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母親因兒子出生時難產就討厭兒子,兒子說:不到黃泉不相見

母親因兒子出生時難產就討厭兒子,兒子說:不到黃泉不相見

母親因生兒子時難產就討厭兒子,這是不是匪夷所思?可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就發生過這樣的事,而這個故事的主角就是戰國時期鄭武公的夫人武姜。

武姜是申國國君的女兒,公元前761年,她嫁給鄭武公當正夫人。武姜給鄭武公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寤生,次子共叔段。武姜討厭大兒子寤生,喜歡小兒子共叔段。這是因為什麼?

這是因為武姜生大兒子寤生時難產,生兒子共叔段是順產。武姜生大兒子寤生時,生了幾天都沒生出來,差點送了命,最後寤生是倒著出來的,讓武姜受罪不少。寤生的意思就是難產逆生,從這個名字來看,武姜是多麼地厭惡大兒子。

其實這真不怨寤生啊,他也不願意因難產出生,可是身為國君夫人的武姜不明白這些。

寤生是嫡長子,當然就是太子,可是鄭武公病重時,武姜卻請求將改立共叔段為太子,鄭武公當然不同意。就算他同意,大臣們也不會同意。

公元前744年,鄭武公病逝,太子寤生即位,是為鄭莊公。武姜很不開心,比康熙皇帝的德妃(雍正皇帝的生母)還不開心。看著自己不愛的大兒子當國主,而自己當的小兒子卻只能當臣子,武姜真是心痛不已。

於是武姜就向鄭莊公要求把制邑封給共叔段。鄭莊公說:「制邑是個重要的地方,從前虢叔就病故在那裡,如果封其它城邑,我都同意的。」武姜就請求封給共叔段京邑,鄭莊公答應了,共叔段被填封到京邑,鄭國的人都稱他為京城太叔。

大臣祭仲對此提出異議,說:「如果分封的都城城牆超過三百方丈長,那就會成為禍害。先王的制度規定,國內最大的城邑不能超過國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過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過它的九分之一。京邑的城牆不合法度,非法制所許,恐怕對您有所不利。」

鄭莊公無奈地說:「姜氏非要這樣,我敢沒辦法呢?」(看,他稱他母親為姜氏,可見母子之間的矛盾有多深。)

祭仲不滿地說道:「姜氏哪有滿足的時候!不如及早處置,別讓禍根滋長蔓延。蔓延開來的野草還不好剷除乾淨,何況是您的愛弟呢?」

鄭莊公卻蠻不在乎地說:「多行不義必自倒斃!等著瞧吧。

果然不出鄭莊公所料,共叔段到了京邑,就想謀反,武姜也是共叔段的同謀。公元前722年,共叔段和母親武姜裡應外合,想奪鄭莊公的國公之位。

可是聰明的鄭莊公早就知共叔段謀反的消息,一舉把共叔段打敗,共叔段逃到共地。鄭莊公對母親武姜很惱火,他把武姜安置在城潁,還說了狠話,不到黃泉,絕不和你相見。

一年多後,鄭莊公害怕別人說他不孝,但君無戲言,他又不能違背誓言,於是在潁谷潁考叔的建議下,挖隧道,與母親武姜相見,母子重歸於好。

武姜因難產就厭惡兒子,實在是匪夷所思,可是歷史上匪夷所思的事情太多了,這個故事給後世留了兩個俗語,一個是「多行不義必自斃」,一個是「黃昏見母」。

註:本文參考資料《左傳》《鄭伯克段於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夢裡蓬山路談文論史 的精彩文章:

張愛玲特別喜歡金錢,是因為她嘗過缺錢的苦處

TAG:夢裡蓬山路談文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