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他只是一個銀行職員,卻成了近代中國畫的巔峰

他只是一個銀行職員,卻成了近代中國畫的巔峰

他只是一個銀行職員,卻成了近代中國畫的巔峰

他只是一個銀行職員,卻成了近代中國畫的巔峰

——

1986年,中國美術館舉辦了一場畫展。這批畫的作者在當時既沒地位,又沒名氣,而且已經逝世了。在那個齊白石、林風眠、李可染、黃賓虹等大師明星薈萃的時代,似乎根本不可能有什麼反響。

然而展出幾天內,整個中國的書畫界沸騰了。整個展覽館人山人海,往來的諸多北京各美院、畫院的專家獃獃地站在一幅幅畫前看著,被震撼得說不出話來。當時已是國畫界大師的李可染連著去看了兩次展覽,留下了一句「國有顏回而不知,深意為恥」。

那個展覽,叫「黃秋園遺作展」。這位一生籍籍無名,去世後卻憑自己的作品震驚了全世界的畫家,正是黃秋園先生。

他只是一個銀行職員,卻成了近代中國畫的巔峰

黃秋園先生

黃秋園先生出身於一個書香門第,他的父親是當時南昌劍聲中學的一位老師,母親是家鄉遠近聞名的賢達。自幼酷愛畫畫的他十多歲就師從父親的好友左蓮青先生學畫,左先生是後來的國畫大家傅抱石的老師,因此想必黃秋園的國畫基礎也是十分紮實。

由於天資聰穎,又兼學習刻苦,十九歲時黃秋園已經能以賣畫為生。後來時局動蕩,買畫的人也越來越少了,沒辦法只好找別的工作。24歲那年黃秋園經伯父介紹進入銀行工作,從文員到主任,新中國成立後繼續擔任南昌市人民銀行的科員一直到56歲退休,一干就是一輩子。

他只是一個銀行職員,卻成了近代中國畫的巔峰

黃秋園先生花鳥畫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一輩子兢兢業業默默無聞地在銀行工作的他,還一直堅持著自己自幼的愛好——畫國畫。這一畫,也是一輩子。從魏晉到明清,他默默地將上千年的國畫歷史研究透徹,費盡心思臨摹古迹,再嘗試著自己進行創作。

自古文人墨客學有所得,必定希望得到傳承,讓更多人獲益。他將畢生所得寫成了一本《中國傳統繪畫技法》,令人扼腕嘆息的是,這本大作毀於「文革」。所以黃先生在晚年告訴兒子,自己的心愿就是能再舉辦一次畫展,讓一生心血給更多人看到。

奈何就在兒子四處奔波找人幫忙策劃畫展的期間,黃秋園先生在家中突發腦溢血去世,享年65歲。7年後,他的個人畫展終於在北京如願舉辦,舉世轟動。可惜先生已與世長辭,大家對他的讚歎、惋惜、崇拜,他也都看不到了。

他只是一個銀行職員,卻成了近代中國畫的巔峰

黃秋園先生仕女畫

由於沒錢裝裱,黃秋園先生的畫作都是一張張堆在家裡的箱子中。拿出來展覽時,有些已經泛黃略有破損了。但大家眼中的是一個前所未見的宏大世界,從山水、到花鳥、到人物,他無不精通。工筆的,寫意的;水墨的,設色的,甚至還有配有自己作的詩文的國畫作品,一個近代罕見的全才畫家,就這樣憑空出現在所有人面前。

有人評價當時畫展上獃獃看著黃先生遺作的眾人,就像是「1923年圖騰卡蒙的墓剛打開,當那個從不為人所知的古埃及的藝術寶庫展現在面前時,人們感受到的震撼一樣」

黃秋園先生畫什麼都令人叫絕,但他最出名的還是那些大氣磅礴的山水畫。而其中最絕的,又要數他的「界畫」。

他只是一個銀行職員,卻成了近代中國畫的巔峰

黃秋園先生「界畫」

所謂界畫,是指作畫時使用界尺引線的一種很有特色的中國畫。它起源於晉朝,因擅長表現建築形象,畫出來的造型精準而著稱。宋徽宗最著名的畫作《瑞鶴圖》,就是一幅典型的界畫。

很多人說中國畫就是寫意畫,偷工取巧,根本比不上西洋油畫的豐富厚實。事實上我們一直都是有構圖嚴謹、精細又極富美感的寫實畫的。界畫從晉朝一路傳承,到明清時期文人寫意畫流行,它因被貶為「匠人畫」而迅速沒落。

黃秋園被譽為近代僅剩的唯一界畫大師,他憑一己之力將這種幾近消亡的傳統畫種恢復起來,這對傳統文化、對繪畫史來說都是功德無量的一件大事。

他只是一個銀行職員,卻成了近代中國畫的巔峰

黃秋園先生山水畫(雪景)

當時已經是義大利國家藝術學院院士的劉海粟聽聞消息匆匆回國,看過展會後他迅速致電江西政府提醒他們:「黃秋園先生是江西人民優秀的兒子,我中華民族傑出藝術家……他必將給祖國帶來光榮」。

上世紀末,中國畫壇上出現過一大批名家大師。李可染、徐悲鴻、黃賓虹、傅抱石、林風眠、齊白石等等精英薈萃,一起引領了中國畫壇近百年。他們裡面有留洋派的,中西結合畫風前衛;有傳統的,功力深厚畫風傳統紮實。

但偏偏是這個既沒有留過洋,又不是「業內人士」的黃秋園,拾起了中國傳統國畫的根基大旗,成了無數名家大師的偶像楷模。

他只是一個銀行職員,卻成了近代中國畫的巔峰

書法家啟功題贊黃秋園先生畫作

看著他的一生,總讓人想起「為名所累」這個詞。當然不是指他,是說其他「大師們」。當一個人出了名,就會有很多身不由己的應酬,自己的生活會不可避免地收到外界干擾,很多人再也不能如前一般潛心研究自己所好。

而當了一輩子銀行職員的黃秋園,卻「因禍得福」地能默默堅持習畫一輩子。因為沒有人追捧,沒有人告訴他你是世界級的大師了,所以他一輩子都在「學習中」,一輩子都在進步。

從某個角度來想,很多人說「現代出不了大師」,會不會與這個資訊發達,流量為王的時代頗有關係呢?

資料來源:

《黃秋園:中國畫名師課徒畫稿》

界畫

黃秋園:生前籍籍無名,逝後震撼畫壇

黃秋園:動亂中殘存的精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手望Sowarm 的精彩文章:

清水裕子:30歲始學插畫 日本傳統美女在她筆下玩搖滾
穿上女裝就完事?70年前做「女裝大佬」要簽賣身契

TAG:手望Sowa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