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文人名士愛雅石

文人名士愛雅石

我國自古有玩石的傳統,


一片頑石,成為几案上的清供;

冷硬清瘦之中,


裹著的是石不容被浸染、


不願被塑造的態度。



《祥龍石圖》局部 

宋徽宗

米芾不但是北宋時期傑出的書法家之一,

還是我國賞石理論的奠基人。


米芾的賞石理論,


概括為「瘦、皺、透、漏」四字。

「瘦」




祥雲(靈璧石 清 翟大坤愛遺石)

「寧玩圓蛋蛋,不要薄片片。」有人就奇怪了,瘦不就是很薄的意思嗎?不是說「瘦」好嗎?

事實上,「瘦」是指奇石形瘦健美,體態窈窕。

這裡的「瘦」不等於單薄,而「薄」也不是「瘦」的標準。一塊奇石要達到「瘦」, 要「形瘦神滿,豐而不腫,骨氣傲然」。

「漏」




紫岫洞天(紋石 清 翁同龢愛遺石)

縫隙線細、孔洞如針,不符合「漏」的標準。孔隙上通下達,要與橫面的透洞相連。孔隙雖漏貫乾坤,但在石體周圍任何一個部位都看不見孔洞,也不能稱其為「漏」,最好是孔穴曲彎,空髓網布,縱橫交錯,孔隙相通。



涌雲峰(紋石 清 吳大澄愛遺石)

一塊奇石「瘦皺」常兼有,具備「皺」的要素,自然也符合「瘦」的標準。而「透漏」應相連,有了透洞,自然也就是「漏」的一種,洞少可漏月,洞多能鎖雲。

「皺」



秀峰(嶗山綠石 清 劉墉愛遺石)

「皺」 用到

賞石上應指石體層疊交錯、溝溝壑壑而形成得皺褶。

皺褶起伏變化無論大小,其弧線、弧度應自然,不可間斷,與石體落座的角度要順勢,不可雜亂無章。

「透」




擷翠(靈璧石 清 顧沄愛遺石)

「透」指奇石橫面前後、左右洞透而穿。

「透」的標準很多,比如與石體的比例要求恰到好處,協調合理。一塊奇石洞孔雖有,但僅可容針,不可稱其為「透」。

如果一塊奇石僅有一個孔洞,偏於邊角,不能稱為「透」。作為景觀石,最好洞在中上方,或通體遍布,而山形石,最好洞在下方。

石體透洞最好在3個以上,多孔多姿,玲瓏剔透,給人以視覺衝擊力和美感。有些石友把僅有一個孔洞的奇石命名為「鎖雲」是不恰當的。 

古人玩石,


還極其在乎意境上的契合之度。


除了山形石外,


多是抽象的意境石,


除了意境之外,


其名字也多用


「雲、峰、翠、秀」等字。



橫雲(太湖石 吳昌碩愛遺石)



翠峰(太湖石 清 陸恢愛遺石)


擎翠(嶗山綠石 清 高鳳翰愛遺石)



秀骨(太湖石 汪士慎愛遺石)



幽蘭(靈璧石 張大千愛遺石)



鐘乳石山子(張大千愛遺石)



雲骨(靈璧石 豐子愷愛遺石)



鎖雲(靈璧石 明 米萬鍾愛遺石)



層雲(青州石 清 馮桂芬愛遺石)



涌雲(太湖石 徐渭仁愛遺石)



雲岫(英石 清 高鳳翰愛遺石)



劍閣(青州石 清 錢松愛遺石)



裊雲(英石 清 吳征愛遺石)



獨洞(靈璧石 清 虛谷愛遺石)



溪山煙雨(紋石 清 周蓮愛遺石)



涌雲山子(青金石 清代)



綠松石山子擺件(清)



石扉洞天(靈璧石 清 張熊愛遺石)



靜谷(靈璧石 清 張熊愛遺石)



探雲(靈璧石 清 阮元愛遺石)



蒼瑛(太湖石 清 顧麟士愛遺石)



斷崖殘雪(靈璧石 清 顧文彬愛遺石)



洞天(太湖石 清 周峻愛遺石)



禪境(太湖石 清 李嘉福愛遺石)



皓月(靈璧石 清 吳湖帆愛遺石)



英石擺件(清)



最後,推薦您讀本書:


(本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們




拾遺

古今,格物鑒器!


閑情雅趣|人文空間|古典傢具|器物之美


點擊「

閱讀原文

」,歡迎進店逛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器格物 的精彩文章:

王大濛談生活
心無掛礙,無事可貴。

TAG:拾器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