評估其檢測性能後,應用於日常工作

臨床實踐中選擇液體活檢技術:

共識1檢測患者ctDNA是否含有已知的、單個靶向治療敏感或耐葯型突變時,建議使用ARMS方法。

共識2檢測患者ctDNA已知的部分或全部臨床藥物治療靶點譜或耐葯指示靶點譜,或發現患者基因未知突變、探索臨床價值與相關機制時建議使用NGS方法。

共識3臨床常規檢測CTC,建議各實驗室選擇適合自身條件的檢測技術,在充分評估其檢測性能後,應用於日常工作。

液體活檢的應用範圍

(一)腫瘤早期輔助診斷

1.ctDNA早期輔助診斷價值:

隨著檢測技術敏感度提高,目前ctDNA已可在早期肝癌、結直腸癌、乳腺癌、胰腺癌以及肺癌患者循環中被檢出,提示ctDNA對於這幾種惡性腫瘤具有早期輔助診斷潛能。必須注意的是,特定突變例如P53突變可在健康人群中被檢出;此外,可用於早期診斷輔助ctDNA分子譜在不同癌種變異度較大且都未經過大樣本臨床驗證,實際效能仍不明確。因此,需要探索更加特異的ctDNA分子譜並設計大規模前瞻性臨床試驗證實其價值,目前距離真正臨床應用還有較大距離。

2.CTC早期輔助診斷價值:

既往CTC研究多集中於其轉移/複發的預測價值。近年來研究證實CTC的釋放是一種腫瘤早期事件,提示CTC對腫瘤早期輔助診斷具有重要價值。然而非腫瘤患者例如炎症性腸炎或慢性肝炎患者體中可檢出低水平的假陽性結果。由此可見,目前CTC並非一種完美的早期輔助診斷靶標。此外,目前也缺乏CTC展現出優於影像學診斷的臨床證據。綜上,現階段CTC仍不適合單獨用於腫瘤早期輔助診斷,需要更多的循證醫學證據證明其價值。

(二)指導臨床用藥

1.ctDNA的臨床用藥指導作用:

腫瘤精準治療可通過檢測腫瘤相應的基因信息,選擇合適的靶向藥物用於後續治療。故ctDNA檢測可提供十分重要的參考信息。截止2018年3月,主要腫瘤相關基因改變的靶向藥物選擇如表1所示。

表1 腫瘤相關基因改變與靶向藥物選擇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ctDNA檢測僅在非小細胞肺癌中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Administration,FDA)批准用於指導EGFR酪氨酸激酶抑製劑選擇並寫入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路(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對於其他藥物選擇,目前仍處於探索階段,尤其在檢測T790M時,對陰性結果應儘可能通過後續的組織檢測進行確認。因此,未來還需要更多前瞻性循證醫學證據來支撐ctDNA的指導作用。

2.CTC的臨床用藥指導作用:

CTC作為完整細胞,具有多種來源的腫瘤信息,包括蛋白、DNA突變、編碼及非編碼RNA信息等。針對CTC的體外培養與葯敏實驗被證明可用於篩選靶向藥物,具有巨大的臨床轉化潛能。但是,現有臨床CTC檢測體系在活性CTC分離問題上仍存在關鍵性的技術瓶頸,尚不能滿足提供多元化信息以指導靶向用藥的臨床需求;其他CTC分離檢測技術或指導價值不明確或短時間內難以轉化。故儘管CTC檢測對於指導臨床實行精準治療具有重要的潛在價值,但在更先進的技術和更可靠的臨床證據出現之前,不鼓勵在實際臨床工作中用其指導靶向化療。

(三)靶向藥物伴隨診斷

1.ctDNA在靶向藥物伴隨診斷中的應用:

靶向藥物使用過程中實行伴隨診斷有助於確保藥物安全性與有效性,是執行"精準醫療"理念的核心步驟之一。因此,伴隨診斷在臨床腫瘤綜合管理中的價值愈發顯著。截至2018年4月,已有多種靶向藥物伴隨診斷系統被FDA批准用於實際臨床工作,常見適用伴隨診斷的藥物及其靶點如表2所示。

表2 常見適用伴隨診斷的藥物及其靶點

ctDNA檢測相對於常規組織活檢具有非侵入性、患者依從性好、異質性低、可反覆取材等優勢,其在靶向藥物伴隨診斷中具有很大的優勢。目前,ctDNA檢測應用於非小細胞肺癌EGFR靶向治療伴隨診斷已被NCCN寫入指南。未來伴隨著更先進技術以及更多臨床證據的出現,將會有越來越多ctDNA檢測用於靶向藥物伴隨診斷。

2.CTC在靶向藥物伴隨診斷中的應用:

目前並無循證醫學證據提示CTC可應用於伴隨診斷,但小規模研究顯示CTC分子譜分析對於靶向藥物伴隨診斷具有積極意義。未來需要更多的高級別臨床證據充分探索CTC在伴隨診斷中的作用。

(四)實時療效監測

1.ctDNA實時療效監測價值:

相比傳統的影像學與血清蛋白類腫瘤標誌物,ctDNA在反映療效方面具有更好的特異性與敏感度,理論上可準確反映機體腫瘤負荷的細微變化。已有小規模隊列研究證實連續監測腫瘤患者體內ctDNA突變丰度的變化可反映治療後個體腫瘤負荷變化,及時提示臨床更換有效的治療策略。但是,目前ctDNA檢測存在重複性不佳、不同實驗室間檢測結果一致性較差、檢測結果在不同實驗室間互換性低、缺乏量化DNA負荷的最佳單位等缺陷,嚴重製約了ctDNA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價值。因此,檢測ctDNA反映實時腫瘤療效仍處於臨床前階段,亟待技術進步與大規模RCT研究來充分驗證其價值。

2.CTC實時療效監測價值:

CTC在反映療效中的優勢在於其信息的多維性,除數量變化外還可提供豐富的參數供臨床分析,從而系統地描繪出腫瘤演進分子圖譜。研究顯示CTC動態變化與療效顯著相關,且較影像學與蛋白類標誌物展現出更好的敏感度與特異性。但是,在現有檢測技術條件下其療效評估效能略遜於ctDNA,且CTC檢測存在諸如重複性較差、循環空間異質性、缺乏理想分離方案等缺陷,限制其大規模臨床應用。因此,CTC暫時不是一種可直接應用於臨床療效監測的理想靶標,其轉化有待更好的檢測技術出現與更多的臨床證據證實。

(五)腫瘤進展與不良預後早期預警

1.ctDNA早期預警作用:

ctDNA檢測對於包括肺癌、結直腸癌、乳腺癌在內的多種實體瘤進展具有重要預警價值,其丰度改變可早於影像學發現複發/轉移灶。這意味著可通過ctDNA檢測篩選出複發/進展高風險的患者,為其在臨床進展前創造干預治療的機會。此外,ctDNA丰度也與腫瘤患者無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以及總體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密切相關,特定亞克隆ctDNA的檢出對預測患者預後具有重要預測價值。但是,目前大部分報道為小樣本研究,缺乏大樣本、多中心、前瞻性設計的臨床試驗;此外亦缺乏高級別循證醫學證據支持患者能夠從ctDNA指導的臨床決策中獲得比常規腫瘤管理更多的臨床收益。因此,臨床轉化ctDNA用於腫瘤進展與不良預後早期預警仍需要更多的高級別循證醫學證據。

2.CTC早期預警作用:

CTC檢測被FDA審批可用於預警轉移性結直腸癌、轉移性乳腺癌、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疾病進展/不良預後。對其他實體惡性腫瘤例如惡性黑色素瘤、肝癌、胃癌等,CTC也展現出良好的預測價值。但是,目前仍缺乏足夠的循證醫學證據支持CTC檢測在其他惡性腫瘤中的早期預警價值。未來需要更多設計良好的臨床試驗來證實CTC在腫瘤進展/不良預後早期預警中的價值。

(六)耐葯機制探索

1.ctDNA在耐葯機制探索中的應用:

ctDNA在反映靶向治療獲得性耐葯中具有天然優勢,通過高靈敏度方法追蹤ctDNA變異情況,進而繪製腫瘤獲得性耐葯基因變化演進圖譜有助於揭示耐葯新機制,發現新的治療靶點;在發現特定亞克隆與耐葯關聯性的基礎上,深入分析耐葯克隆亞群並探究其分子機制,可為逆轉獲得性耐葯提供充分的轉化依據。因此,ctDNA是一種非常理想的耐葯機制探索切入點。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此領域的研究正處於起步階段,還不足以引入臨床實踐。

2.CTC在耐葯機制探索中的應用:

CTC本身作為腫瘤轉移/複發的"種子",其展現出的幹細胞樣特徵、上皮-間充質轉化特徵、以及極強的耐受能力都提示其是腫瘤演進過程中耐受治療的生力軍與基石。已有研究證實通過分析CTC基因譜可揭示化療耐受的具體機制,並藉此逆轉耐葯。但是目前此領域研究仍局限於極小部分的患者,對腫瘤的異質性與複雜性考慮並不充分,廣泛性仍有待驗證。

液體活檢應用範圍:

共識4推薦液體活檢應用於無法獲取組織標本的患者。

共識5ctDNA檢測可應用於指導肺癌EGFR靶向藥物選擇與伴隨診斷,ctDNA可能用於療效監測、早期輔助診斷及腫瘤進展與不良預後早期預警,但現階段僅限於科研探索。

共識6CTC檢測可用於轉移性結直腸癌、乳腺癌與前列腺癌的進展/不良預後早期預警,但其指導用藥、療效監測、靶向藥物伴隨診斷及早期輔助診斷作用現階段僅限於科研探索。

展望

液體活檢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不斷革新,液體活檢檢測的靈敏度與特異性也不斷提高,使其成為未來對抗腫瘤的一大"利器"。未來液體活檢發展將集中於三個方面:

(1)新臨床應用拓展,例如CTC體外培養聯合葯敏篩選個體化治療藥物、獲得的CTC進一步用於各種方法(如ARMS、FISH、NGS等)檢測腫瘤基因突變、ctDNA克隆進化分析揭示化療獲得性耐葯機制、以及液體活檢技術指導生物免疫治療;

(2)新的檢測靶標發掘,外泌體、血小板以及循環非編碼RNA已經展現出巨大臨床應用潛能,有待更加深入系統的研究證實其價值;

(3)新檢測技術開發與轉化應用,包括單細胞測序、質譜技術、微流控晶元及多普勒光譜等尖端技術正逐步走出基礎研究實驗室,進入臨床實驗室,依賴這些技術將切實提高液體活檢的質量。

我們應從檢驗醫學的角度出發,立足於"準確性"與"臨床有效性"這兩個關鍵點,對液體活檢項目的檢驗性能與臨床意義進行系統評估,為指導臨床精準診療提供充分的理論基礎與轉化依據。我們需要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提高認識,進一步加強規範,提高檢測質量,積極推進液體活檢的發展,助力腫瘤精準診療。

來源:中華檢驗醫學雜誌

推薦內容

1日至4日在上海召開!陳錦飛(南京大學泰康仙林鼓樓醫院副院長)王向東(中山醫院臨床醫學研究院執行院長)孫英麗(中國科學院精準基因組醫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宓現強(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員)胡志遠(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古宏晨(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副院長)施奇惠(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研究員)謝鷺(上海生物信息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秦鈞(北京蛋白質組研究中心主任)張志謙(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細胞生物學研究室及基礎教研室主任)於文強(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高級PI)顏宏利(長海醫院生殖中心主任)等將做精彩發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轉化醫學網 的精彩文章:

Nature子刊:藉助「細胞條形碼」!追蹤乳腺癌轉移的秘密!
Science:原來如此!藥物副作用也和腸道微生物有關!

TAG:轉化醫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