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家: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普遍具有三點特徵

心理學家: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普遍具有三點特徵

發展心理學觀點認為,0至3歲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關鍵期。在這個階段,孩子的安全感主要來自於父母,並且會形成不同種類的依戀類型,例如,安全型、焦慮型等。

那麼,如何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具有安全感呢?心理學研究發現,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普遍具有三點特徵。

一、缺乏獨立性,過分依賴父母

安全感的缺失是一種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能從孩子的行為上反映出來。例如,當孩子處於一個不太熟悉的新環境中時,他們會產生不安,希望自己的父母在背後默默陪伴著自己。

對於那些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而言,一旦父母暫時與他們分開,他們便會產生強烈的不安、恐懼感,纏著父母不讓其離開,甚至通過大哭大鬧的方式逼迫父母陪伴自己。

並且,當父母不在場時,這些孩子往往不願意主動認識新夥伴,難以參與到集體活動中去,他們會很擔心父母是不是不要自己了,在他們看來,圍的環境都是陌生且危險的。

而對於那些具有一定安全感的孩子而言,他們往往能及時從與父母分離的焦慮中走出來,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新事物上,融入集體活動中。因為他們知道,父母只是暫時離開自己,之後會回來接他們,因此不必感到太過傷心,

二、喜歡玩毛絨玩具

瑞典心理學家曾進行過假猴子實驗,研究人員將一群幼年猴子放入一個飼養箱中,然後一邊為他們布置一隻用來餵奶的「鐵絲母猴」,另一邊放置了一隻渾身毛茸茸、溫暖的「絨布母猴」。

通過一個月的觀察發現,小猴子除了吃奶,大多數時間都與溫暖的「絨布母猴」待在一起。這說明,人與動物都有著對於溫暖和愛的基本心理需求。同樣的道理,那些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往往也比較缺愛,他們會更想得到溫暖。

因此,這類孩子比較喜歡毛絨玩具、以及各種布偶娃娃,通過玩毛絨玩具滿足他們內心對溫暖與安全的渴望。其實這也是一種心理補償機制,毛絨玩具帶來的柔軟感受,補償了他們內心對於安全感的缺失。

三、喜歡發小脾氣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

有的孩子喜歡通過哭泣、喊叫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並且比起其他小孩,他們的情緒更不穩定,其實,這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當孩子的內心缺失足夠的安全感時,就會希望家人多關注自己、在乎自己,於是便通過發脾氣的方式,得到周圍人的關注。

他們不太能夠通過合理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難以述說出心裡的感受,才選擇了哭鬧這類方式。因此,作為家長,當發現自己孩子經常哭鬧時,不要急著去制止、否定他們,應該持包容、理解的態度對孩子耐心引導。

當你願意用包容的態度去對待他們,並耐心與他們溝通時,他們才能感受到你的愛,進而建立安全感。

作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神奇小小

參考資料:

《育兒心理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醫生:新生兒有這表現注意,可能暗示「不省心」,家人要做好準備
夫妻中,有一方太過強勢怎麼辦?三種方式可以巧妙應對

TAG: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