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家電市場開啟搶跑時刻,海信長虹格力蘇寧松下三星各出奇招!

家電市場開啟搶跑時刻,海信長虹格力蘇寧松下三星各出奇招!

家電市場開啟搶跑時刻,海信長虹格力蘇寧松下三星各出奇招!

新年新戰場、新局新動能。2019農曆新年過後的中外家電市場,馬上要進入新一輪的旺季銷售預熱和引爆。在終端消費需求並未強勁復甦的背景下,不管是家電製造商,還是渠道零售商,都表現出過度焦慮。

海信、長虹、PPTV三家企業,拋棄狹隘的競爭思維,攜手蘇寧開啟激光電視「客廳煥新」活動,京東則買下翠宮飯店做辦公場所,蘇寧接手萬達百貨門店。還有數百家企業和商家密謀在3月開啟一場「千團大戰」。而格力電器則更為直接,在2019年初便由公司董事長董明珠親自開啟「全員銷售、全員賣貨」的新招術,足見市場形勢不容樂觀。

一片競爭血海的空調市場仍然迎來蘇寧、飛利浦兩大新參者。近年來在中國市場難以突破壁壘的松下,則開始謀求在華的新一輪崛起,重啟高端戰略。在手機市場,三星率先發布售價過萬的摺疊屏手機,中國手機廠商加快多品牌布局,似乎又預示著,市場並非沒有蛋糕,而在於企業怎麼去搶。

結合各家企業旺季開盤、打氣和終端市場的促銷活動,透露出廠商卯足了勁搶頭彩、搶地盤、搶蛋糕,以此提振信心的想法。不過,在家電圈看來,2019年的家電市場競爭,一切都要靠搶來贏得時間和空間。

空調業再迎老將新兵:蘇寧飛利浦進入搶食吃

開年空調市場1月零售量、額同比雙雙下跌,行業競爭更加白熱化。此時蘇寧易購網站卻悄然上線一款蘇寧極物空調,還有一款2匹落地式櫃機未對外發布,兩款產品均由揚子空調代工。此外飛利浦官網也展示一款售價為4199元的1級能效空調,預計最晚3月由海信代工的飛利浦家用空調、家用中央空調均將進入市場。

空調市場很難,卻仍然引發眾多老將新兵來搶食吃。關鍵不是空調市場好,而是家電行業的其它領域都不好,導致大家紛紛選擇在空調產業上演「最後的瘋狂」。除了蘇寧、飛利浦,今年以來格力、奧克斯,以及美的、海爾,在空調產業都面臨著一場史無前例的規模增長壓力和利潤保持挑戰,局面相當複雜卻又極其重要。

美的吸收小天鵝獲批准:洗衣機市場或變天

入主小天鵝十年之後,美的集團再次謀求對小天鵝的二次騰飛。2018年美的集團審議通過的以143.83億元合併小天鵝A、B股方案,最終通過證監會審批通過,交易預計將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屆時,小天鵝A將退市,而美的集團將開啟「一個平台一個體系一個標準」下的科技轉型新時代。

從2007年美的集團關聯公司開始購入小天鵝股票,並在2008年正式入主,實現這家老品牌在洗衣機行業的再次騰飛。時隔10年後,美的集團完成對小天鵝的合併吸收,小天鵝 A、B股同時退市,小天鵝洗衣機等將在美的平台上迎來「無縫對接」的協同發展,這也將推動中國洗衣機產業的變天與變臉。

格力8萬職工全員賣貨:學習董明珠開微店

春節過後格力電器首次對外確認啟動「全員營銷」:每位員工年銷售任務1萬元,賣多有傭金獎勵,賣少有考核。此前在「格力電器工會」官方微信公眾號中就有提出,「2018年度幹部會議上董事長關於『全員銷售』的重要指示」內容,可見此活動是由董明珠發下號召。格力市場部回應稱,「全員銷售確有其事,但沒有考核任務。主要是激勵大家,凝心聚力,培養大家的主人翁意識」。

家電市場的困難是不爭的事實,格力要想在這種局面下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更是難上加難。開啟全員銷售正是董明珠應對市場的一種自救手段,從賣電火鍋、加濕器、抽濕機開始,培養員工賣貨的能力,最終則是要建立全員的微店,推動格力全系列家電的銷售。顯然接下來,不只是格力,越來越多家電企業都將推出「全員賣貨」手段搶市場。

京東買樓蘇寧買萬達百貨:渠道變革還在繼續

春節過後,商業零售行業的資本動作不斷。月初,京東就被曝出花費27億買下北京翠宮飯店100%股權,定位於科技研發、商務辦公為主的平台。同時蘇寧易購公布了新的收購案,完成對萬達百貨下屬全部37家門店收購,但不包括萬達品牌。京東、蘇寧一前一後兩個動作,看似沒有關聯性,卻折射出商業零售產業持續多變的現實。

都說,春江水暖鴨先知。近年來從專業的家電零售,到綜合性的電商零售,再到線上線下的一體化零售,以及新零售、無界零售、智慧零售等新概念層出不窮背後,正是折射商業零售產業的複雜與多變。這種變革也將全面倒逼上游家電等製造領域的轉型,從而回歸產業本位:好產品、好服務,才能贏得信任。

松下謀求在中國家電崛起:從OLED電視開始

2019年初松下就透露要加大高端家電在中國市場佔比,到2020年家電銷售額達到200億。松下社長津賀一宏在採訪中更是表示,「如果無法跟上中國的速度感,在亞洲和印度都不會順利發展。」這些顯然不是說說而已,本月松下發布2019年全系列OLED電視陣容:3大系列八款新品,數量比去年翻番,被視為松下發力中國市場第一槍。

在日立、東芝、三洋等日本老牌企業,或退出市場競爭或賣身中國企業後,最早進入中國家電市場的松下卻選擇重新崛起。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松下B2B戰略轉型遭遇不暢,甚至一度被質疑將放棄。由此短期松下還無法放棄在家電等消費業務上的營收貢獻;此外中國市場高端消費的強勢崛起,也讓松下看到了商業機會,希望可以分一塊蛋糕。

海信長虹結盟蘇寧:開啟激光電視普及時代

海信、長虹、PPTV三大對手,卻在激光電視領域選擇從競爭走向合作,共同與蘇寧牽手啟動「2019激光電視客廳煥新行動」,並宣布在蘇寧全渠道銷售10萬台激光電視目標。活動現場海信等三大品牌不僅放棄競爭共同抱團,同時還推出最高抵扣2000元的全國以舊換新服務。可以說,因為對激光電視的未來充滿信心,讓這些對手選擇聯手共同迎接。

海信、長虹們在激光電視上的聯手推廣,放棄競爭走向合作,也為OLED電視等新技術產品的市場推廣和用戶引爆,提供了借鑒和參考。對於家電企業來說,在面對一個新技術新產品引爆時,必須要放棄狹隘的競爭,走向共同的合作,最終靠自身的差異化、原創性產品和服務贏得用戶的信任,而不是攻擊、貶低對手。

三星搶發萬元摺疊屏手機:技術也難拯救市場

華為公布將在2月24日發布全新摺疊屏手機,搶在華為之前,三星21日在美國舉行新品發布會,發布首款可摺疊屏手機GalaxyFold。採用全新柔性顯示屏技術,可單手進行通話、編輯簡訊等多項操作;打開後顯示屏可達7.3吋,能進行多任務處理。該產品預計今年第二季度上市,但高達1980美元(1萬多RMB)的售價能否撬動市場,還很難說。

三星手機近幾年不只是在中國,在全球市場都陷入了一輪節節下跌的泥潭之中。究其原因,並非三星手機的技術創新和差異化不夠,而是對待用戶的態度和市場變化的捕捉能力,正在面對新一輪的衰退。事實上,除了華為、OPPO等競爭對手的頻頻挑戰外,三星最大的對手還是不能突破過去的傳統和瓶頸,不能以更加低姿態、親和力應對用戶的需求和挑剔。

國產手機實施多品牌:細分市場人群是關鍵

今年智能手機大戰拉開帷幕,第一場大戲就是多品牌布局啟動。年初,小米旗下品牌紅米宣布將正式獨立運作;進入2月vivo通過官方微博微信推出子品牌iQOO,加上此前華為將榮耀獨立運作,OPPO運作子品牌Realme。國產四大手機企業「華米OV」全部完成多品牌運作。各家企業的細分品牌策略折射出今年手機市場不好乾,也表明產業正在邁入一個細分時代。

一個品牌打天下的時代,是否已經悄然逝去?目前來看,在手機、家電等消費品領域,這個問題已經有了答案:是的。隨著主流消費群體的年輕化,由此帶來的個性化、差異化和多樣化,都在推動企業必須要針對不同人群,開發不同產品、定義不同品牌個性,才能實現市場和用戶的精耕細作。

====

家電圈:覆蓋產業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台。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