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歐洲頭號戰敗國表態了:不排除部署核武器 以應對俄羅斯的威脅

歐洲頭號戰敗國表態了:不排除部署核武器 以應對俄羅斯的威脅

在俄美近期圍繞著《中導條約》產生的摩擦當中,儘管雙方彼此之間明暗手段頻出,一招一式令人目不暇給,但俄美之間彼此還留了點底線——截至目前俄美雙方都有類似表態,即便《中導條約》最終破裂,俄美也不會迅速尋求再使用中程導彈在歐洲展開核軍備競賽。

但在這個稍加寬鬆的環境里,德國卻突然做出了一連串堪稱過激的反應:在近日舉行的北約防長會談前,德國國防部長就公開表示,所有應對措施(包括核武器)都應該擺在檯面上,以應對俄羅斯的退約行為。

圖為張貼了給和平一個機會標語的潘興-2中程導彈運載車,該彈當時正運往銷毀。

從歐盟領頭羊乃至北約大佬的角度來看,德國國防部長沒有將核武器選項排除在外的說法自然問題不大——倘若《中導條約》真正廢棄,俄羅斯研發出原本條約限制的導彈也好,在上面加裝核彈頭瞄準西歐也罷,那都是情理之內的結果,北約乃至歐盟若不用同樣手段對等一番,又能有什麼好手段么?

但問題就在於,在歐洲重新部署核導彈這件事,英國說得,美國說得,法國說得,唯獨德國說不得!

圖為起豎中的V-2彈道導彈,該彈給同盟國(英國尤甚)帶來了非常嚴重的破壞。

一言以蔽之,儘管身處西方政治體系中最正確的北約陣營,但德國始終都要背負二戰戰敗國這一揮之不去的枷鎖。而在這層規制之下,不僅核武器對於德國政府,乃至德國民眾來說是絕對禁忌話題,就連德國現行軍事力量也要冠以國防軍來強調其純粹自衛之用途與身份,和日本自衛隊一樣嚴禁裝備進攻性武器。

圖為上個世紀80年代部署在德國的潘興-2彈道導彈,歸美國陸軍麾下。

相比之下,英、法、美、俄(蘇)等國的身份則不僅是無可辯駁的二戰戰勝國,更是雅爾塔體系下建立的聯合國承認的合法有核國家,德國在戰後的國際地位幾乎與之是雲泥之別。

換句話說,德國防長在核武器上的出言不遜不僅在挑動俄羅斯衛國戰爭的敏感神經,更是對雅爾塔體系國際秩序,乃至二戰結果的一種直接挑戰,說其是對二戰戰敗結果的一種不服輸態度也絲毫不為過。

圖為抗議美國在國內部署潘興-2核導彈的德國民眾。

當然,即便對德國仍有一絲戒心的英法等國能夠贊同這一看法,德國民眾也難以對德國國防部主動提起重啟境內核導彈部署的說法表示多少贊同——若北約的核武器在德國境內重啟部署,俄羅斯絕對會將這些部署地點列入核武器的打擊範圍,這意味著部署地點周邊的民眾在開戰之後也會成為墊背的炮灰,為少數政客的野心丟掉小命。

圖為在冰原當中豎立的俄羅斯火箭軍亞爾斯核導彈發射井,德國不具備類似部署條件。

確切地說,正是德國地處東西方前線的惡劣態勢,再加上兩腳油門出國境的淺薄戰略縱深,才使得在德國部署核武器本身變成一件根本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中導條約》本身也是為應對西歐人民去核恐慌呼聲而出台的一種妥協方案。

但在《中導條約》危亡之際,德國抬杠般的呼聲並沒有起到平息事態的作用,還有可能往本來沸騰的鍋里再潑上一盆油——至於最後被燙傷發怒的是德國人還是俄國人,這就已經不再重要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努力了就會好 的精彩文章:

中美俄洲際導彈射程對比:美12000公里,俄15800公里,中國是多少
航母表面光鮮亮麗,艦底的樣子你見過嗎?有密集恐懼症的最好別看

TAG:努力了就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