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一喝酒就頭昏、腿無力 竟是腦動脈重度狹窄惹禍

一喝酒就頭昏、腿無力 竟是腦動脈重度狹窄惹禍

50歲的山東人老吳(化名)非常愛喝酒,可是最近兩年,他一喝酒就感到頭昏、腿無力,有時候還身子發軟、天旋地轉的。前兩天,老吳出現了右半身陣發性麻木,到醫院檢查發現,他的基底動脈狹窄竟達98%,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腦梗塞。為進一步治療,家人將老吳送到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神經介入科就醫,該院神經介入科主任劉加春為其成功實施基底動脈狹窄支架置入術,解決了困擾他的頭暈、腦供血不足的大問題。

據了解,基底動脈緊貼在腦幹表面,是供血腦幹、小腦等重要結構的唯一通道。而腦幹是人的生命中樞,也是大腦聯繫四肢神經纖維的必經之路,所以腦幹出現問題,輕者四肢癱瘓,重者昏迷,甚至短時間內死亡。如果基底動脈閉塞導致血流中斷,八成患者會有生命危險。

劉加春解釋說,頭暈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就是腦供血不足。腦動脈就像家裡的自來水管,腦動脈狹窄,就像自來水管子生了銹被堵住了,血液流不動,大腦就慢性缺血缺氧,就會引起頭暈,嚴重時更是引發腦梗。腦動脈狹窄常規上可以選擇藥物治療、神經介入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或外科手術(內膜切除、搭橋)。基底動脈很特殊,位於緊貼腦幹,位置深、毗鄰重要結構,外科手術治療基底動脈狹窄創傷大、風險高,極少採用。而對於重度狹窄的病人來說,單純藥物治療仍有很高的卒中發生比率,且不能有效改善低灌注導致的頭暈等癥狀。隨著技術的進步,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術因其安全、可靠、損傷小、療效肯定的優點,成為治療顱內動脈狹窄的有效手段。但由於基底動脈有許多穿支供血腦幹,如果支架或斑塊在手術後壓迫到穿支,患者也會發生腦幹梗死,造成肢體癱瘓等嚴重併發症。也正是因為這樣,基底動脈支架手術在腦血管介入治療中屬於最高風險的一類,許多醫生不願觸碰。但為了給患者更好的治療,劉加春帶領團隊進行了仔細討論和評估,根據患者病情,確定了基底動脈支架置入血管成形術的手術方案。經過充分準備,在11月中旬,劉加春為老吳進行了此項手術。目前患者恢復良好。用他自己的話說,術後感覺頭腦清晰、雙眼明亮、渾身輕鬆,整個人像年輕了10歲。

劉加春強調,顱內動脈狹窄和閉塞主要由動脈粥樣硬化等引起,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臨床上並不少見。預防和控制「三高」、戒煙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是的關鍵。腦血管狹窄或閉塞後,經過嚴格評估和篩選後可以採用介入等手段打通血管,改善腦供血,改善生活質量。一旦出現反覆頭暈、手足無力、麻木甚至摔倒等情況,一定要引起注意,可能是腦血管狹窄引起的腦缺血癥狀,要及時就醫。

此外,劉加春提醒,冬季是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預防腦血管病要保證3個部位暖和:

第一頭暖。人的頭部是神經中樞所在地,血管及毛細血管既多又粗,頭部一旦受寒,可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毛細血管容易硬化,甚至造成小動脈持續痙攣,由此造成腦梗,心梗幾率增加。

第二背暖。後背與五臟相連,若受到寒氣襲擊,容易引起腰酸背痛,頸椎痛,同時影響氣血運行導致血脈瘀堵而誘發腦血管病突發。

第三腳暖。一旦腳下受寒,寒氣會從腳下直逼體內,引起毛細血管收縮,誘發腦血管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亦健康 的精彩文章:

經常打嗝、腹脹?老犯困?這些癥狀提示你的臟腑器官可能該大掃除

TAG:亦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