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用空性的見解來提高內心的覺悟

用空性的見解來提高內心的覺悟

不管此岸彼岸,我們都沒看清過

我們經常講此岸彼岸,只有真正到達了彼岸,才能回過頭來看清此岸。

舉個例子: 你周圍有很多人,你再努力也只能看清身邊的幾個,再遠就看不清了——那邊有多少人?長什麼樣?是敵人還是朋友?是壞人還是好人?你都無從知曉,心裡便會忐忑不安。但如果你是居高臨下地看,就一目了然了——「哦,原來人也不多,他們的樣子我都看清楚了,沒有我的敵人,也沒有壞人,那些人我都認識。」這樣就安心了,之前是看不清楚的。

我們不老實,總是自以為是:這個怎麼樣,那個怎麼樣……這樣做將來會怎麼怎麼樣……都是你自己的分別!你懂什麼啊?不懂!你能明白嗎?不明白!但是我們的我執特彆強,自我的觀點特別重,都覺得自己是最完美的,自己的觀點是最正確的。這樣,我們就總有很多看不起的人、看不慣的事,導致自己的內心生起很多煩惱痛苦。

我們要通過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主要是通過圓滿次第空性的見解,來提高自己內心的覺悟。用簡單的話來說,就是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你的境界不同,心理素質不同,你看待事物的觀點就不一樣。

兩個素質不同、境界不同的人看同一件事物,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會各有各的世界,各有各的境界,各有各的緣分,各有各的福報——所以不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別人,不要要求別人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否則就是不公平的。這是中等根基者的修持方法。

上等根基者的修持方法就更簡單了——安住於自性中,一切都在當下圓滿。就像我們在《大圓滿願文》里講的:「戲論觀察妄加分別心。」什麼是戲論?戲論是分別心;戲論觀察,就是以分別心來觀察:這個是,那個不是;這個對,那個錯。這都是妄加自己的分別念。剛開始修行時這是需要的,但當你的修行境界真正達到了上等的層次之後,就不需要了。

——摘自達真堪布《2019觀音法會開示1》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真堪布 的精彩文章:

2月25日 3月3日課程表
發不出慈悲心?你沒有正確的方法

TAG:達真堪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