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五代十國一位死士,為守城寧願殺子,卻無意中坑了宋朝三百年

五代十國一位死士,為守城寧願殺子,卻無意中坑了宋朝三百年

今天跟大家聊聊五代十國。五代十國是中國的大亂世,有史學家認為這是中國歷史最黑暗的時刻。在亂世里,人最大的需求就是自保。

所以這個時代產生了最牛的生存大師馮道,作為亂世宰相,他先後給十位皇帝打過工,這裡面的多數皇帝都死於非命,他卻安然無恙。他還寫了一本《榮枯鑒》,裡面專門講怎麼在亂世求生存。

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五代的死士,有生的機會,卻為了自己的信念而付出了生命。

第一位:王彥章

王彥章外號王鐵槍,是後梁的名將。他在年輕的時候就參加了後梁朱溫的軍隊,到了後梁的晚期,已經成為後梁最主要的戰將。曾經跟五代的戰神李存勖正面交鋒百餘次而不落下風。

只是,李存勖是皇帝,他有自主權。王彥章是大將,他不可避免陷入羅馬陷阱,大將打不贏,將輸掉戰爭,打得贏,則引起皇帝猜忌,最終也要輸掉戰爭。

王彥章就被朝中的權臣誣陷。在後梁快滅亡的最後時刻,後梁只給他五百人,把他們當斯巴達勇士。

這種奇蹟當然無法上演,交戰中,王彥章被以前的老朋友,對方的夏魯奇(也是一代槍王)聽出了他的聲音,一槍刺傷後擒獲。

李存勖極為欣賞他,數次想勸降他,但王彥章卻有神之自傲,極為看不起李存勖。當李存勖派義哥李嗣源(後來的後唐皇帝)去勸降時,王彥章輕蔑的稱他的小字:邈佶烈。

最終,李存勖意識到他無法勸降王彥章,只有將王彥章處死。

第二位: 劉仁贍

劉仁贍,字守惠,彭城人,此人精通兵法,善於治理政務,輕財重義,在軍中很有威望,除此之外,卻沒有見到其有臨陣殺敵,攻城掠地的記錄。

但此人仍可列位名將之列,名將之勇,於乎其心,而非其形。雖未見其攻掠之術,但接下來,劉仁贍將展示他最頑強的一面:守城。

時間已經來到五代的最後一個朝代後周,後周的皇帝柴榮整理禁軍,開始了其統一天下的方略。在打敗北漢,制服後蜀後,柴榮把目標對向了富庶的南唐。

此時的南唐正處在自己的舒服圈內,連淮河上的把淺兵都沒有了。而劉仁贍是南唐壽州的守將。

在南唐朝廷撤走淮河的把淺兵以後,劉仁贍在他的壽州城挖深城池,修固城牆,儲備糧草,操練士兵。

北漢被打殘,後蜀已經龜縮,接下來一定是淮南!

周軍果然大舉進攻,此時,壽州城內一片驚慌,劉仁贍卻不慌不忙,像往常一樣部署城防。

「大家不要慌,我們這些日子增修防備就是這一天的到來,大家跟我上城防守。」

嚴陣以待的壽州城擊退了後周將領李谷狂風暴雨般地進攻,成功將戰事拖入到相持階段,這是一個關鍵的防守,因為此時,南唐已經醒過神,增援的唐兵已經開拔到壽州附近。

猛攻不下,援兵將至,李谷做了一個決定:撤退到正陽浮橋。

這是一個正確而又錯誤的決定。

正確的是,在不利的情況下,先退一步,等待可以交戰的時機。可見李谷雖是文人出身,但估計讀過不少兵書,知道伺機而動的道理。

錯誤地是,他退了。

撤退是柴榮絕不能容忍的事情。

後周皇帝柴榮已經從開封出發,親自率領大軍前往正陽。剛出動就收到了李谷要退兵的報告,第一時間,柴榮派出了使者,前往淮南制止李谷,可顯然,李谷比較有主見,又懂將在外,不必等君命的道理,打完報告就從壽州城撤退了。

因為退得匆忙,李谷又是第一次統率大軍,對進軍難,退軍更難的道理沒有深刻的認識,退軍過程中發生了一些慌亂,物質損失了不少,還有數百跟著軍隊出征的民夫沒有退下來。

退到正陽後,李谷專程給柴榮寫信,要求領導先別急著到正陽來,先觀望一下對方的情勢,如果浮橋守得住,又能打得贏再來不遲。

這個叫不打無把握的仗。這個是沒錯的,但李谷依然錯了。

因為謹慎也不是柴榮的風格。

柴榮的字典里是沒有觀望二個字的,他的行為模式里也沒有強則戰之,弱則待之。

強之,戰之,弱之,亦戰之!

柴榮緊急下令,前軍迅速趕往正陽,與李谷匯合後,必須立刻渡淮,與唐軍援兵開戰!

數日後,柴榮來到了正陽。公元九五六年的正月底,柴榮親自來到了壽州城下。安下營寨之後,他跑到壽州城下看了一圈。

眼前是一座防備森嚴的城池,其城東據淮河、西有淠河,而城牆為了防洪特別進行了加固。

這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城池。但初到壽州城下的柴榮並不知道,壽州之固,不在其城,而在其人。

從這裡開始攻取淮南吧。

為了儘快拿下壽州城,柴榮調集了附近數十萬丁夫,搭建了各種攻城的器械,柴榮還親自上陣,指揮各路兵馬同時發起進攻,一時之間,戰鼓號角四面而起,據記載,連壽州的城牆都微微發顫。

在攻城過程中,柴榮運用各種手段,雲梯登牆,民夫運土填壕溝,扒人家牆腳等等,還有一路從水上發起了進攻。

有數十條大船裝載了投石機靠近城牆,向城上招呼巨石。這個船據推算應該還是南唐人的。

不久前,柴榮下令趙匡胤向淮河上的一支南唐水平發起了進攻,趙匡胤用詐逃計引出唐兵,奪取了一些戰船。

可惜,繳獲量不多,只有五十多艘。為了克服船少的困難,周軍的民夫又發揮聰明才智,用竹竿搭建了竹筏,竹筏上有保護士兵的板屋。這種特別的竹筏稱為竹龍,可謂是千年以前的運兵船。

用密集性的進攻儘快攻陷城池,這是柴榮常用的手段。

聲勢是浩大的,但效果讓人沮喪。

雖然日夜進攻,但壽州城依然頑強屹立在那裡。

望著堅固如山的壽州城,看著自己的士兵一個個倒下,柴榮陷入了困惑中,一個小小的壽州城怎麼這麼難攻。

略一思索,柴榮明白了,壽州城之所以頑強抵抗,大概在等援兵吧。

打掉援兵,徹底斷絕劉仁贍的幻想。

通過數次交戰,柴榮切斷了壽州的外援。這時,他認為向壽州城再次發動猛攻的時候到了。

大戰之前,柴榮親自到各寨視察,有一次,他去查看水寨,行至河邊,柴榮翻身下馬,一聲不響從岸邊抱起一塊石頭,然後重新上馬,朝水寨而去。

這是為水寨的投石機運輸彈藥。

隨從醒悟過來,也紛紛抱著一塊石頭跟了上去。

這是奇怪的一幕,領導視察工作,人手一塊大石頭。這說明,柴榮已經不願再等了。他已經在壽州城下浪費了三個月。

必須儘快拿下壽州,在他的人生規劃里還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柴榮重新集結了軍中的精英,調回了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人:趙匡胤。

猛攻終於開始了,趙匡胤同學的任務是從水壕進發。壽州的水壕可不是滁州防城河那樣像條小水溝,騎兵過去是不行的,於是,趙匡胤登上了一條皮船,向對岸靠近。

那匹裝飾鮮艷的戰馬留在了岸上,但憑著特別亮麗的鎧甲,趙匡胤依舊如願以償的成為了戰場上的焦點,並為此受到了對方的隆重歡迎。

城上的守兵發現用弓箭已經無法阻止趙匡胤炫耀,於是,他們抬出一個大傢伙,調整方位,向趙匡胤行注目禮。

這個大傢伙是弩機,發射的箭矢有屋椽那麼大,要是被這個東西擊中,相當於中了見上帝的單程票。趙匡胤就差點中獎,一根弩箭朝他直飛而來,幸虧旁邊一位親將奮不顧身,撲到了他的身上,替他擋了這一箭。

趙匡胤躲過一劫,這也說明,壽州城內的士氣並沒有受到援兵失敗的影響。要是再強攻,付出的代價會很慘重。

柴榮停止了強攻。

守壽州城內不過是南唐一個普通的軍將,又跟我沒有血海深仇,壽州城也不是太原那樣的軍事大鎮,為什麼屢攻不下?

柴榮陷入了深思,他一向心高氣傲,在他的眼裡,並沒有多少可以讓他重視的對手,可這一次,他卻對壽州城內的守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最後,他準備換一種方式:勸降。

眼下,就有一個現成的說客。

從南唐都城金陵(南京)來了一行人,這是南唐朝廷派出的使者,為首的一人叫孫晟,此人以前是中原的官吏,曾經佐助過朱守殷。朱守殷造反失敗自殺後,孫晟逃到了江南。

這不是南唐第一次派出使者前來議和,碰到這樣的,柴榮都會客氣地請人家去檢閱自己的軍隊。言下之意,我軍威武,議和免談。

這一次,柴榮考慮到孫晟畢竟是中原過去的,應該懂得統一的大道理,於是,把他叫來,給他講了講形勢,然後提出讓他到壽州城下勸一下劉仁贍。

想了一下,孫晟痛快地答應了。

來到城下後,孫晟向城上招呼,喚出了劉仁贍。

劉仁贍穿著軍服出現在城頭,向城下一看,望見了孫晟,他整整衣服,恭敬的行了一個拜禮。

自己的聖上只怕是見不到了,現在見帝使就如見聖上本人吧。

剛起身,就看到孫晟在城下站穩腳步,氣沉丹田,向他喊道:

「你受國恩重,絕不可以開門納寇!」

柴榮憤怒了,他把孫晟叫來,雙眼冒火,歷聲質問對方為什麼不遵守約定。

說好去勸降,去了卻給對方打氣,你戲弄我就不怕我殺了你嗎?

「我是唐朝宰相,那有教節度使叛變的道理?!」孫晟答道。

孫晟沒有打算活著回去,在來之前,他告訴同行的另一位使者。

「你家還有一百來口人,你要為自己打算一下,而我就不同了,我已經想好了,善則矣,不善則以死謝國。」

柴榮望著孫晟的眼睛,那是一雙不怕死的眼睛。他冷靜了下來。

孫晟說的是對的,自己要臣效忠,又豈能讓人家叛逆?

柴榮真正明白了是什麼讓劉仁贍如此頑強,是什麼讓孫晟視死如歸,這兩人身上都有同一種東西:忠義。

與此同時,柴榮重新校正了對南唐的看法。

柴榮是帶著平定天下的宏願來到淮南的。

我發動了這場戰爭,有人流血有人會死亡,但我無法後悔,因為這是正義的戰爭,是順應歷史潮流,結束分裂的戰爭。

這是他最初的想法。

可這樣的戰爭為什麼會受到劉仁贍的誓死反抗?

也許我一開始就錯估了南唐。

柴榮終於認識到南唐並不是一般的割據王朝。

要了解南唐,事情得從黃巢說起,當年黃巢攪得天下大亂,被寄予重望的唐將高駢卻在揚州修神仙,最終引禍上身,被手下幽禁。時為高駢部將的廬州刺史楊行密引兵進揚州,擊敗群雄,是為南吳的事實建立者。

楊行密之後,吳國大臣徐溫掌控政局,後徐溫的養子李昪代吳建立南唐,現在的南唐君主是李昪的兒子李璟。這是南唐的第二任君主,第三任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南唐後主李煜。

無論是楊行密還是徐溫或是李昪。他們都有一個基本的特點:保境安民。

在守住一方疆土上,南唐做出了它的貢獻,它亦保存了中原的文化,讓一方百姓有了生存的空間。這樣的朝廷自然有人願意為它付出生命守護。

要讓這些人明白天下歸一的大勢,就得展現傲視群雄的實力,要想成為天下的真龍天子,就得擊敗所有的對手。

沒有生而為之的真龍天子,只有戰而為之的真龍天子。

如果對方還在抵抗,那說明自己不夠努力。

柴榮第一次認識到要攻取淮南,僅憑自己這支勇猛的騎兵是不行的。

想明白後,柴榮做了一個決定:離開前線,返回開封。

柴榮的離開給淮南的周軍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他是這支周軍的頭狼,沒有頭狼的狼群是沒有威力的。

得到消息後,南唐十分興奮,馬上組織了反撲,這一次,他們吸取了以前的教訓(血淋淋的),開始揚長避短,發揮水軍的優勢,避免陸地決戰。

周軍終於暴露了軍事上的短板,人家在船上,箭又射不著,行動上也不如人家靈活,對方靠岸打二槍,自己剛呼噗呼噗追過來,人家早就開船逃跑了。

劉仁贍也沒閑著,趁空出來搞個偷襲,倒一下周軍的灶,燒一燒周軍的雲梯等。一時之間,搞得風雲水生。

周軍被迫採取收縮戰術,退出揚州、滁州。將全部兵力退到壽州城下。

南唐的援兵順勢靠近壽州,在壽州外的紫金山紮下了營寨,還修建了甬道連接壽州城。

此外,南唐皇帝李璟開闢了第二戰線:策反,給周軍高級將領李重進寫信。

總而言之,反攻形勢一片大好。

苦戰了一年,南唐終於等來了逆轉的機會。

南唐軍將要求集結力量,佔據險要,將周兵吸引過來進行決戰,劉仁贍守了一年的城,挨了一年的打,實在憋壞了,也要求換人來守壽州,自己領軍隊一戰。

南唐的答覆是:不行。

這個決定是南唐宰相宋齊丘提出來的,這位仁兄是南唐老臣了,頗有一些能力,這些能力僅限於政斗,對於軍事,宋兄就是門外漢了。宋齊丘反對的原因讓人啼笑皆非。

「要是主動出擊,則跟周朝的怨恨就更深了,不如用德行來感化對方,只要我們德行夠高,對方兵馬自解。」

這是什麼鬼主意,人家打上門來了,還喊要剋制,不要激怒友邦。實在是腐朽之言。

於是,南唐兵衝到壽州附近,奇怪的停了下來。不去解圍,也不去挑戰,就坐等周軍良心發現,自動退兵。

機會來時,是不容易發現的,等失去了,才會猛然發覺機會來過。

王者即將歸來。

公元九五七年的三月,柴榮回開卦的九個月後,淮河。

薄霧在淮河上泛開來,這是一個普通的早晨,南唐的水軍在水面巡遊,偶爾也找點機會騷擾一下對方。

這是一個安全係數很高的活動,僅就目前而言。

水上無敵的日子就要結束。

眼尖的唐軍發現了不對勁,在上游突然出了一個個黑點,漸漸地,黑點越來越大,越來越多,沒多久,一根根船帆露了出來,竟有數百之眾。隨之出現的是一面面軍旗。

這裡哪來的水軍,唐兵擦了擦眼睛,大驚失色。

軍旗上誘著周字。

這是周朝的水軍!

柴榮又回來了,這一次,王者不是領著騎軍,而是開著戰船。

在去年回到開卦後,柴榮就開始在汴水建造戰艦,又找來了一批南唐的降兵教習水戰。大半年後,一隻訓練有素,即將稱霸江淮的水軍終於出現淮河水面上。

柴榮重返淮南,來之前,他殺了一個人,此人是南唐使者孫晟。柴榮將他帶到開封,對其十分優待,經常請他喝酒,然後問他南唐朝廷的情況,估計想灌罪對方套點情報。每當此時,孫晟就表現得像一個媒人只說優點不說缺點,史書又記載,孫晟兄有些結巴,總而言之,說來說去,孫晟吞吞吐吐就是一個意思:南唐主對柴榮十分敬畏,絕對不有什麼想法。

媒人的話只能信三分,孫晟的話是半分都不能信的。

不久,南唐皇帝李璟先生離間周朝君將,拉攏李重進的密信送到了柴榮的手裡。

柴榮出奇憤怒,每一次他都是真誠對付孫晟,可換來的是一次又一次欺騙,他叫來孫晟,歷聲質問。

當然,質問要有用,在壽州城下,孫晟早就服軟了。

不久後,柴榮再也無法忍耐,他派人送了一杯毒酒給孫晟。

看到使者端出了毒酒,孫晟提了一個要求:

「請將我的朝服和朝笏還給我吧。」

重新穿上南唐的朝袍,手捧南唐的朝笏,孫晟南向而拜。

「今天,謹以死報國。」

言畢,接過毒酒,一飲而盡。

世界上,不怕死的人是無法征服的。數天後,柴榮後悔了,因為他突然明白孫晟對他的狡詐正意味著他對南唐的忠誠。

柴榮並不是一個聖人,他跟所有人一樣,有情緒,會衝動,同樣會做後悔的事情。

現在,忠誠的孫晟死了,他也許還有機會爭取下忠誠的劉仁贍。

來到壽州城下,柴榮很快聽說了一個消息,在這之前,劉仁贍的一個兒子逃出城,準備投降周軍,但半路上被截獲抓了回來。

劉仁贍這個兒子腰斬示眾!

柴榮困惑了,孫晟好壞是一個人到開封的,大不了項上一人頭,而城內的這個人為了守城竟然斬掉了自己的兒子!

這個人的內心到底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柴榮搬了一張胡床跑到城下。

坐下後,柴榮死死盯住這座讓他頭疼不已的城池,城前有壕溝,城高數丈,城上有旗,有兵。

普通,依舊是普通。看不出跟別的城池有什麼不同的地方。那劉仁贍現在何處?

在聚精會神打量這座頑城時,危險已經靠近柴榮。

為了近距離觀察壽州城,柴榮坐得很近,這是一個危險動作,不推薦我廣大指戰員在實戰中使用,現在有阻擊步槍,以前有弓箭。

柴榮盯著壽州城看時,他不知道有一個人也死死地盯著他看。這個人正是劉仁贍。

劉仁贍一眼就認出了對面坐著的人正是敵軍的統帥、周朝的皇帝(服裝不同)。

目測了一下,劉仁贍驚喜地發現,對方在箭的射程之內。而他恰好有一項絕活:善射!據記載,劉仁贍手臂很長,平進對箭術也有練過。估計也達到了百步穿楊這種地步。

拿弓來!

眼睛眯成一條線,弓成滿月,隨著一聲尖銳的呼嘯聲,離弦之箭直向柴榮而去,錚的一聲,箭沒矢。

箭落於柴榮腳前數尺。但這突然而至的冷箭依然引起了一陣混亂。

柴榮沒動,他看了看數尺前仍在顫抖的箭羽,然後站起身來,撥開圍上來的侍衛,朝城上望去。

在彼此眼裡,是兩個模糊的身影,但兩位同時找到了對方,這是兩位對手的對眸,亦是英雄的對眸。

聞名不如親見啊,劉將軍。只可惜箭術好像差了一點。

柴榮突然往前走了兩步,站在剛才箭墮落之地,向後招呼:

「把朕的胡床搬過來!」

搬過來好去受箭?驚詫的隨從面面相覷,紛紛勸告皇帝陛下注意安全,腦門可硬不過箭頭,可他們聽到了柴榮的哂笑:

「如果一箭就能解決一位天子,這世界還會有天子嗎?」

胡床前移,柴榮坐下,挺直身體,直望城上。

來,劉將軍,還請再施一箭!

這是赤裸裸的藐視,劉仁贍的臉漲得通紅。

「再取箭來!」劉仁贍怒吼道。

屏息,弦滿,利箭破空而去。

劉仁贍死死的望著去箭,這大概是他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一箭。瞬間後,劉仁贍崩潰了,他將弓扔在了地上,仰天長嘆:

「難道上天果然不佑我唐朝?!」

第二箭同樣射失,射不中倒還罷了。打擊人的是箭的落點。上一箭短了數尺,這一箭,遠了數尺。正落在柴榮上回坐的位置。

「天意如此,我死定了。」劉仁贍悲觀地給自己下了一個判斷。

柴榮站起身來,他用自己的勇氣戰勝了劉仁贍,他非常滿意這個效果,攻城者,攻心為上,現在劉仁贍的信心已經被擊倒,是時候知進退了。

柴榮向城內派出了勸降者,他知道有能力的人都是心高氣傲的,為了幫助劉仁贍說服自己,他給對方找一個理由:

「我知道你是忠義的人,可兩軍交戰,禍及士民,士民何罪?」

使者帶回了劉仁贍的拒絕。

這又是何必呢?柴榮不想再犯殺孫晟的錯誤,親自跑到城下給劉仁贍講道理,擺事實,給出路,而這一次,劉仁贍放棄了射冷箭的想法,連照面都不跟柴榮打一個。

柴榮給劉仁贍射去了詔書,告訴對方是福是禍看著辦。

五天過去,城內沒有回應。柴榮下令在城下列陣。

數萬的周軍列隊城下,數百戰船布滿了河面,柴榮遲遲沒有下達進攻的命令。

這是可你最後的機會,亦是可我最後的機會,我不想再殺一位孫晟。

城內依舊沒有回應。

柴榮終於放棄了,其人雖勇,奈何不為我用。

柴榮要下令進攻的命令,可此時,他突然收到一個消息:劉仁贍要降了。

這應該不是騙他玩,因為降書就擺在柴榮的面前,上面有劉仁贍的簽名。

劉仁贍終於認輸了?這位跟自己苦鬥一年多的人終於肯認輸了!

柴榮一陣狂喜,可沒多久,他的心頭浮起一股莫名的感覺。

原來這天底下並沒有絕對的硬骨頭。連劉仁贍這樣的人最終都要寫降書。那在我的軍隊里,能有絕對忠誠的軍將嗎?有沒有人也會最終背叛我?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柴榮決定親自見一下劉仁贍。

二天後,劉仁贍出來了。那一天,天空陰暗,烏雲翻卷,冒著雨,柴榮跑到城北去看出城的劉仁贍。

看了一眼後,柴榮頓時釋然了。

劉仁贍是被抬出來的,此時,躺在擔架上奄奄一息。這樣的人是無法寫降書的,他不過是被投降罷了。

一年多的圍困,長期的焦慮蠶食著劉仁贍的健康,但真正擊倒著劉仁贍的大概是像豬一樣的隊友。在一年多里,唐軍沒有向壽州城送去一個兵,運進一粒糧。

在聽聞紫金山的大軍被擊退後,劉仁贍終於病倒在床上,不省人事。從此失去了掌控壽州的能力。

病倒之後,壽州的軍將用他的名字寫了降書。

俯下身子,柴榮仔細端看著這位對手,這位大漢身形消瘦,眼窩深陷,面色蒼白。

劉仁贍也在看著柴榮,他已經無力主宰自己的命運,為了守住這座城池,他殺了自己的兒子,也行將捨棄自己的生機。掙扎著,他抬起自己的手,指了指自己的嘴。

我不能言矣,我亦無言矣。

數天後,劉仁贍去世。在他死後,柴榮追封他為彭城郡王,而南唐追贈他為太師。劉仁贍用他的頑強與忠義,獲得了交戰雙方共同的尊敬。

從節義方面,劉仁贍當然是一個榜樣,但他對歷史卻起了一個重大的影響。

當年柴榮許下十年平天下,十年治天下的宏願,但上天卻沒有給充分的時間。因為劉仁贍的存在,使他把大量的時間跟精力消耗在淮南,從而無法北上收復幽雲十六州。

而幽雲的失雲,直接影響了宋朝的發展,使得宋朝成為雖富而不強的朝代。

那劉仁贍的骨氣有沒有必要呢?我認為還是必要的。因為這是人的精氣神。一地之失,影響百年,而一個民族若是沒有精氣神,是無法屹立於世界強林之中了。

公號ID : lishigushi

購書WeChat : lsgs2016

民間歷史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故事 的精彩文章:

大王意氣盡,寧死不願過烏江,到底因為什麼?他敗在哪裡?
百家姓是不是中國姓氏大全?

TAG:歷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