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胃鏡莫畏,該做則做

胃鏡莫畏,該做則做

提起胃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畏懼,大家認為這類檢查很可怕——粗大的胃鏡穿喉而過,噁心的反應叫人難以忍受。也因此,很多人即使有胃部不適,卻不願做檢查,談胃鏡色變。今天主要為大家介紹下關於胃鏡的一些事。


不談怕不怕,先談該不該——居安思「胃」,防微杜漸

胃鏡莫畏,該做則做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在我國,早期胃癌患者檢出率只有5%~10%左右,大部分病人發現時已到中晚期。事實證明:早期胃癌的術後生存率達95%以上,而中期胃癌僅20%。如果更早檢查的話結果可能還只是胃癌前病變,那麼及時治療,往往就更易實現逆轉,懸崖勒馬,轉危為安。

胃鏡能明確有沒有潰瘍、活動性炎症、癌前病變、腫瘤以及息肉等病變,同時也可以直接取病變組織做細胞學、病理學檢查,獲取病理學診斷證據。所以,一定要及時根據具體病情和醫生建議進行胃鏡檢查,千萬不要等到病情惡化萬不得已時才考慮做胃鏡。

一般建議 40 歲以上的人群每兩年進行一次胃鏡普查,伴有上腹部不適、黑便、食慾下降、體重下降等癥狀的人,或有胃癌家族史,或在胃癌高發區居住的群眾則更需要重視。對於既往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腸化病史的病人在病情沒有變化的情況下,最好也能定期進行胃鏡檢查,以便早期對病情進行跟蹤判斷。


也就那回事,根本不用怕——知己知彼,淡定自若

胃鏡莫畏,該做則做

胃鏡體檢基本上已成為西方發達國家健康體檢的常規項目,門診或住院病人的常規檢查。國人不願接受胃鏡,大多還是對胃鏡存在誤解,聽信了負面傳言,覺得檢查過程太痛苦。

其實檢查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痛苦。簡單來說,胃鏡只是藉助一條管子伸入胃中,通過底部鏡子一樣的探頭,將胃內的變化看得一清二楚。但過程並不粗暴,可能會有少許不適,但普通人一般可耐受,往往還沒反應過來,檢查已經做完了,對於咽反射特別敏感或者有恐懼的人可選擇麻醉下胃鏡,醫生會將靜脈麻醉藥注入靜脈,幾分鐘後體檢者會進入睡眠狀態,檢查時沒有噁心、疼痛等感覺,整個檢查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一覺醒來胃鏡檢查就結束了。很多患者朋友接受了胃鏡檢查後會說:「沒我原來想像的那麼可怕,早知這樣早就來做了」。


結語:助人「胃」樂

胃鏡莫畏,該做則做

對於前往就診的患者,我們往往會根據患者自身情況而建議患者是否需要做胃鏡,同時對於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後的患者,我們會根據療程和具體狀況而建議是否需要做胃鏡檢查以及何時做。我們會爭取做到讓每一位患者朋友胃裡舒服、心裡踏實。


參考文獻

[1] 練磊.胃鏡,不能再拖了[J].家庭醫生,2016(11):11-11.

[2] 戎龍. 胃腸鏡體檢 該查別拒絕[N].健康報,2016-07-05(004).

[3] 熊文堅. 體檢套餐沒有它 胃腸到底要不要檢查[N].文匯報,2017-08-14(008).

歡迎轉發本文~ (謝絕轉載)

聲明:本文章僅用於科普,若讀者有就醫意願及需求,可以選擇以下時間看門診(同時攜帶全部的檢查資料):


§ 李志紅主任醫師(東直門醫院)出診時間:

§ 專家號:周一上午、周二下午、周四上午

§ 特需號周一下午(國際部)、周四下午及夜門診、周六上午

另外提一句:我們團隊正在進行關於腸道疾病與腸道菌群的相關性研究,如果您患有炎症性腸病(腸鏡確診潰瘍性結腸炎or克羅恩病),就診時給我們做一份問卷,留一份大便標本,我們將免費為您做一次您的腸道菌群檢測。謝謝各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化科李志紅大夫 的精彩文章:

「噯氣是怎麼回事?」——我們來談談噯氣症

TAG:消化科李志紅大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