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牙疼連著腮幫子!按倆穴瀉下來

牙疼連著腮幫子!按倆穴瀉下來

(本文為原創文字,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腧穴證治學》、《針灸學》

列位看官,今天我們來和您聊一個話題,這就是如何應對牙痛。

關於牙痛,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疼起來,一側的腮幫子也跟著疼。從耳後到下頜,都疼,痛處連成一片。這樣的狀態,給咱們的生活帶來很大影響,甚至夜不能寐,坐卧不安。

怎麼辦?下次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您瞄準兩個穴位刺激。這就是手三里穴和太溪穴。

手三里穴,乃是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位於前臂背面橈側,肘橫紋下2寸,於陽溪穴和曲池穴連線上。它的主要作用在於清熱瀉火、理氣通腑、通經活絡。太溪穴,為足少陰腎經穴位,在足內側,內踝後方,當內踝尖和跟腱之間的凹陷處。它的主要作用,在於滋陰補腎,通絡止痛。

為什麼用這兩個穴位能奏效呢?這裡給您簡單解釋一下。

先說手三里穴。手三里穴所在的手陽明大腸經,其循行的部位經過面頰和齒,別者入耳。同時,陽明經多氣多血,為陽氣旺盛之經。因此,牙痛的諸多因素中,陽明經陽熱之氣上沖,使得齒、腮、耳連成一片疼痛,就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這個時候,就要泄陽明上沖之火,通絡止痛。手三里穴,就可以實現這樣的效果。對此,歷代醫家都有總結。比如《針方六集》就說了,此穴可以治療「齒頰痛」。《類經圖翼》就說了,此穴可以治療「齒痛頰腫」。

接下來看太溪穴。關於這個太溪穴,本訂閱號之前說過多次了,它的意思是腎水匯聚於此形成大溪。此穴可以滋補腎陰。腎,主骨。齒,為骨之餘。所以當腎陰不足的時候,虛火上泛於齒,形成齒痛。故而,牙疼這件事,和腎陰不足是有關係的。我們刺激太溪穴,滋補腎陰,可以有效改善牙疼癥狀。

所以說,下次再出現牙痛,連帶耳後、腮幫子一起疼,我們大可以通過手三里和太溪來調治,起到清熱、瀉火、滋陰、通絡、止痛的效果。這種對穴的應用經驗,是很多臨床醫家的共識。

那麼,這個兩個穴位,我們怎麼刺激呢?手指按壓就可以。雙側穴位都要按壓,以感覺酸脹為度。每個穴位刺激至少15分鐘。

好了,文說到這裡告一段落。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幫你學中醫 的精彩文章:

一坐車就頭暈?教你這招專治暈車,學會後再也不害怕坐車!
肚臍到底能不能摳?困擾你多年的問題有答案了

TAG:幫你學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