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卡梅隆談《戰鬥天使》:未來人與技術終將合為一體

卡梅隆談《戰鬥天使》:未來人與技術終將合為一體

卡梅隆談《戰鬥天使》:未來人與技術終將合為一體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新智元導讀】目前,《阿麗塔·戰鬥天使》全球熱映中,本片製作人詹姆斯·卡梅隆接受採訪,談了關於這部電影的出爐過程和製作理念,他表示,其實這部電影反映的主題是人類與技術的合一,擺在我們面前的更大問題是人工智慧和人工超級智能的潛在威脅。

目前,由《泰坦尼克號》、《阿凡達》製作人詹姆斯·卡梅隆監製、《罪惡之城》鬼才導演羅伯特·羅德里格斯執導的科幻動畫《阿麗塔:戰鬥天使》正在全球熱映。卡梅隆本人近日接受採訪,談了他與這部電影長達20年的淵源。

卡梅隆表示,自己對科幻題材的迷戀早在高中時期就已經開始了,這部電影早在20年前就已經拿到了拍攝權。此外,關於未來的人類與AI,其實這部電影反映的主題是人類與技術的合一。


下面是新智元編譯的訪談內容:

在說到《阿麗塔:戰鬥天使》之前,能不能給我們點提示,《阿凡達》續集和《終結者:重啟》續集有什麼最新消息了?

好吧,我們正在籌備阿凡達2,3,4和5,將在5月份開始在紐西蘭進行大約四個月製作。這些電影中真人的比例相對較小,但是有很多真人角色經歷了很多CG場景,所以電影主要是將現場角色整合到CG場景中。與《阿麗塔》不同,我們有一些CG角色大部分都集成到了真人動作的設置中。我們在《阿凡達》電影中遇到了相反的問題。幾個人類角色將融入Na"vi的雨林、海洋、山脈等場景進行3D拍攝,所以一切都會看起來很壯觀。

科幻小說有哪些地方吸引了你?

我從小就喜歡科幻小說,我不知道究竟為什麼。我貪婪地閱讀,當我在高中和大學時,我的品味就很科幻了。我根本沒讀過巫術魔法類的作品。對我來說,這類作品和科幻有很大的區別。我現在仍然喜歡科幻,可能我偶爾會拍《真實的謊言》或《泰坦尼克號》這些非科幻的片子,但我會一直會傾向於科幻作品。

現在我們在籌劃《阿凡達》和《終結者》續集,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我們還有三部電影的周期。不過這些之前總要加個「如果」,如果我們能賺錢的話,我們已經準備籌劃《阿麗塔》的續集。從技術上講,上邊所有的續集都是可行的,但很明顯,在現實世界中,如果做得不好,可能就不會全部拍攝。這只是為了澄清,因為現在有傳言說不拍了,並不是的,我們一直在研究拍續集的事。

卡梅隆談《戰鬥天使》:未來人與技術終將合為一體

你為什麼決定讓「阿麗塔」成為計算機生成的角色?有時候這條路走不通......

在《阿凡達》中,角色都是外星人,所以角色形象比較自由,因為不是人類。關於這一點我們已經改進了很多。你可以從《阿麗塔》中看出,我們在再現人類形象這方面幾乎已經很完美了。

但她的樣子看上去並不完全是個人,因為她本來就不應該完全和人一樣。做她的CG的目的是為了保持漫畫原作者木城雪戶的角色外觀。漫畫中的阿麗塔有一雙巨大的眼睛、嘴很小,臉是心形的。撇開她的身體問題,這顯然是一個必須由CG合成完成的形象,我們做了她的臉部CG以保持這個漫畫中形象特徵。雖然在電影中從未真正提到過,但為什麼她的眼睛這麼大,這麼誘人,看上去這麼無辜?這當然是她性格的一種表達。

但為什麼呢?事實證明,她是滲透到地球來執行毀滅任務的。讓她看起來很無辜,就像一個小娃娃,似乎沒有威脅。這就是設計她的樣子時的最初理由。即使在電影結束時,她仍在深入研究她的過去,並將在後續電影中繼續下去,如果我們可以獲得拍攝續集的機會,我們會發現更多關於她的背景故事。

這部電影設定是未來,您怎麼看待關於未來50年到150年的人類?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這部電影中並沒有太多關於人工智慧,但所有這些機器人都擁有人類的生命、人類的有機大腦。最終,他們將能夠從脊髓或大腦直接將信號傳遞到假體中的代碼,使截癱或四肢癱瘓的人能夠隨著機器人技術的進步再次獲得行動能力。現在的機器人已經能夠以50公里/小時的速度奔跑,還可以爬上台階,還能在雪中行走。問題是,人類什麼時候可以開始選擇獲得這些能力?比如健康的人,也可能希望自己獲得更快的移動速度。

擺在我們面前的更大問題是人工智慧和人工超級智能的潛在威脅。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這種威脅已經存在了。我覺得現在世界上可能有某個人在某個地方為了自己開心而控制著一切。這只是我的一廂情願的觀點。如果真的有機器超級智能,為什麼它會做一些愚蠢的事情讓我們知道實際上是誰說了算呢?

《阿麗塔》的主題之一是我們自己正在與我們的技術合為一體。我們通過技術表達自己,這是我們意識的體現。我們正在與這些技術合為一體,與我們的手機、平板電腦和其他設備合為一體。我們的生活方式與10年、20年前的情況不同。隨著機器技術的發展,我們將繼續改變社會。

《阿麗塔》中的哪一點促使你想要改編日本漫畫?

早在20年前,我就被這個角色所吸引並獲得了拍攝權,因為我認為她很棒。她不一定是女性未來榜樣,而是一個只是尋求把握自己身份和命運、勇于堅持自己信仰的人。她能夠挺身對抗一個壞人、一個邪惡的存在,這種勇氣從何而來?來自她內心的某個地方,她甚至不知道這種勇氣來自哪裡,只是知道自己是誰。我認為這一點可以讓女性觀眾產生一些共鳴,並感受到力量。

我購買拍攝權時,我的女兒已經七八歲了,拍完《泰坦尼克號》,我一直在想在一個男性主導的社會中,一個少女會有什麼樣的焦慮,想著她的生活會怎樣。我想為她做點什麼。她現在已經26歲了,很喜歡這部電影,實際上,她說的是「我太TM喜歡這電影了」。但她從來沒有忘記提醒我,我本應該在最該拍出這部電影的那段時間裡完成拍攝的,這樣對她而言會幫助更大。幸運的是,我還有兩個女兒,一個18歲,一個12歲,所以這個電影來她們來說是件好事。

您與原作者建立了這麼密切的個人關係,為什麼決定將導演的位置交給Robert Rodriguez?

這是一個輕鬆的決定。我認識他25年了,我們是朋友,他給我的啟發要比我給他的多。他非常謙虛地說這是一部詹姆斯·卡梅隆的電影,但其實這是一部羅伯特·羅德里格斯的電影,可別搞錯了。我有時一天只去片場一小時,主要是我不去的話,就會有謠言說我根本就沒參與這部電影。實際上這部電影是他拍的。

參考鏈接:

https://www.nzherald.co.nz/entertainment/news/article.cfm?c_id=1501119&objectid=1220093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智元 的精彩文章:

244頁機器翻譯學術論文寫作方法和技巧

TAG:新智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