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英國的國名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是怎麼來的?

英國的國名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是怎麼來的?

通常人們稱呼一個國家的時候,都是稱呼這個國家的簡稱,比如直接稱呼中國、越南、日本、伊朗、俄羅斯、義大利、英國、美國等,但其實所有國家的國名都有全稱,在一切正式場合或外交事務,每個國家都是用國名全稱,而絕不會用簡稱。

對於歐洲國家英國,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英國的國名全稱,叫做「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這是當今世界國名全稱最長的國家。也許有人會有疑問,「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裡面根本沒有「英」字,為什麼會簡稱「英國」?這個國名全稱到底是怎麼來的?

英國首都倫敦

要解答這個問題,就要追溯英國歷史。英國主要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四個政治實體組成,其中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位於大不列顛島,北愛爾蘭位於愛爾蘭島,英國歷史就是由這四個政治實體的歷史交織而成。

公元10世紀之前,在大不列顛島的土地上出現了很多的封建小王國,這些封建小王國隨著歷史發展不斷互相戰爭、不斷互相融合、不斷抵抗外來侵略,在公元10世紀之後逐漸形成英格蘭王國和蘇格蘭王國。後來,英格蘭國王亨利三世把威爾士作為封地分給一個親王,形成了威爾士公國。公元16世紀之後,在愛爾蘭島的土地上也出現了愛爾蘭王國。

1541年,英格蘭王國與愛爾蘭王國首次組成「共主邦聯」。所謂共主邦聯,簡單來說就是兩個國家的國家元首是同一個人,但這兩個國家的一切內政外交都互不相干、各自獨立。由於英格蘭王國強大,英格蘭王國和愛爾蘭王國的國家元首由英格蘭國王擔任。到了1603年,英格蘭王國又與蘇格蘭王國組成共主邦聯,國家元首同樣由英格蘭國王擔任。

英國四個政治實體

由於威爾士公國是由英格蘭國王分封給威爾士親王的,威爾士親王只是象徵性的威爾士公國的國家元首,沒有實權,所以到了1603年,英格蘭國王實際上已經統治了英格蘭王國、蘇格蘭王國、威爾士公國、愛爾蘭王國,當時的英格蘭國王仍然有實權。

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英國在1688年爆發了光榮革命,次年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宣布廢除君主專制制度,實行君主立憲制度,英格蘭國王從此沒有實權,但仍然是英格蘭王國、蘇格蘭王國、威爾士公國、愛爾蘭王國的國家元首。

1707年,英格蘭王國與蘇格蘭王國簽訂《1707年聯合法案》,兩國正式合併,定國名「大不列顛王國」。到了1800年,大不列顛王國又與愛爾蘭王國簽訂《1800年聯合法案》,兩國正式合併,定國名「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

英國皇家衛隊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是英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候,世界歷史上國力最強大、疆域最遼闊的殖民帝國「大英帝國」在此期間形成。一戰結束後,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作為世界第一強國的地位,逐漸被後來居上的美利堅合眾國(即美國的國名全稱)取代。

1921年,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受到了1916年愛爾蘭境內爆發的「復活節起義」的影響,被迫通過了《英愛條約》,愛爾蘭南部26郡脫離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獨立,形成了「愛爾蘭共和國」,北部6郡仍屬於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從此,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的國名改成「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直到今天。

英國白金漢宮

因為英格蘭一直在英國歷史佔主導地位,而且英國首都倫敦位於英格蘭,所以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即使沒有「英」字,但仍然習慣簡稱「英國」。

以上就是英國國名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由來。

現任英國君主伊麗莎白二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的皇宮 的精彩文章:

拿破崙的侄子,40歲當選總統,44歲自封皇帝,還派兵入侵中國
同是中國的藩屬國,為何越南君主可以稱帝,朝鮮君主只能稱王?

TAG:歷史的皇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