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雙中子星併合產生的「宇宙噴泉」首次證實

雙中子星併合產生的「宇宙噴泉」首次證實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北京2月24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美國太空網、福布斯新聞網日前消息,在包括中國3座望遠鏡在內的全球32座望遠鏡通力合作下,科學家首次證明雙中子星併合會產生接近光速的噴流。這正是2017年曾讓人類探測到引力波的那對1.3億光年外的「明星」雙中子星。相關論文發表於近日出版的《科學》雜誌。


  2017年,美國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及歐洲處女座(Virgo)引力波探測器等多家機構,共同宣布人類首次探測到來自雙中子星併合的新型引力波,並「看到」這次併合事件發出的電磁信號。

  這一事件相關的輻射和X射線餘暉延遲發生,高峰期出現在雙中子星併合後的150天左右,之後相對快速地衰退。但科學家們對於解釋餘暉輻射的模型有不同看法,即製造出的伽馬射線暴與餘暉的噴流到底是什麼樣的形態?其中一種解釋是噴流受阻,無法乾淨利落地避開雙中子星併合期間噴出的富含中子的物質;另一種則是噴流無阻,其周圍包裹著一種被稱為「繭」的廣角外向流。去年的觀測數據相對支持第二種模型。


  然而,此次為了最終確定具體結構,由義大利科學家領導的小組利用分布於全球五大洲的32座獨立的射電望遠鏡(其中3個分別位於中國的昆明、上海、烏魯木齊)構成的陣列,對事件爆發後長達207.4天的射電餘暉(伽馬射線暴的餘暉)進行了觀測。他們的研究表明:這既不是「繭」噴流,也不是受阻「嗆住」的噴流,而是一個速度極高的恰似噴泉的真噴流,已經接近光速。


  這是首次確定了雙中子星併合所形成噴流的具體形態。研究人員認為,雙中子星併合事件中,約有10%會形成這樣的「宇宙噴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從誇大誤讀到多方質疑 "瘧疾抗癌"臨床試驗仍在進行
提高肺癌免疫療法效果,周彩存教授團隊取得新突破!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