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精通這些副詞,讓你的評茶逼格提升一大截!

精通這些副詞,讓你的評茶逼格提升一大截!

懂茶帝,邀請專業人士為茶友答疑解惑。我們的原則是:不忽悠,不賣弄,不惡意攻擊,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觀、中立地回答您的問題。即使是一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我們也會盡量做到客觀。

茶葉的組成成分複雜,品質千差萬別,每一種茶都有多個等級劃分。中國文字雖然博大精深,但也不可能全用術語來說明茶葉品質的優次。

例如,幾個品質相近的茶葉,對照標準樣都不分上下,這時我們該如何評價它們的區別呢?聰明的茶業前輩們,引入了一組表示差異程度的副詞,如「稍」、「尚」、「略」、「較」等,並且進行了規範,大量使用在茶葉審評的評語中。

今天小懂就來跟大家介紹幾個最常用的:

1

指衡量某種茶葉的品質不夠,用具體評語表示品質一般,基本接近,如尚嫩、尚濃、尚緊結等。

2

在規格要求或某種程度上還不夠,如「欠緊結」、「欠亮」、「欠嫩欠均」等。

3

在某程度上很輕微時如「微扁」、「微黃」、「微苦澀」等

4

略、稍

用在某種形態上不正及物質含量不多時,如「略扁」、「略彎曲」、「稍苦澀」、「稍暗」、「略有揮甜」、「略有花香」、「稍高」等。

由於稍與略兩詞含義基本相同,程度上無什麼區別,用時注意語氣和習慣即可。

5

某種程度上輕微時用「帶有花香」、「帶有煙氣」、「帶澀」、「帶扁」等,有時可與其他副詞連用,如「略帶花香」、「略帶煙氣」、「略帶苦澀」等,在程度上又比單獨使用時更輕些。

6

用於兩茶比較時,表示品質基本接近,但用在褒義的品質評語上,表現品質稍次,如緊細、較緊細,後者比前者品質稍次。用在貶義的品質評語上,表現品質稍好,如暗、較暗;梗朴多,梗朴較多,前者比後者品質稍次。

評茶時為進一步明確評語,有時四個字並用,如「白毫顯露」、「顆粒緊結」、「身骨重實」、「清澈明亮」、「鮮潔爽口」、「扁平尖削」、「翠綠光滑」等。

如果對評茶有興趣,建議一定要收藏這些程度副詞,時不時拿出來溫習。它們在日常評茶中會經常用到哦,恰當地使用這些副詞,能讓你的評茶專業性提升一大截。

參考資料:

《茶葉審評與檢驗》,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教材辦公室、上海市職業技術培訓教研室組織編寫,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茶帝 的精彩文章:

泡茶的兩種技法——透與悶,你能熟練掌握嗎?
普洱茶拍賣超1000萬創茶王紀錄,比法拉利還貴!

TAG:懂茶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