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張雲雷:你憑什麼這麼紅?

張雲雷:你憑什麼這麼紅?


點擊上方「青年文摘」


右上角「...」點選「設為星標」

點擊加星

貼近你心 

?


 作者:張早早 何可以
來源:貴圈(ID:entguiquan)


原題:《張雲雷:饋贈與捉弄都是命運的安排》


▲張雲雷接受貴圈採訪



出圈霸屏紅到「懵」

德雲社27歲的相聲演員張雲雷幾乎在一夜之間躥紅。

追隨多年的粉絲「

相思賦予雲

」說,「很莫名其妙,忽然有一天全網都是他」。打開最流行的幾個短視頻app,要麼是張雲雷穿著黑色大褂現場唱《探清水河》,要麼是大家在那唱《探清水河》。

2018年,張雲雷吉他版北京小調《探清水河》被人錄下來傳到某短視頻app,一夜出名。「很神奇,莫名一夜火。」

在相聲圈,張雲雷三四年前就已經「挺火了」,但2018年的這波走紅讓他出圈了。自詡為德雲女孩的粉絲嘯聚在台下——從小場子到千人體育場——她們舉著綠色熒光棒全場合唱《探清水河》。偶像飯圈的操作方式——翻牆、摳圖、集資應援、開站子、控評、做數據被熟練運用於相聲行當。在新浪微博,張雲雷擁有324萬粉絲,轉發和點贊達到6位數,提及他時,有很多人會以縮寫替代——這是藝人可否被稱為流量的標誌——因為涉及流量明星的發言,稍有不慎就有大規模的粉絲在下面控評。

一些北京代購喜茶的黃牛最近開展了張雲雷票務工作,一萬塊錢一張的前排座位票10分鐘售罄——即便他們根本不知道「張雲雷」是誰。錄製《快樂大本營》時,粉絲送來的應援物包括愛馬仕羊絨大衣、范思哲睡袍、100克金條……這些狂熱且出手闊綽的粉絲,還讓「張雲雷」三個字在以秒計費的紐約時代廣場納斯達克橫屏,整整輪播了6天。

13天前,有人豪擲千金投下山東省內520塊電子屏為張雲雷生日應援;次日,張雲雷推出個人首支單曲《毓貞》,上線不到兩分鐘,銷量突破百萬,7小時內單曲總銷量過70萬張,登上各種暢銷榜日榜、周榜榜首。


▲張雲雷單曲《毓貞》海報

在騰訊娛樂白皮書里,張雲雷和蔡徐坤、朱一龍等男藝人一起登上2018年明星熱度TOP榜單,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和影視明星並列人氣王了。

藉助互聯網,作為相聲演員的張雲雷讓年輕人看到了他身上的豐富性,和傳統印象中長相「奇怪」的相聲演員相比,他瘦弱斯文、身條筆直,能唱民謠,嗓音在線;和流量小生相比,他有著過硬的技能,說相聲,唱太平歌詞,口條合格。

郭德綱曾笑著罵他:「相聲說成這樣,你(張雲雷)也是欺了祖了。」在德雲社,誰紅,郭德綱就喜歡砸誰的掛。郭還曾半開玩笑告誡台下觀眾,不要跟張雲雷學,「他那簡直是邪教,他坐那吃面,照樣有人看,跟活兒沒關係。」

「懵。」張雲雷告訴《貴圈》記者走紅的感受,他感到「奇怪」,同時又覺得受寵若驚,「何德何能」。像自我催眠一般,他否認自己「紅」了,「我只能說比起以前,現在有更多的人知道張雲雷」。



「能跪起來,那我絕對就能站!」

《貴圈》記者見到張雲雷時,他正在一家布置成舊街市樣貌的餐廳拍攝宣傳照。脫下大褂的他看上去過分削瘦,略帶靦腆,還沒有學會在鏡頭前擺出完美的角度。除了負責宣傳的工作人員之外,他還有兩個助理、一個經紀人,已經是德雲社的最高配置。接受《貴圈》採訪時,他至少3次停下來問,這句話能說嗎?得到允許後才繼續。現場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有一次張雲雷無意間在採訪時

起二郎腿,旁人提醒「別蹺腿」,他立刻乖乖放下。

正襟危坐,雙手老老實實放在腿上,這是張雲雷接受採訪時的姿態。他拘謹,說話力求嚴密,興起時才會不自覺地晃一下身子。他非常瘦弱,尤其兩條腿,像兩根麻桿在褲筒晃蕩。站累了,需要助理扶著走,上下樓更要小心翼翼。

如果說走紅是意外,能再次站上舞台更是意外。2016年他在南京火車站意外墜台,從4層樓近20米的高度掉下來,被送到醫院時,左肋骨折了9根,肺被劃破,左胳膊粉碎性骨折,胯骨摔斷,骨盆摔斷……上手術台一開刀,「我的五臟六腑已經移位了,把隔肌給撞了,連腸子帶胃都跑掉了。」張雲雷說,「開胸的時候,已經宣布我死亡了。」

那一晚,8個小時手術,醫院下了30多張病危通知,「一位韓姓主任沒捨得放棄我,說孩子剛這麼小,再試最後一次。」最終,他奇蹟般活了下來了,全身上下多了100多根鋼釘。

張雲雷對ICU最裡邊的8號病床記憶猶新,窗帘一拉,只剩下他一人,渾身插滿管子,手腳綁著不得動彈,聽醫生小聲建議家屬「以後考慮考慮幕後工作吧」。他心裡不服,「你不如讓我死了」。臨床和他一樣高度摔下來的男孩高位截癱,他開始害怕自己活下來,卻只能是個殘廢。

郭德綱探望他時,他沒忍住哭了:「爸爸,我完了,我可能就告別這個舞台了。」「你放心,你實在是站不起來,你癱了,坐輪椅了,我教你說評書。你坐著,我也讓你上台。」郭德綱安慰他。

「心都化了。」張雲雷說。回憶這個細節時,他又落淚了。那天臨走前,郭德綱還叮囑他一定要放心養病,「只要有我在,什麼都不叫事。」

平時非常不愛發微信的郭德綱一天一條微信:「今天怎麼樣?」「我的兒,在家等你!」「好嘞,您等著我。」15天後,出ICU病房,一個月後,出院。張雲雷說,師傅的鼓勵給了他很大的動力。

出院後,張雲雷夜裡偷偷在床上鍛煉,先學著跪起來,「能跪起來,那我絕對就能站!」兩隻手扶著床,雙腿慢慢抬起,第一次嘗試時,他心裡咚咚咚直跳。

一個半月後的德雲社2017年大封箱,張雲雷復出,被搭檔楊九郎扶著走上台。那天,師兄弟、師叔、師大爺站在兩側,列隊鼓掌,台下的觀眾打出橫幅:「張雲雷,歡迎回家!」


▲2017年1月20日,德雲社2017年封箱演出,張雲雷復出,在搭檔楊九郎的攙扶下向觀眾鞠躬

傷筋動骨一百天,這麼短的時間就復出,旁人很難理解。「一上台我什麼疼都沒了,心情一好,我的病也好得特別特別快。」那段時間,演出方站在台底下求他:「祖宗,你趕緊下來吧。」「我就不下、不下、不下。」有時站久了,布鞋和襪子被鋼釘頂破溢出血。「那樣我也美,我也高興。」

復出這件事,郭德綱給了他最大的支持,「如果非逼著我在家養傷,到現在說不定都站不起來。」

如今回憶起那次重傷,張雲雷更願意講一個細節,語氣戲謔,半真半假:

剛做完手術,一個小護士在ICU病房裡哼起《送情郎》,「我的心情就勾起來了,我就哭了,儀器都響了,所有的護士、主任過來:你怎麼了?哪兒不舒服?我說,把剛才那個唱《送情郎》的護士叫過來。誰讓你唱《送情郎》的?(護士)說,對不起,對不起,勾起你的傷心事了,我知道你上不了台了。我說,你們不要再瞞著我了,我到底怎麼了?跟我說實話。」

講到這裡,張雲雷笑了,他惡作劇般補充了一個細節。當時給腳後跟照X光片時,醫生形容這是一個「燉鳳爪」,腳後跟摔爆了,就剩前面幾個腳趾了。「人家說,拼不起來,摔太碎了。我媽說,這可怎麼辦啊?(醫生說)就這兒等著唄,讓它自己瞎長,長成什麼樣是什麼樣。過一年之後,給它擠扁了,再給你換一個假的腳後跟。」


歸來「妖嬈」

資深票友艾保國如今不大聽張雲雷的相聲,但他記得2005年,在天橋看過郭德綱帶著張雲雷表演。他對《貴圈》回憶,那會兒張雲雷還是個小孩,「每次郭德綱介紹他的時候都說,這是一位十幾歲的老藝術家……他會全國最多的太平歌詞……」

張雲雷在德雲社人稱「二爺」,諸多徒弟中曾排行老二,年齡小但資歷深。他是天津人,表姐是郭德綱的妻子王惠。王惠早年在天津小園子是名角兒,張雲雷耳濡目染,十歲那年,在准姐夫郭德綱面前唱了段京韻大鼓《探晴雯》,郭德綱點頭把他帶到北京。

他12歲上台表演,最初跟著郭德綱跑廟會,從北京的湖廣會館干到琉璃廠一條街,再繞道和平門的全聚德烤鴨店。一個年節下來,能有幾千塊錢收入。

張雲雷記得那些苦日子。每次和師傅演出結束趕著回大興,先坐車到西紅門,再倒937路公交坐到大興郵局。為了省五塊錢的蹦蹦錢,他們寧肯走兩站地回家。他的童子功從唱、吆喝、賣布頭學起,後來,郭德綱教他唱傳統的太平歌詞,《游西湖》《層層見喜》《擋諒》,在太平歌詞里加京劇、加評戲、加排字曲。再到後來,師傅教他說了的人生第一段相聲《九藝鬧公堂》,依然以唱為主。


▲張雲雷與郭德綱

 


張雲雷從小嗓子好,德雲社演出經常排在「倒二」或「攢底」,因為別人在他後面演總接不住。「小時候就是趕緊唱,我管你接得住接不住,我唱完之後就趕緊下去買糖吃。」

票友之間,他算一個小角,「他早年間不知從什麼渠道,學了很多雜東西。他唱的太平歌詞,味道很濃,是真正的老味兒。」艾保國說,「後來倒倉他再回來以後,就又變了。」

倒倉,指相聲演員因為青春期發育嗓音變低或變啞。張雲雷曾經兩次差點離開相聲舞台,一次是南京墜樓事件,另一次就是更早之前2006年的倒倉。那時,郭德綱和德雲社剛剛出名,張雲雷的嗓子忽然變了腔調。

「我就放棄了。我說我沒有這個命。老天不賞我這碗飯吃。」張雲雷離開得很堅決,把手機里所有人的電話刪掉,從德雲社消失了六年。他混過網吧、撞球廳,端過盤子,做過房產中介、運營商客服……後來聲音有所好轉,想做流行歌手,又回到北京,被人騙光了身上的6000塊錢,又不想回天津,在西單一家冰場找了個看冰鞋的工作,晚上睡冰場,一個月工資800元。

有粉絲在網上說,那段時間張雲雷「人不得志,生活的不如意,加上沒有節制的抽煙喝酒,整個人就是個小混混樣,氣質變污濁了

張雲雷落魄中曾偷偷去過一次天橋劇場,聽門口的票販子說,當天是德雲三隊演出。「什麼德雲三隊?小時候沒有德雲幾隊。」德雲社的一切張雲雷都不熟悉了,門口的人也不讓他進。「我說,你好,我是張雲雷,還是不讓我進。後來說半天把我帶進去了,看見我三哥孔雲龍,眼淚就下來了。我說,三哥,你給我來點錢。他說,行,你到底怎麼了? 」

為什麼不回德雲社?張雲雷解釋,自己那時年輕,心高氣傲,總想著好男兒要闖出一片天地。最重要的是,倒倉六年沒碰過相聲,他算得上德雲社元老,那陣子看到相聲心裡就「痛苦」。「就不要再跟我提相聲了,相聲我也不聽。我一聽,會扎我心的。」

後來,實在沒錢了,又被師娘王惠得知生計窘迫,硬是把他拽回德雲社。張雲雷記得2011年的那次回歸,他倒倉六年後第一次見郭德綱,在家裡。郭德綱坐在電腦旁,戴著金絲眼鏡,「眯縫著眼斜斜地瞧過來

」:

「回來了,來,坐這兒……現在你回來了,什麼意思啊?」「回來了,除了不說相聲,我幹什麼都行。」

「他也沒說我,就那樣看著我那樣,(聽他那意思)我把你盼回來了,你給我來這麼一手,你一盆涼水潑過來了。」郭德綱也不理他,師徒僵持了一個星期,張雲雷妥協了,「我說我全聽你的,回來好好說相聲。什麼都不幹了,哪兒都不去了。」

2011年的德雲社剛經歷了何雲偉、曹雲金的退社風波,這件事對郭德綱打擊極大,讓他開始反思師徒關係和公司制度。

「何雲偉和曹雲金基本是大師哥二師哥,藝術成就很高,影響力也很大。他們學的是一種老派的相聲,但在他們離開之後,德雲社出現了一次斷層,真正說老派相聲的——郭德綱也是老派相聲——年輕一批人突然沒了。」艾保國認為,曾經的郭德綱希望把德雲社打造成相聲圈的富連城,滿堂子弟身承行規,心尊古訓。但2011年的出走事件後,郭德綱進入了自我修正,「他是把德雲社真正做成一個經紀公司,一個演藝公司。」

是不是老派相聲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檢驗徒弟成色的唯一標準來自「是否有市場人氣」。相應的,德雲社需要具備一種新的能力,源源不斷地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新人。大概也是從那時開始,人氣取代了相聲天賦,成為德雲社弟子成名的必備條件。

那一年,德雲社在北展劇場舉辦《癸寅封箱專場》,以走T台的形式出場,開創了相聲演出先河。很快,在郭德綱單口相聲專場中,張雲雷以一段太平歌詞《白蛇傳》復出。演出前,張雲雷想把耳釘摘了,黃色頭髮染回黑色,但郭德綱不許。張雲雷成為德雲社第一個戴耳釘、染頭髮的相聲演員。


▲2011年,張雲雷成為德雲社第一個戴耳釘、染頭髮的相聲演員

有一段視頻保存了回歸時張雲雷的狀態:穿著水紅色大褂,頭上堆著厚厚的黃毛,垂頭立在麥克風前,毫無神氣,幾乎不抬頭,師傅讓他唱曲兒,他才略略抬臉。「特別特別的緊張。」張雲雷回憶,手是涼的,怎麼從台上走下來,大腦一片空白。

在現在的搭檔楊九郎記憶中,那時的張雲雷「台上台下都還挺害羞的一個人」。

回歸後,張雲雷19歲,年紀很輕,但已經感受到同輩的壓力,師弟們逐漸形成了各自的風格,岳雲鵬開始以「賤」走紅。「說實話,給岳雲鵬助演的時候開心嗎?我肯定開心,有商演了。但我又回想我小時候,我是個小角兒啊,我現在落到給師兄弟當助演了,怎麼辦?……誰都幫不了你了。他能站到台上,為什麼你就不能呢?你也能啊,只看你願不願意往那上面走。」

他拚命練習。「有時候我姐說,你歇會兒行不行,你別弄了,你看你眼睛都腫了。我說,你甭管、甭管。我比人晚了六年,我得把它找回來。」

很難說完全沒有受到岳雲鵬的影響,在一些資深的相聲迷看來,那一階段張雲雷的風格明顯「騷」了起來。「妖嬈。」張雲雷自己形容起來更直接。

很快有傳言說,德雲社下一個要捧的就是張雲雷了。2016年,他作為岳雲鵬的助演參加了《歡樂喜劇人》第二季,唱了一段「青城山下白素貞」,播出時長只有一分鐘,當天微博粉絲從三萬漲到五萬。錄製結束去哈爾濱演出時,有觀眾在台下點唱「青城山下白素貞」。接著,他又被安排參加《笑傲江湖》第一期的錄製。

「我就參加了一期,就出事了,中間就斷片了。」



既不想一下上天,也不想一下落地

關於「倒嗓」,關於「墜樓重生」,關於「兩次失去舞台又回歸」,張雲雷講過很多遍。這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的故事,也是「浪子回頭,千金不換」的故事。在此之前,德雲社有師徒反目、恩將仇報,在此之後,德雲社增添了渡劫成仙、扶持不棄。張雲雷就是德雲社這齣戲文里的「傳奇」,獨一無二。

他記得在ICU病房裡郭德綱說過的一句話,「這次你若死不了,我的兒,你的福氣在後面,你就紅了。」

當時他不信,覺得師傅在安慰他,現在明白了,「他講那話是說,以前的張雲雷已經死了,抽出來之後,是個全新的張雲雷。人必須經過大起大落,才會有一個轉折點。我的人生轉折點,可能就在這兒。」

的確,南京墜樓再度回歸後,張雲雷徹底走紅,粉絲們從欣賞到心疼,從心疼到瘋狂。演出時,他台上扶一下桌子,女粉絲心裡開始犯嘀咕,「一定身子哪裡又疼了」。毋庸置疑,張雲雷已經被視為偶像明星,某種意義上,他讓古老的相聲行業走入「流量時代」。

「偶像派相聲演員,開眼界了。」票友艾保國說,這是相聲界前所未有的局面,他不是張雲雷的觀眾,覺得張雲雷在藝術修為上仍然有很大的空間,「比如《探清水河》郭德綱唱的和他唱的完全是不一樣的味道。郭德綱唱的節奏很快,張雲雷把節奏拖慢了,放緩了。一聽就不是曲藝,他把流行文化往那裡去裝。」

但幾乎所有的相聲愛好者都認可,相聲界太需要流量了,張雲雷至少讓年輕人重新走進了小劇場,學會哼幾句《探清水河》。「我看有媒體說,張雲雷這麼一改以後,相聲必死。我認為不改相聲才死呢。完全是按清朝那時候做的相聲,誰去聽?沒人聽。」艾保國說。

張雲雷的粉絲「

相思賦予雲

」剛剛在瀋陽追完張雲雷的演出。她來自青海,為張雲雷組織了一個100人的粉絲站,只有3個男生。她喜歡流行音樂,之前的偶像是張傑,現在是張傑和張雲雷。接受採訪時,她津津樂道一個細節:「張雲雷現在大褂是雙排扣,之前單排扣。目前德雲社除了郭德綱、于謙之外,就只有張雲雷和楊九郎穿雙排扣了。這個是講資格的。」

「我心裡的目標還沒有到。」張雲雷說,自己有很多不足,也感謝粉絲的厚愛,外界批評爭議他虛心接受。是不是偶像流量,他看得沒有那麼重要,大難不死之後,他特別珍惜舞台,既不想一下上天,也不想一下落地,「要一步一步地來」。「我不要求全世界的人知道我。就算有一天全世界人不知道我,我干相聲,能幹一輩子,能幹到老、干到我死,也特別幸福。」



現在,沒脾氣了

半個多月前,張雲雷在青島舉辦了千人體育場演出,上千根綠色熒光棒一直舉到零點後,規模人氣堪比歌星演唱會現場。回京後,郭德綱打趣他:「二爺很火呀,二爺很厲害啊。」「哎呦,我錯了,我錯了。沒您火,沒您火。」

一直到農曆春節,張雲雷的工作表排得很滿:《國風美少年》綜藝錄製,《歡樂喜劇人》第五季錄製,各種拍攝、採訪,「哎呀,我天呢……」他向記者叫喚著,「趕上哪幾天空著,工作人員過來,張老師,我看這兩天有點閑,我們把它填滿了好不好?」大年初七他預約好去南京的醫院拆鋼板,「從手術室出來之後,應該是我最放鬆的時候,就是徹底的不忙了。」

2019年,張雲雷有很多計劃和嘗試,比如剛剛發布了一首流行單曲。發布之前,他很忐忑,害怕師傅罵他不務正業,沒想到卻被鼓勵了。「徒弟想唱歌是好事,你為什麼自廢武功?咱有這個條件為什麼不去營造呢?而且你現在有觀眾的基礎了,有這個資源,為什麼不用呢?」不僅如此,郭德綱還給張雲雷列了演唱會計劃書,唱哪些歌、分幾個環節,都一一設計妥當。張雲雷傻了:「您什麼時候想的?」「嘿,我早就幫你想好了。」

相應地,張雲雷相聲的內容也越來越趨近流行文化。搭檔楊九郎發現,在學習時下流行元素上,張雲雷「比較刻苦用功」。有時,張雲雷在台上拋出一個網路的梗,楊九郎不知道,愣在那兒,「有點覺得自己落伍了」。

「改編可以,創新可以,但是不要把老祖宗留下來的根拋棄。」張雲雷和記者強調創作原則,相聲一輩子不能丟,「沒有相聲給我搭的基礎,我當什麼歌手啊?我出什麼新歌啊?做夢去吧。我現在所有的東西都是相聲給我帶來的。」有時拿不準改編尺度,他一定要請教郭德綱。「喜歡就是對的,你改編完觀眾罵街那就是錯的,就是不對的。」郭德綱說。

郭德綱評價現在的張雲雷,做人變了。以前「狗臉」,脾氣又暴又大,別人一抬杠,他「一著急把桌子抽了,轉身就走,隔一倆小時又回來跟人好」。現在,沒脾氣了。張雲雷覺得師傅也在變,「明顯看到滄桑了」。以前郭德綱喜歡自己待著,現在變得黏人了些,喜歡屋子裡熱熱鬧鬧的。

沒有工作時,張雲雷最喜歡和師傅一起待在書房。他在一樓喝茶,放著曲藝,郭德綱在樓上聽著京劇寫相聲。「一會兒他從樓上探個頭:『走了嗎?』『沒有。』『咱喝會兒茶啊?』『行啊,您下來了啊。』

「在書房這一天是最開心的。」張雲雷說,除此之外,他沒有任何愛好,「去三亞啊,不去,買好衣服啊,不去,誰要是約我出去看電影,能把我肺氣炸了。」

郭德綱經常在演出現場用相當的篇幅介紹張雲雷的身世:這是我的徒弟,七八歲就跟著,是岳雲鵬的師哥,德雲社「雲」字科排行第二。2016年,因為喝多了,一腳踏空從南京十幾米高的地方跌了下去,大難不死……

在郭德綱的講述里,很難定義張雲雷到底是得到了命運的饋贈,還是時常被命運捉弄。但是,命運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他統統都接住了。

相反,他覺得自己的命其實挺好的,「嗓子倒倉,好了,墜樓,沒死」。對生活以及其他種種,他秉持一種辯證態度,既順流而下,又在合適的時刻逆流而上。「給你好的命運,你非得擰著走,那你活該,沒活明白。給你不好的命運,那你願不願意走好啊,就像樹枝,你願不願意把它剪好呢?」

本文授權轉自微信公眾號「貴圈」(ID:entguiquan),轉載請聯繫原公號授權。



▽ 更多推薦閱讀 ▽


7年,我用1000張照片,陪爺爺走完最後的旅程


人生如棋,如何正確地「丟車保帥」?


給辮哥點個

好看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年文摘 的精彩文章:

吃火鍋,你選擇肚子疼還是屁股疼?
這檔年度高分國產綜藝,就是「神仙打架」!

TAG:青年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