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官場無君子!鮑超遭劉銘傳誣陷,李鴻章趁機捅刀,曾氏兄弟太現實

官場無君子!鮑超遭劉銘傳誣陷,李鴻章趁機捅刀,曾氏兄弟太現實

淮軍頭號悍將劉銘傳是李鴻章安徽合肥同鄉,家中排行老六,小時候生過天花,臉上留有麻子,長相短小粗獷,個性生猛火爆,江湖人稱「六麻子」。

官場無君子!鮑超遭劉銘傳誣陷,李鴻章趁機捅刀,曾氏兄弟太現實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劉銘傳年輕時販過私鹽,十八歲時就殺過人。

那是1854年的事。

這一年,太平軍攻克安徽廬州,四鄉土豪紛紛辦起團練,築寨自保。合肥當地有一土豪,為了籌措團練錢糧,肆意攤派,不分貧富。有一天,土豪來到一貧如洗的劉家索要錢糧,劉母拿不出,便遭到百般凌辱。在家的幾個哥哥儘是懦弱無能之輩,見寡母被辱,無一人敢站出來抗爭、維護。

劉銘傳回來後,見家母痛哭不已,再一詢問緣由,當場勃然大怒道:「大丈夫當自立,安能受此辱哉!」

說完,便徒手向剛走不久的土豪追去。

土豪見追上來的劉銘傳乳臭未乾,很是不屑一顧。他隨手將手裡的刀扔到劉銘傳面前,輕藐道:」小麻子,老子把刀給你,你敢殺我,才是好漢。「

劉銘傳未發一言,彎腰撿刀,起身就是迅猛一刀。土豪噴血墜馬,劉銘傳上前一步,一刀斬下土豪腦袋,整個過程未眨一眼。

眾隨從見狀大駭,一哄而逃。

這時候,劉銘傳跨上土豪大馬,一手提刀,一手提頭,拍馬沖入村中,豪邁大呼:

」此人欺辱鄉里,我已殺之!願保鄉里者,隨我來!「

自古英雄出少年!

豪言傳開,從者雲集,轉眼之間,劉銘傳便拉起一支數百人的隊伍,成了當地的團練首領。

為了籌錢糧搞刀槍,劉銘傳手段頗硬,與土匪無異。但與恃強凌弱的劣紳土豪不同,劉銘傳雖也四處強橫索要,但向來只對大戶,從不染指窮苦人家。

當地有一郭姓大戶因失財太重,對劉銘傳懷恨在心,便想尋機下殺手。

一天清晨,郭姓大戶領人埋伏在劉銘傳每日必經的一處山口,想用土炮炸死劉銘傳。

不久,劉銘傳率眾果然來了,郭姓大戶隨即點了土炮。

山口一聲巨響,硝煙瀰漫。

見此情景,郭姓大戶以為劉銘傳必死無疑。哪知道,剛要彈冠相慶,劉銘傳卻突然從濃黑的硝煙中冒了出來,一身的不死霸氣。

這陣仗嚇的郭姓大戶顫抖不已,但走過來,橫在郭姓大戶面前的劉銘傳並沒有動怒殺人的意思,他只簡簡單單地問了一句話:」錢糧呢?「

這話比拿命來更震懾人心,郭姓大戶直接跪了。

他老老實實地說:」要多少給多少,絕不拖延。「

從那以後,四處鄉里再無人敢造次。

由此,劉銘傳的隊伍很快成了西鄉著名的三大團練之一。

官場無君子!鮑超遭劉銘傳誣陷,李鴻章趁機捅刀,曾氏兄弟太現實

李鴻章遠赴上海,欲創大業前回安徽招兵買馬,素有大志的劉銘傳沒有猶豫,隨即投到了李鴻章帳下,成了淮軍的重要一將。

據說,淮軍草創而成時,曾國藩曾在安慶大營接見李鴻章的帳下諸將。然而,就在諸將在廳堂內恭候時,曾國藩卻遲遲沒有露面。

此情此景無人敢表露不滿,只有劉銘傳站出來大嚷:」要見就見,不見便罷,再不來老子就走啦!「

這一幕被躲在屏風後觀人的曾國藩看得很真切。事後,他對李鴻章說:」臉上有麻子者,帥才也!「

不畏之人向來不做阿諛奉承事,追隨李鴻章多年,劉銘傳亦是如此,遇到不如意,一言不合,他照樣頂撞。

有一年,李鴻章做壽,諸將紛紛送上重禮,唯恐落在他人之後,只有劉銘傳按照合肥鄉俗給李鴻章送上了兩斤壽麵、兩條方片糕,並附有一詩——

時人個個好呵泡,

雞魚肉蛋整擔挑。

惟有省三情太薄,

二斤挂面兩條糕。

李鴻章看了,不但不怒,反倒是深愛其性其勇其才,對他是多方地提攜與栽培。

到李鴻章接任剿捻統帥時,劉銘傳的銘軍早已是淮軍的絕對精銳主力,人馬上萬,洋槍四五千支,大小開花炸炮數十門,戰力極其彪悍。

官場無君子!鮑超遭劉銘傳誣陷,李鴻章趁機捅刀,曾氏兄弟太現實

1867年2月,東捻軍在連戰連捷後,決定分頭強渡漢水,西進川陝。然而在渡河時,東捻軍卻遭遇了清軍阻擋,大部人馬被圍困在臼口一帶。

見此情景,李鴻章覺得機會來了,於是便調集各路大軍實施包圍,其中淮軍主力劉銘傳部由北而南,湘軍主力鮑超由西而東。

面對李鴻章的咄咄逼人之勢,東捻軍首領賴文光、任化邦決定退守尹漋河,伺機決戰。

2月18日,劉銘傳率部馳抵下洋港,探明東捻大軍正在尹漋河駐防後,便寫信給鮑超,約他次日辰時兩軍同時發起攻擊。

說到這,必須把湘軍頭號悍將鮑超介紹一番了。

官場無君子!鮑超遭劉銘傳誣陷,李鴻章趁機捅刀,曾氏兄弟太現實

四川奉節人鮑超,是劉銘傳的前輩。悍將苦出身,鮑超也一樣,早年間是賣水的。太平天國興起後,欽差大臣向榮奉命督師,圍剿太平軍,初入行伍時,鮑超便是向榮的帳下小將。

江南大營被太平軍擊毀後,鮑超便」淪落「到了湘軍水師,很常時間依舊是個不起眼的小將。

首先慧眼識珠的是與曾國藩齊名的湘軍另一統帥,胡林翼。胡林翼兵敗正欲自殺時,是鮑超及時救下了他。

被胡林翼識得後,鮑超由水改陸,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其統領的霆軍更成了湘軍中的頭號勁旅。

但與劉銘傳不同,自胡林翼英年早逝後,很長一段時間,鮑超在湘軍中的處境很尷尬,一來是因為鮑超的脾氣甚臭,動不動就要」格老子「,經常觸犯曾國藩軍規,有幾次甚至差點被問斬處死;二來是因為曾國藩、曾國荃的鄉土嫡系觀念過重,加之曾國藩聖賢文人的秉性,鮑超很難在短時間內贏得曾國藩的真正信任和重用。

曾國藩徹底改變對鮑超的看法,始於1860年的祁門之困。

那一年,祁門大營幾乎被太平軍圍成了絕境,曾國藩本人也已做好了殺身成仁的準備。生死一線間,是鮑超率霆軍日奔百里,連戰連捷,殺出一條血路,解了祁門之圍,救了曾國藩一命。

從那以後,曾國藩甚為倚重鮑超,亦是湘軍中最懂鮑超的那個人。

將帥間有個軼事很有名。有一次,鮑超被圍,眾部下正想如何寫求援信,鮑超直說,都什麼時候的,還咬文嚼字,說完,拿起筆在紙上畫了個圈,圈中杵了個點,然後就當求援信發了出去。

曾國藩大營接到這封天書怪信,眾幕僚皆不解其意,只有曾國藩心領神會,老鮑被圍了,快發兵馳援。

湘軍全盛時,在曾國藩眼中,除開他同胞九弟曾國荃,在湘軍中排第一位的非鮑超莫屬;而在太平軍眼中,鮑超的那面黑色」霆「字旗才是最讓人聞風喪膽的。

官場無君子!鮑超遭劉銘傳誣陷,李鴻章趁機捅刀,曾氏兄弟太現實

說回劉銘傳、鮑超聯手大戰東捻軍。

湘淮兩大悍將聯手,看似是東捻軍凶多吉少,其實不然。

為何呢?

都是第一流的軍中悍將。

難免英雄相爭。

具體講,淮軍後輩劉銘傳看鮑超,心中頗為不負;湘軍前輩鮑超看劉銘傳,眼中頗為不屑。

兩大悍將都想讓對方知道誰才是天下第一。

蠢蠢欲動的往往是後輩晚生,這一次亦是如此。

2月19日,銘軍先抵尹漋河,此時剛到卯時,距離跟鮑超約定的共同攻擊時間還有兩個小時,但劉銘傳為了搶奪頭功,壓鮑超一頭,不等鮑超到達,便率先對東捻軍發起了攻擊。

猛被攻擊的東捻軍很是狡猾,他們一邊佯裝撤退,一邊打探銘軍虛實。待探明銘軍是孤軍時,隨即調撥兇猛一部向銘軍的後路包抄而去。待包抄勢成,先前佯裝撤退的主力一個回頭猛擊,劉銘傳的銘軍隨即陷入了被前後夾擊的苦境。

銘軍大亂。

混戰中,銘軍重要將領唐殿魁、李錫增等人先後陣亡,劉銘傳本人也衣冠盡失,極為狼狽。

所幸,鮑超的霆軍按約定及時殺到,一番激戰後,最終東捻軍敗走,劉銘傳脫險。

按理說,死裡逃生的劉銘傳應該感激鮑超才對,可怎奈英雄嫉英雄,面對鮑超不言自明的羞辱,劉銘傳是惱怒不已。

鮑超對他做了什麼呢?

派人煞有介事地給劉銘傳送來了他此前狼狽丟掉的衣冠。

熱血強人受刺激後,胸懷往往是一把尖刀。

就這樣,備受羞辱的劉銘傳在戰後成了一個」尖刀「小人,他大肆攻訐鮑超說,淮軍之所以大敗,乃是因為鮑超沒有按時發動攻擊,從而導致淮軍孤軍深入,損失慘重。

鮑超一聽,憤怒不已,明明是你劉銘傳搶先進攻,如今敗了竟想血口噴人,老子豈是好欺負的,於是鮑超針鋒相對地上報說,劉銘傳為搶頭功,違約大敗在前,顛倒黑白在後,實屬惡劣無能。

官場無君子!鮑超遭劉銘傳誣陷,李鴻章趁機捅刀,曾氏兄弟太現實

一方詆毀,一方撕咬,官司於是打到了李鴻章那裡。

李鴻章什麼態度呢?

官場無君子,他不但沒有查明實情,主持公道,相反藉機給了鮑超一刀。

李鴻章上奏朝廷:該提督(指劉銘傳)血性忠勇,平素好戰輕敵——尹漋河之役,接仗過猛,又因鮑超期會偶誤,致有此失,幸霆軍援應奮勇,再接再厲,乘機大捷,轉敗為功。

官場老鬼好生厲害,好一個捅人而袖不露刀。

見李鴻章如此做派,鮑超無法,只好找湘軍兄弟,當時的湖北巡撫曾國荃來主持公道。然而,讓鮑超沒想到的是,曾國荃竟然也不站在他這一邊。

曾國荃上奏朝廷說,尹漋河之役,劉銘傳遇到的是任化邦,而鮑超接仗的是賴文光,任強而賴弱,所以劉銘傳敗了,鮑超勝了。

看似沒有偏袒一方,但卻是話中有話,即劉銘傳遇到的是勁敵,敗得情有可原;鮑超碰到的是弱旅,勝也在情理之中。

官場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己利。

不挺鮑超能給曾國荃帶來什麼樣的己利呢?

此時的曾國荃因屢戰屢敗,正深陷彈劾泥潭,不得罪正當紅的李鴻章便是他的己利。這是淺層次的,還有深層次的,朝廷對曾氏兄弟的忌憚和擇機發難並沒有真正平息下來,慈禧始終想拿到能重擊曾氏兄弟的把柄。

在當時,有什麼樣的把柄可拿呢?

慈禧很想在曾國荃的吉字營和鮑超所部拿到湘軍藏有哥老會的證據。

自己的吉字營好控制,鮑超的霆軍就不好說了,所以不如藉機肢解鮑超的霆軍,既是消除潛在的危險,也算救鮑超於兇險的官場。

總之,曾國荃所為算不上真小人,但也亦非真兄弟。

鮑超終歸是粗人,深層次的想不到,淺層次的不能不明了。見曾國荃與李鴻章沆瀣一氣,鮑超很是憤怒,等到朝廷嚴斥的上諭一下來,他便以傷病複發為由,請求開缺調理。

很明顯,鮑超此舉是想讓曾國藩站出來為自己說句公道話。

官場無君子!鮑超遭劉銘傳誣陷,李鴻章趁機捅刀,曾氏兄弟太現實

但曾國藩同樣讓鮑超失望了。

曾國藩說,諸將有挾而驕者,絕不能低首懇求,而要以」硬字決「對之。

何為硬字決?

雪藏也。

可以說,在這一刻,曾國荃是假兄弟,曾國藩亦是假。

假賢明。

說到底,這時候的鮑超必須是犧牲品,無論於官場的現實,還是曾氏兄弟的己利。

如此四處無援,鮑超憂憤成疾,不久便提出遣散所部霆軍三十二營。

李鴻章等的就是這句話,隨即留霆軍精華,為己所用了。

一代悍將就此落寞而去。

倒是必能看懂這一切的慈禧,對鮑超所遇有些不忍。

在捻軍被剿滅後召見曾國藩時,慈禧一共說了十來句話,其中問及鮑超的就有兩三句。

鮑超病好了不,他在哪裡?

鮑超的舊部撤了不?

曾國藩回答的很藝術,皇上如要用鮑超,尚可再招得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句本 的精彩文章:

為巨大利益,袁世凱與盛宣懷激烈博弈,梟雄狠招不斷官商也不簡單
眾精英借物言志,他選的竟是棉花,眾人問怎解?他的回答百年流芳

TAG:黑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