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定力是什麼

定力是什麼

當一個人在面對外界一些誘惑、壓力時,有定力的人可能依舊坐懷不亂,氣定神閑,否則可能就會極其容易掉入陷阱,不能自拔。

一個對生活總是缺乏耐心的人,不可能成為一個觀察者、覺醒者,他們很可能是一個背負著業力在世間不停搖擺、習慣動蕩、情緒不得控的人。

所以,他們也極其容易滋生混亂、疲累、怨恨及各種不甘願。如果沒有耐心,生命將失去很多本應擁有的力量和影響,生命中的快樂也在很大程度上被剝奪。

在專註與定力面前,很多的人、事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它是勇氣與智慧的顯相;而在失去耐心面前,諸多的困頓與矛盾,都將會再次升級,就如同電腦的病毒一樣,給自身造成很多新的干擾與毀滅。

沒有太多耐心的人,換工作是頻繁的,對孩子也是以急躁的方式對待,事情的處理方式一旦複雜,就想著怎麼矇混過關,敷衍了事去應付。時間久了,他也就成為了一個性情暴躁、毫無定力、心性混亂的人。

只有心性的容量不斷擴大,你才可能讓內在的定力不斷得以顯現,人才可能在面對一些哪怕自己不喜歡、不擅長的事時,也不會輕易表達不耐煩、容易放棄、習慣傾訴的衝動。

我們在大地上播下一粒種子,需要耐心去等待,等待它的生根、發芽,成熟結果;我們在面臨一個幼童生病時,需要耐心去安撫TA的哭泣與煩躁;我們在肩負一個事情的不順時,需要耐心去解決、等待,相信時間會給予所有付出的努力與堅持,最為公允的評判。

人一旦具有耐心,顯然也會懂得如何給予自己、他人、外界時間,在一個較為輕鬆、和諧的範圍內把事情做得漂亮、關係處得融洽,為此生活也會減少這樣那樣的煩惱、痛苦。

「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事,把它做到極致,是人生最大的快樂。我們這輩子,是要來完成自己的夢想,走自己的路,其他都不值得。」「當你全情投入,所有其他一切都完全不存在。」

人最可貴的不是獲得理想後的狂喜,而是在所有堅持的過程中,知道自己在為一件事,孜孜不倦,甚至傻傻堅持的可能性。

當你在懷著熱情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內心肯定是喜悅、甘願、忽略外界聲音種種的。這樣的親歷,即便遇到困難與艱辛,也能保持初心不忘。

它同樣也是一種耐心的體現。畢竟,就事情本身而言,我們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會遇見這樣、那樣的矛盾與困頓,因為誰的生活都不可能永遠都是那麼的四平八穩;誰的人生,都不可能一杆子撐到頭。總會有這樣那樣的波折、坎坷。

但,如果是你所喜歡的事情,你可能會具備抵抗外界種種艱難不易,讓自己變得更加篤定有力,因為你當下所做的事情就是你生命中無與倫比的動力與源泉。

這時候,你會把困難變成一種哲學。裡面有努力、堅持和抗爭的成分,這也是一種良好的品格與美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會點代碼的阿徹 的精彩文章:

強大的加持力,來自強大的虔誠心
修行開始應該修什麼

TAG:會點代碼的阿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