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初學參禪,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禪修中的「八觸」現象

初學參禪,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禪修中的「八觸」現象

初學參禪,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禪修中的「八觸」現象 | 文 三隻眼文齋

初學參禪將獲得初禪定的人,其身上所發生的八種感觸,佛法把這八種感觸叫做「八觸」。實際上,具體進入禪修時,不止八觸會發生,甚至還會有無量諸觸的發生。我們欲界有粗重的四大,四大就是地水火風;色界有精微的四大,就像中陰身一樣精微。而諸佛是光明的身體,就象藏地所說的虹光身。參禪修習過程中,欲界的四大開始跟色界的四大相應,進而在獲得初禪定前產生八觸諸感。在禪定訓練時,無論是數息、念佛、白骨觀、參話頭……在經過一定程度後,都會有身體和心理的變化,出現「八觸」現象。所謂「八觸」,就是動、癢、輕、重、涼、暖、澀、滑。

1、動觸:身體不由自主地動或局部肌肉跳動,有時會動得搖擺,甚至會跳起來。這是因為參禪打坐入靜時,氣機發動,衝刺很多疲軟的、損傷的、扁掉了的氣脈,使人產生搖擺、蹦跳等。但不必驚慌,禪修者經過一段時間的置心一處的訓練後,心念漸能專一,氣也會加強。加強的氣會帶動身體、調整身體,使之進入健康的狀態。進入禪定後,色身便不會再動了。

2、癢觸:全身或局部發癢。禪修看似靜止,實際上是一種氣血的內在「運動」。運動後,身體「發熱」,觸動了皮膚的神經末梢,產生癢麻感。發癢時,要忍下來,不要管它,盡量不要用手抓,採用慢速呼吸。

3、輕觸:身體如雲,有飄浮感。在練功中,有時會感到自己像飄在水中、空中、光中等。這時,心情要保持平靜,始終不要緊張,也不要興奮,一無所念,順其自然。不用睜開眼眼去看,放慢呼吸即可。禪修不否定這些覺受,但也不會去鼓勵。

4、重觸:身體重如沉石,不能移動,或是感覺身體不斷膨脹,像泰山壓頂一樣。出現這種情況,仍應心平氣和,不要有意加重或減輕,不要加某種意念,如「我定住了」等。同樣採用慢速呼吸就行了。

5、涼觸:身體有涼冷的感覺。這是「熱退汗收」毛孔緊縮引起的,出現這種情況不是禪修出了問題,仍應心平氣和,意識內收,很快就會回暖。

6、暖觸:身有溫暖的感覺,溫暖升高。打坐生起來的那種暖是溫暖的,佛法叫暖樂,一種溫和、綿軟、很舒服的感覺。但參禪打坐的人,不能去貪戀這種暖樂,應該一心不亂,不隨不管。

7、澀觸:手或全身有如樹皮的粗糙感覺或者僵硬感。出現這種情況,不要管它,採用慢速呼吸就會由澀到滑,由不能動到慢慢能活動,轉為正常情況。

8、滑觸:身體有潔滑的感覺,像牛奶上結的一層細嫩凝膜。事實上,打坐也是最好的美容。出現這種情況亦不要管它,繼續調息。

初學參禪時的「八觸」現象只是身體發生的某種正常的變化,八觸只是一段過程,不要執著於相、執著於觸。一般來講,從未到地定進入初禪的時候,「八觸」都會發生,以後就減弱不明顯、甚至不發了。由禪修生起來的「八觸」覺受現象,沒有好,也沒有壞。它可能對我們在修行過程中有所鼓勵,有所幫助。但是,千萬不要當真,它只是一個參禪的覺受而已。覺受是一個生滅法,無常法,它不可能永遠保持著不滅的。這時,一定要解除思想負擔,保持身心輕鬆,意志堅強,就可以渡過「八觸」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隻眼文齋 的精彩文章:

新年了,老爸開恩批准養狗,兒子爆哭一場
參禪實修:以「一念代萬念」的六種入靜妙法,讓你達到物我兩忘

TAG:三隻眼文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