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酈波:呵護母語,慎改讀音!人民日報:字里有乾坤,謠傳不可信!

酈波:呵護母語,慎改讀音!人民日報:字里有乾坤,謠傳不可信!

最近這段時間,關於「古詩改讀音」的消息刷爆網路,各大網站網友都在瘋傳「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一時間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最為常見的,就是「遠上寒山石徑斜」「一騎紅塵妃子笑」「鄉音無改鬢毛衰」,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古詩,難道說變就變了嗎?改了之後,是不是失去了原有的韻味了?幸虧,教育部有關部門回應了此事,稱改後的審音表尚未通過審議,還應以原讀音為準。

誠然,作為我們的母語,漢語是一種意音文字,尤其在古文古詩里,每一個字都有其特定的含義在裡面。具體到每個字,可能在現代是這個意思,在古代,可能就是另外一個意思,而如果按照我們現代漢語的讀音來的話,很可能就將其意義曲解了,也就體味不出其中的韻味來了。

關於「古詩改讀音」這則消息,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老師,近日發表了一些微博,談《呵護母語 慎改讀音》。

酈波老師表示(《呵護母語 慎改讀音》節選),

從語言表現上來看,漢語對比其他語言更像是一種「濃縮的精華「。從一句「大爺」既有褒義又有貶義,或那些著名的對子如 「坐、請坐、請上坐,茶、敬茶、敬香茶」可窺見一斑。

可是,要保持漢語的這種「濃縮的精華」特性,除了固定的語序特點,最重要的支撐和依賴就是語義和語音的豐富性,所以漢語詩詞需要箋注,而在語音上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多音與異讀。

如「騎」這個字,是典型的名動異讀。做動詞讀qi(平聲),如騎馬,騎驢;做名詞讀ji(仄聲),是指一人加一馬的狀態,合稱一騎,亦可引申做量詞。所以,杜牧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王維的「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辛棄疾的「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都一定要讀作ji(仄聲),不能讀作qi(平聲),否則平仄有誤,詩不成詩,詞不成詞。

再比如「斜」這個字,是典型的韻腳字異讀。在詩詞中做韻腳字時讀作xia(平聲),屬於平水韻中的下平六麻韻。像杜牧的「遠上寒山石徑斜」,像孟浩然的「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像李嶠的「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都應讀作xia。因斜字作為韻腳字出現在詩詞中的情況特別普遍,且名句迭出,所以牽一髮而動全身,隨便一改,或恐詩味不存。

同樣,在作者看來,漢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是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發展中國漢字文化,更應以中國古代漢字為基礎,雖然隨著社會發展,語言文化也在不斷更迭,但中國古代漢語能以「一字表千義」,更說明其魅力難擋,意義之重大。正可謂,「字里有乾坤,修改須謹慎」。

讀者們,關於「古詩改讀音」,你有哪些看法和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道 的精彩文章:

最地道的中國情人節,關於「元宵節」的相思詩詞,唯這首最經典!
為何每個省份,都有一個「簡稱」?你知道嗎?

TAG:文史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