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畫大師潘天壽的反傳統套路,畫小要當大,畫大要當小!

國畫大師潘天壽的反傳統套路,畫小要當大,畫大要當小!

我們說到中國傳統的山水畫,時常能夠給人一種鴻篇巨製,格局很大的感覺。人物畫就顯得很精細,情感精神的表達則更為重要。而花鳥畫一般篇幅比較小,顯得很典雅清新。但是隨著中國畫的不斷發展,實際上這一種單一的界限是越來越模糊的,特別是八大山人,石濤,金農,陳老蓮,吳昌碩等人的改革之後。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潘天壽,他在繪畫布置關係上有著獨到的見解。他說畫小幅要當大幅畫,大幅要當小幅畫,大幅講氣勢,小幅講情趣。這也是畫小要當大,畫大要當小!

其實大幅的作品除了氣勢和格局之外,更為重要的是要有豐滿的表現力。如八大的《墨蘭圖》,只有三葉一花,夠小了吧,但卻有著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大境界。

我們通過潘天壽的小品《 濠樂圖》來一起欣賞下潘天壽先生的反傳統套路。這幅作品其實非常小,畫面中就只有幾條魚在游來游去,筆墨非常簡單,但是卻擁有超凡脫俗的氣質。每一條魚都神態不同,小中見大,非常有趣味。這也正是潘天壽所追求的筆法和套路。

而在另外一幅鴻篇巨製《春塘水暖圖》中,我們能夠看出潘天壽的意境是非常開闊的,筆墨非常濃厚,一直水牛卧在池塘之上,眼神中充滿了頑皮,並且旁邊的山石潑灑而下,非常有國畫當中的氣骨和意韻。我們看整幅作品的細節處理的也是非常到位的,畫面中的山石,湖面上的漣漪都畫了出來。

在造型上,潘天壽運用了反傳統的套路模式。布置中間虛,而周圍實。這根古人索要表達的截然不同的,實際上潘天壽這樣畫並非有意而為之,只是為了創新,通過這種創新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國畫題材新奇的美感。其實這樣來看的畫,潘天壽的做法,對於國畫的整體布置而言,有著很強烈的啟發意義。

潘天壽這一做法打破了中國傳統國畫的布局,但是並非像李可染,張大千,徐悲鴻那樣,通過西方的油畫技法來改變中國的傳統國畫,實際上那種改良也只是技法的突破而已,或者還可以說是表現形式上的突破。

他們畫出來的國畫作品實際上缺失了中國國畫中所想要表達的意境,而我們看潘天壽的這一做法,實際上是基於中國哲學精神和美學實踐的,讓人感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火車頭 的精彩文章:

那些關於美女的知名油畫,每幅都細緻入微,令人著迷!
他19歲不顧一切娶了表妹,為她畫像出名,卻因敦煌壁畫妻離子散

TAG:歷史火車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