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程顥蘊含豐富的一首詩,讀完最後兩句話,心境豁然開朗

程顥蘊含豐富的一首詩,讀完最後兩句話,心境豁然開朗

一個人的性格基本都是先天形成,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界的影響。若是喜歡融入大自然,又經常與人交往,就會采天地精華,聚各方人氣,形成比較健康完善的人格。生活中不要苛求別人都與你很契合,也不要過度期望任何人都能理解你,保持一種昂揚向上的精神和一份淡然的處世態度,就可以快樂永遠。宋代一位大儒博學多才,也懂得如何淡泊明志。

游月陂

宋代:程顥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萬物已隨秋氣改,一樽聊為晚涼開。

水心雲影閑相照,林下泉聲靜自來。

世事無端何足計,但逢佳日約重陪。

程顥,字伯淳,號明道,學者稱其「明道先生」,北宋理學家、教育家,理學的奠基者。程顥資性過人,修養有道,他先後在嵩陽、扶溝等地設學堂,並潛心教育研究,論著頗巨,形成了一套教育思想體系。他提出格物致知,認為萬物本屬一體,強調內心靜養的修養方法。

在秋高氣爽、月明如水之夜,詩人登上月陂(bēi,池塘的意思)堤岸,東走西遊,悠然四顧。江面茫茫,月色溶溶,向北望去,看到那百尺高台,宛若天柱。這首詩表達作者靜觀自得,秋色、秋聲、秋氣和秋水描繪得形象動人,意境恬靜清新。

評論家劉勰曾說,「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於海」。詩人此時登上月陂堤,也是心與物會,景與情融,自然湧出頷聯兩句,「萬物已隨秋氣改,一樽聊為晚涼開。」 歐陽修曾寫過《秋聲賦》,其中有「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秋氣蕭瑟,萬物自然改顏,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但是程顥對秋氣的形容,似乎並不如歐陽修那樣「噫嘻悲哉」,他依然是「閑來無事不從容」,那麼悠然自得的「一樽聊為晚涼開」,斟上美酒,沖沖涼意,樂在其中,頷聯兩句對仗工整而簡練。

頸聯「水心雲影閑相照,林下泉聲靜自來」中的閑、靜二字,進一步寫自己心境的從容自得。程顥移情於物,明明是自己心境又靜且閑,在他的筆端,彷彿大自然的萬物也都變得閑、靜。藍天白雲很悠閑,倒映於綠水碧波之中;花草樹木很幽靜,才聽到淙淙的泉流之響。

「泉聲靜自來」,這一句可念理解有泉聲自靜來,是王籍那句「鳥鳴山更幽」的逆向思維。觀水面閑雲之影、聽林下流泉之聲,程顥感到如此愜意,無須再像那些俗人,為名利奔走,因事務而纏身。

作者在尾聯抒發人生哲理,「世事無端何足計,但逢佳節約重陪。」 雖然世事紛紜變幻,沒有頭緒,難以捉摸,但是這一切又有什麼值得計較的呢?只要碰到美好的節日,詩人就約請一些朋友來陪伴,飲美酒,登高台,賞心悅目。

這首詩聲韻和諧,對仗工整,蘊含豐富,讀完最後兩句話,心境豁然開朗。程顥是理學開創者之一,在他的筆下,月陂堤內外,林含情、水有意,泉有聲、物體志,顯然是作者追求超凡入聖、清靜自如的理想境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張孝祥被貶後的詞作,最後兩句語淡意遠,令人心醉
十首喜憂參半的古詩詞,半醉半醒品甘苦,半喜半憂過一生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