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旅遊攻略不會告訴你,被奈良鹿咬成重傷的樣子

旅遊攻略不會告訴你,被奈良鹿咬成重傷的樣子

在日本奈良公園,

住著一群世界上最會賣萌的鹿。

小鹿靜靜躺卧青草地,

你靠近合影,它配合側顏,

眨巴著水汪汪的大眼睛,

一副萌到出血的模樣。

聽說它還會向人點頭鞠躬,

讓你隔著屏幕也會感嘆:

不愧是日本的鹿!

一旦你去到奈良公園,

拿著一疊鹿仙貝,

軟萌的鹿設說崩就崩。

一群鹿瞬間將你堵住,

拉扯你的衣服和包包。

親眼看過一個外國姑娘的短裙,

被奈良鹿兩下扯掉,

幸好姑娘穿了打底褲,否則……

奈良鹿有一個別名,叫「鹿匪」。

想像的喂鹿。

實際的喂鹿。

奈良鹿不僅會調戲姑娘,

還會給無知的遊人留下血的教訓。

據NHK報道,

奈良野生鹿攻擊事件急劇增多,

2018年4月至今年1月已有209人受傷,

其中8人骨折或受重傷。

聲稱被奈良鹿攻擊的人士中,

近2/3的傷者是中國遊人。

許多遊客用鹿仙貝逗弄鹿群,

反覆戲弄騙合影,卻不給它們,

再溫順的鹿也難免被激怒。

奈良的歷史上,

人們認定鹿是神的使者。

傳說在奈良創建春日神社的時候,

從鹿島請來的神仙騎鹿而來。

古時的奈良誰敢殺鹿或傷鹿,

會受到嚴厲處罰,甚至判死刑。

到21世紀如果人為刻意傷害鹿,

會被判5年以下徒刑,

或30萬日元以下的罰金。

得到神明和法律的保護,

奈良鹿過得逍遙自在。

清晨的奈良屬於鹿群。石井洋子 攝

奈良人說,鹿就像空氣的存在,

和普通居民一樣,和貓咪小狗一樣。

很多時候,鹿也會等紅綠燈,走斑馬線,

伴隨奈良從農村變成市鎮。

但不要忘記這些鹿始終是野生動物,

5月到7月是雌鹿生娃,

9月到11月是雄鹿發情,

這兩段時間鹿爸爸鹿媽媽情緒激動,

跟教熊孩子寫作業的人類差不多,

情緒失控值在腦溢血邊緣。

這時候你去調戲成年鹿,

那是主動申請被撞被懟。

遛娃的父母都不省心。

雄鹿低頭是要亮出強有力的鹿角,

威脅人們給它食物,OST應該是這樣的:

「愚蠢的兩腳獸,快放下你手中的食物!」

當地政府在奈良公園周圍,

豎起多國語言的警示牌,

提醒遊人小心鹿角的攻擊。

然而,拿著自拍桿的人們,

又有多少人會理會告示呢?

遊人喂的餅滿足不了鹿的胃口。

鹿的主要糧食是果實、樹皮、樹葉等植物,

一頭鹿一天能啃掉5公斤的草。

鹿仙貝是米糠和小麥粉做的煎餅,

植物纖維含量少,

對鹿來說,這些都是零食不頂飽。

奈良有超過1200頭鹿,

當地的草壓根喂不飽它們,

所以,飢餓的鹿常常追著遊客討仙貝,

討不到就嚼地圖、衛生紙、包裝袋……

來一套鹿仙貝也不飽。

鹿群還會跑去公園旁邊的村裡偷菜,

一群鹿路過,田裡的稻米、蘿蔔、草莓都遭殃。

日本草莓很貴的,農民能不生氣么?

政府為了平息眾怒,

在農田周圍建起了防鹿柵欄,

但農民受災情況卻有增無減。

奈良當局2017年統計,

被鹿吃掉的農作物和破壞的公共設施,

一年損耗超過60億日元。

奈良鹿一邊帶動當地旅遊,

另一邊卻讓居民怨聲載道,

奈良政府不得不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

不再聽任鹿群自由發展。

在奈良公園以外的地區,

地方政府會捕殺奈良鹿,

但嚴格限制捕殺數量,

每年不超過120頭。

城裡人把野生動物看作一種威脅,

但從城市化的過程來看,

城市化是不可逆的過程,

那麼城市該怎麼和野生動物相處呢?

世界許多大城市有野生動物居住。

紐約的曼哈頓街頭有北美土狼閑逛,

羅馬的野豬會在垃圾堆覓食,

莫斯科的郊外不時發現「熊出沒」。

倫敦的狐狸在居民小區神出鬼沒,

看狐狸毛色是否有光澤,

能判斷那個小區的環境好不好,

究竟是富人區還是工薪階層。

大城市裡最讓人頭疼的野生動物,

莫過於成群結隊的野鴿。

野鴿會吃幾乎所有人為提供的食品,

例如米飯、麵包、壽司甚至披薩。

只要有人餵食,

它們就很容易成群聚集,

等天上掉大餅,喪失覓食本能。

大量野鴿還會滋生大量環境問題,

走在鬧市街頭人們隨時會「中頭獎」,

露天人行天橋和扶手沾滿鳥糞,

野鴿吃剩的殘羹還會招來鼠輩蟑螂。

網上曾流傳這麼一個段子,

梁朝偉在香港閑著悶了,

會飛到倫敦喂鴿子。

其實,在香港和倫敦這兩座城市,

喂鴿子都可能招來巨額罰款。

根據香港法例,

食環署發現有人喂鳥弄髒公眾地方,

可罰款1500元港幣。

在倫敦特拉法廣場喂鴿子被抓到,

最高罰款500英鎊(約4300人民幣)。

特拉法廣場的鴿子,多到會讓人密恐發作。

為了控制野鴿數量,

世界各地的政府腦洞大開。

歐洲和新加坡投放避孕糧,

幫城市鴿子做計劃生育。

倫敦最繁忙的火車站滑鐵盧站,

找來一隻鷹來站崗,驅趕野鴿群。

泰國華富里府鼓勵民眾抓鴿子換錢,

還舉行鴿子烹調比賽,

企圖利用吃貨的力量來保衛城市。

例如,峨眉山的猴子。

不少人去峨眉山遊玩,

有過被猴子抱著咬的恐怖經歷。

這些猴子本來以採集山林的花、果為食,

後來進山的遊人多了,

猴子的日常食譜被狠狠改變。

最初人們用水果、麵包去逗猴,

漸漸地,猴子習慣搶劫路人,

不願費力尋找野食充饑。

現在峨眉山,你不招惹猴子,猴子也來欺負你。

被小猴子扯頭髮翻書包,

這些主動靠近人類的行為背後,

極可能是人類先「踩過界」,

憑著一腔萌血,干擾了猴群規律。

人和動物都有各自的生存法則,

只是剛好生活在同一塊地盤上,

需要人類尊重生命,尊重自然。

人要學會尊重「繩命」。

朋友在秋天去溫哥華旅遊,

看見萬鳥齊飛的大場面,

鳥群不斷變換隊形,忽左忽右,

他一個大男人竟然感動哭了。

這裡的人常看到的野生動物,

不僅有松鼠、野兔、大鵝,

而且還有浣熊、野鹿、郊狼,甚至黑熊。

哪怕自家草坪被浣熊弄得亂七八糟,

出門遛狗被郊狼嚇一跳,

但大多數加拿大人不同意殺滅野生動物,

而且不斷加強保護野生動物的立法。

落基山脈的公路上,

隔一段就能看見為特殊的橋樑,

方便野生動物穿越公路。

通往班夫國家公園的公路上,

路旁有保護青蛙的限速警示牌,

提示司機們:

這個路面是青蛙經常遊走的地方,

限速20公里/小時。

城市裡的野生動物,

靠著驚人的適應力融入人類社會,

為人造城市增添原始野性。

既然城市化不可逆轉,

人類可否將城市變得更適合動物生活?

把動物當作城市的居民來尊重它們的野性,

而非僅僅把它們看作逗弄的萌寵。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加微信號:nayizuochengg加入「那一座城」讀者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一座城 的精彩文章:

美國丨真·骨灰粉,去迪士尼上墳是一種什麼體驗?
東京丨每天夜裡,很多情侶來等這座塔熄燈。

TAG:那一座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