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張彥頨:仲文獻葯攬三孤 宮女行刺坐凌遲

張彥頨:仲文獻葯攬三孤 宮女行刺坐凌遲

可是,邵元節怎麼也沒有料到,一山還有一山高,強中尚有強中手。他所貢獻的房中術,還沒有撓到嘉靖皇帝的真正癢處。

例如他交給嘉靖皇帝的房中術無非是諸如「交接之道,固有行狀,男以致氣,女以除病,心意娛樂,氣力益壯。不知道者,則侵以衰。欲知其道,在安心、和志。

精神統歸,不寒不暑,不飽不飢,定身正意,性必舒遲,深內徐動,出入欲希。以是為節,慎無敢違,女即歡喜,男則不衰。」的思想。

嘉靖皇帝根本不是個讀書的種子,一看到這些古奧的文字,便打腦門裡往外疼!正在嘉靖帝苦惱時,一個人向嘉靖宣稱有更加簡單易行的好法子——春藥。這個道士是邵元節的朋友,名叫陶仲文。

陶仲文(1475—1560),原名典真。湖北黃岡人,曾受符水於湖北羅田萬玉山,與邵元節是朋友。少時為縣掾,喜好神仙方術。

嘉靖中由黃梅縣吏為遼東庫大使,秩滿至京師,寓邵元節邸舍。由邵元節推薦入朝,得到世宗信任。邵元節這一推薦不要緊。

僅僅在兩年之後,陶仲文便「特授少保、禮部尚書。久之,加少傅,仍兼少保。」少師、少傅、少保這三種尊貴的職位,統稱為「三孤」。

明朝皇帝寢殿——乾清宮(資料圖)

大家熟悉的挽狂瀾於既倒,救萬民於水火的名臣于謙,在瓦剌兵退後,也只是授了個「少保」而已。明代近三百年,攬「三孤」之名於一身的,「惟仲文而已。」

除此之外,陶仲文還官至特進光祿大夫、柱國、禮部尚書、恭誠伯錄蔭至兼支大學士俸。

封號累進至「神霄紫府閘范保國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見則與上同坐綉墩,君臣相迎送,必於門庭握手方別。」這種待遇,古今無雙,「朝野駭異」。

據說,陶仲文是會仙術的,但好像並不是很出色,比前輩高人差老遠了。其仙術計有:施法符水,「絕宮中妖」;莊敬太子患了水痘,請陶仲文來禳解,後來果然就好了。

成功地預告了一場火災,但沒有成功地阻止它的發生。真正讓陶仲文得寵的,是陶仲文為嘉靖提供的春藥。據說各種房中術、春藥最發達的時期,恰好是嘉靖皇帝所在的明朝。

邵元節先生是最得力的房中術推動者,而陶仲文更是鄭重地向嘉靖皇帝推出了陶記的獨門妙藥:紅鉛丸!

據史書記載,中國最早的春藥,應該是漢朝的「慎恤膠」,使用者是漢成帝和著名的美女趙飛燕。此後,著名的春藥還有魏、晉的「五石散」和「回龍湯」。飲「回龍湯」,簡單地說,就是喝童子尿。

魏晉之後,著名的春藥有唐朝的「助情花」,據說,唐玄宗和楊貴妃靠的就是它。宋朝的有「顫聲嬌」以及「膃朒臍」。

明朝以前,除「紅鉛丸」外,著名的春藥還有「秋石散」,明朝的李時珍先生對陶仲文的「紅鉛丸」持輕蔑的態度。

嘉靖皇帝的噩夢——壬寅宮變(資料圖)

他說:「愚人信之,吞咽穢滓,以為秘方,往往發出丹疹,殊可嘆惡!」陶仲文「紅鉛丸」的原料好像沒有什麼了不起,但製作的過程相當的惡劣。它是用處女的月信為主要原料。

明人張時徹在《攝生眾妙方》中說,「用無病室女,月潮首行者為最;次二、次三者為中,次四、五為下,然亦可用。」這是民間的標準。嘉靖二十一年(1542)十二月二十一日深夜,明朝皇宮中發生了震驚史冊的「壬寅宮變」!

中國歷史上,死在太監手中的皇帝,從秦朝末年的胡亥開始,算下來據說數目很是不少。但宮女下手殺皇帝,千古以來,唯獨「壬寅宮變」一次。

那天深夜,趁著嘉靖帝夜宿端妃曹氏宮中,楊金英等十六個宮女,在世宗熟睡之機,以黃綾系其頸,合謀勒死之。但她們一大群人卻把繩子打成死結,讓嘉靖皇帝逃過了這一大劫。

楊金英等參與其事的宮女,以及倒霉的端妃等人,統統凌遲處死。昏庸而失去人性的嘉靖帝,絲毫不想是什麼導致天真柔弱的宮女們起了殺人之心。而是以「宮中不安全」為由搬出大內,在西苑永壽宮安營紮寨,修齋建醮,做起了道士。

直到嘉靖四十五年(1567)十二月的一天,他服食丹藥而死,成功地實現了自己最嚮往的一種死法。這一年,明世宗嘉靖皇帝六十歲。

移居永壽宮(資料圖)

我們不得不說,嘉靖皇帝的身體底子真是非常的紮實!經過荒淫無度生活的折騰,無數稀奇古怪化學藥品的侵蝕,居然還熬到過了一個甲子。

當時天下道德淪喪,幾代天子都命喪於春藥或者「仙丹」,著名的大臣們,包括張居正、戚繼光等,也統統身陷其中,連號稱千古賢相的張居正都是由於春藥早早丟了性命,他尚且如此,更遑論其他世俗之人?

包括張居正在內的大量皇帝高官先後喪命於所謂道術的房中術,何以為證呢?

沉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十一《秘方見幸》曰:陶仲文以倉官召見,獻房中秘方,得幸世宗,官至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少師少傅少保、禮部尚書、恭誠伯、祿蔭至兼支大學士俸,子為尚寶司丞,賞賜至銀十萬兩,錦繡蟒龍鬥牛鶴麟飛魚孔雀羅緞數百襲。

獅蠻玉帶五六圍,玉印文圖記凡四,封號至神霄紫府闡范保國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見則與上同坐綉墩,君臣相迎送,必於門庭握手方別。

至八十一歲而歿,賜四字謚,其荷寵於人主,古今無兩。時大司馬譚二華(綸)受其術于仲文,時尚為庶僚,行之而驗,又以授張江陵相,馴致通顯以至今官。

譚行之二十年,一夕御妓女而敗,自揣不起,遺囑江陵慎之。張臨吊痛哭,為榮飾其身後者大備,時譚年甫逾六十也。

張居正(資料圖)

張用譚術不已,後日以枯瘠,亦不及下壽而歿。蓋陶之術,前後授受三十年間,一時聖君哲相,俱墮其彀中,叨忝富貴如此。漢之慎恤膠,唐之助情花,方之蔑如矣。

文中的「張江陵」,即明代宰相之首張居正,「不及下壽而歿」,顯然是因為服藥過度。

同卷《進葯》又明言:嘉靖間,諸佞幸進方最多,其秘者不可知,相傳至今者,若邵、陶則用紅鉛取童女初行月事煉之如辰砂以進;若顧、盛則用秋石取童男小遺去頭尾煉之如解鹽以進。此二法盛行,士人亦多用之。

然在世宗中年始餌此及他熱劑,以發陽氣,名曰長生,不過供秘戲耳。至穆宗以壯齡御宇,亦為內官所蠱,循用此等藥物,致損聖體,陽物晝不仆,遂不能視朝。

今上保攝聖躬最為毖慎,左右亦無敢以左道進者,岡陵之算可決也。沉德符所說的「今上」是萬曆皇帝,其實他對毒品的依賴,不下於其乃祖若父。

他避居西內二十餘年不見廷臣,使國家政治,處於半癱瘓狀態。

(編輯:見石)

未完待續……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張彥頨:邵元節秘獻房中術 張天師尋寶險獲罪
燕九節:白雲觀里尋仙客,文化傳承顯生機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