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說一些比較特殊的裝機配置推薦

說一些比較特殊的裝機配置推薦

一直以來,配置推薦這個東西是很多入門的小白關心文章。雖然說每個月我們有DDAA做的月度推薦,但是不少人總是會有比較特殊的裝機需求。

其實一直以來,配置就是一個互相通用的東西,一輛用來買菜的車可能跑不了拉力賽,但是一台能玩大型遊戲的電腦也許也能滿足你大型渲染的需求。

但我知道這麼說是沒用的,因為很多人就是不信這個邪。而考慮到目前大部分的配置都和遊戲相關,如果標題裡面不加入能做渲染等這些字眼,大部分人真的都不會細緻看每一個配置。

所以這裡專門針對性的出一篇有關於作圖、渲染、設計等與比較特殊的使用用途關係密切的配置推薦。

閱讀文章前須知:

1.配置永遠不是死的,一萬個人就能做出十萬個配置,而一萬個需要配電腦的人能有一百萬種配置需求。在符合電源功率,機箱尺寸等前提下,你可以任意改變配置的品牌,型號。

2.配置推薦不是教科書,請不要把我的配置推薦當作你的基準。任何的安裝與實際需求請以實際為準。

3.這裡將不會強調預算,而是給定每一個領域裡面建議的最低下限,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拔高這個配置的極限。

4.沒有一定需求與配置基礎,你是看不懂這個特殊裝機配置的推薦的,所以請明確自己的需求

5.電腦裝不上,價格對不上,裝了爆炸了不要來找我,先自己認真看清楚是否按照說明書操作,再去找淘寶,京東等電商尋求退換貨。

6.必要時刻,留意評論中對錯誤的糾正與更新,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本次裝機內容涉及但不限於以下領域。

不少領域設計極強的專業相關性,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請一定在裝機前詢問前輩意見,必要時刻建議使用品牌提供的企業級應對方案。

基礎知識:以上六大方向的裝機傾向的建議最低配置

(1)渲染土木:高性能處理器(i7/R5以上),高性能遊戲顯卡或主流專業顯卡(RTX2060/P2000以上),主流內存容量(16G及以上,不強調頻率),主流硬碟(普通SSD即可)

(2)視頻製作主流處理器(i5/R5以上),主流性能遊戲顯卡(GTX1050Ti/RX570),主流內存容量(16G及以上,最好32G起步,不強調頻率),大容量主流硬碟(品牌SSD優先考慮)

(3)圖像設計:入門處理器(奔騰/R3),入門性能顯卡(核顯),入門內存容量(8G及以上),主流硬碟(普通SSD即可)

(4)大型計算:優先考慮企業級方案;極高性能處理器(i7/R7以上),極高性能遊戲卡或計算卡(RTX2080Ti/Tesla P6以上),你買不起的內存容量(64G及以上,強調穩定),硬碟不定

(5)存儲系統:高能耗比處理器(如T系列處理器或低規格處理器),一般核顯即可,主流內存容量(8G-16G),根據存儲系統大小使用對應的NAS硬碟容量,推薦支持熱插拔的NAS機箱

(6)監控系統:優先考慮企業級方案;高能耗比處理器(如T系列處理器),一般核顯即可,主流內存容量(8G),根據存儲系統大小使用對應的監控硬碟容量。

【圖像設計,NAS系統(監控系統)入門建議配置】

【講解】

所謂的入門級圖像設計是指諸如影像館,入門業餘攝像愛好者等人需要滿足的使用需求。入門的圖像設計不需要太多的雜亂需求,滿足CPU能打開圖像,完成簡易的修剪與調色即可。

所謂的入門級NAS系統是指諸如普通的家庭搭建簡易的RAID1平台(或無RAID)的使用需求。這類NAS只需保證小巧,省電,具備高性能的播放能力即可。對於規格與擴展不需要滿足太高的使用需求。

【替換】

入門級的圖像設計可以考慮選擇同系列的AMD平台,如200GE/2200G/2400G B450的平台。

入門級NAS系統不建議使用AMD平台。AMD可能存在部分驅動影響NAS系統熱插拔系統的工作,而考慮到intel核顯在硬體方面的技術更為突出,若NAS系統兼顧家庭播放功能,建議優先考慮intel處理器。

【升級建議】

圖像設計方面,在保證了主流處理器與顯卡的前提下首先考慮升級內存與硬碟,更快的硬碟與內存會對使用體驗有較好的提升。

NAS系統不建議使用該配置繼續升級,更好的升級選擇請看下文。

【NAS系統進階配置】

【講解】

NAS系統應當充分考慮能耗比以及對於整體設備擴展能力上限。如有必要,需要根據具體的操作系統進行適當的配置調整(如ZFS系統需搭載支持ECC功能的處理器,主板(C236 E3 1235 V5)以及特定規格的SSD)。

考慮到NAS系統主要的預算佔比是在硬碟上,所以在保證硬碟容量滿足的前提下,請對當前配置進行調整以保證包括但不限於SATA數量,硬碟盤位,電源(一塊硬碟的啟動功耗在24W左右,請保證電源支持這麼高的功耗)的支持。

【替換】

可以考慮選擇同系列的AMD平台,如2200G/2400G B450的平台。但若需要提高安全性,可以升級主板與CPU至intel的E3 C242/C232等專業級平台;AMD平台暫無替代。

【升級建議】

NAS系統除了硬碟你還想換什麼?

【視頻製作入門建議配置】

【講解】

入門級視頻製作是指輕度規模的視頻剪輯,特效生成工作。這期間大部分使用的是軟體中自帶的特效或功能。

【替換】

可以考慮選擇同系列的intel平台,如i5-9400F B360的平台。顯卡亦可以選擇同系列的AMD的RX570/RX580 2048SP。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視頻製作軟體對AMD的OpenCL支持並不完善,近幾年Adobe雖然在大力完善OpenCL技術,但考慮到需要視頻製作者並沒有使用新版的軟體(因為買不起啊),所以可以優先考慮使用N卡。

【升級建議】

優先考慮升級內存與硬碟,更大的內存與更快的速度會顯著提高你的視頻製作體驗,其後再考慮升級CPU,最後考慮升級顯卡。

【渲染土木入門建議配置】

【講解】

入門級渲染土木是指輕度規模的土木工程,圖形渲染工作。主要面向為學習者,學生以及低階級的渲染工作。由於土木工程與渲染軟體的特殊性,普通遊戲顯卡在這些軟體上雖然可以發揮極高的渲染速度,但是在精度表現上稍欠人意。若對圖像精度有極高的需求,即使砸鐵砸鍋,也請使用專業級顯卡。

【替換】

可以考慮選擇同系列的intel平台,如i7-8700 B360的平台。顯卡亦可以選擇Quardo P2000或以上等專業級顯卡。由於近幾年AMD在類似領域表現稍欠人意,顯卡性能需強烈依賴對應優化軟體,請確認你所使用的軟體有AMD的優化,再考慮同期的AMD Vega 56/AMD Pro Vega 56/FirePro W系列。

【升級建議】

優先考慮升級顯卡,更優秀的顯卡/專業級顯卡會顯著提高你的作品/模型精度,其後再考慮升級內存,最後考慮升級CPU,硬碟等。必要情況,也要考慮升級電源。

【大型計算入門建議配置】

【講解】

入門級大型計算是指入門者了解學習包括但不限於深度學習,機器學習等方面需要大量算力的工作。由於這些工作具有極強的特殊性與燒錢性,必要時刻請不要考慮自己搭建高性能平台,請參考企業級提供的高性能運算方案。

【替換】

可以考慮選擇同系列的AMD平台,如R7-2700X X470的平台。顯卡亦可以選擇Tesla P100/V100或以上等專業運算級顯卡(專業運算卡無顯示輸出,需配套亮機卡如RTX2080或以上顯卡)。由於近幾年AMD在類似領域表現稍欠人意,顯卡性能需強烈依賴對應優化軟體,請確認你所使用的軟體有AMD的優化,再考慮同期的AMD Instinct系列。

【升級建議】

優先考慮多卡環境,大型計算下,良好的演算法前提下多張顯卡能顯著提高你的作業速度。其後再考慮升級內存,最後考慮升級CPU,硬碟等。必要情況,也要考慮升級電源。

更專業的計算領域請參考使用旗艦級(X399/X299/C621)或企業級提供的專業方案。

看完之後是不是有點迷糊呢?

不奇怪,因為如果不是在這一行內的人,可能真的都不懂。其實正如我開頭所說的,一萬個人有十萬個配置,這些專業類的玩家實際不過是普通遊戲配置的變種而已,你既然做了這一行,就有必要稍微了解一下你這一行的需求。

其實不是說不願意給你打配置。是因為配置真的太多了,不可能給你列完。硬體八大件,光是從頻率,性價比,品牌這三個因素去考慮,就已經有3^8=6561種方案了 。還沒有細緻劃分裡面的具體內容。

所以說真的看這些裝機推薦,我知道都是嘴巴說得輕巧,弄個配置誰不會啊?但是真要做下來做那麼久,真的很難。所以我希望用這個有下限的配置來給大家設一個上限,大家就根據自己能接受的範圍自己去擴充自己的配置。

你不懂,後台可以問,帶著你的配置來問,我們會非常願意為你解答,你覺得不夠,你要奢侈點,你還可以去知乎直接付費提問,給你出一個定製的配置。因為現在太多人只會挑刺了,上帝給了我們兩個口袋,很多人只會看別人壞的地方而看不到好的地方。反正我就只有一句話——尊重原創作者的勞動成果。

小問題後台問

大問題

也可以關注B站@翼王,@我家智天用win8或微博@漸縝JZ,@DDAA11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腦吧評測室 的精彩文章:

第366期:元宵節里看五萬預算裝機
一直開箱一直爽,一次開箱8張1660Ti非公版

TAG:腦吧評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