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2009 VS 2019:電腦硬體在這10年間竟有了這些變化

2009 VS 2019:電腦硬體在這10年間竟有了這些變化

30年前的1989年,鄧小平一句「計算機普及要從娃娃抓起」引發了全民學習使用計算機的熱潮,更在之後的歲月裡帶動了我國計算機產業的發展。

中國成了世界上主要的電腦消費區域,幾乎每個家庭擁有一台電腦,同時也有不少電腦硬體品牌來自中國,更有不少產品在國內生產。如今電腦、手機等產品早已是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人們用電腦娛樂,用電腦學習,用電腦來工作來賺錢,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方式。

近期「十年對比挑戰」成了社交網路中的熱門話題,許多網友紛紛發出照片,展示自己在這十年間發生的改變。藉此機會小雷也來回顧一下,從2009年到2019年電腦有了怎樣的變化,相比過去是變得更好了,還是反而不如以前。

電腦獨霸風雲 vs 手機崛起,走向專業化多元化

在2009年時,電腦還是人們瀏覽網路、觀看視頻收聽音樂或是玩遊戲的最主要設備,寬頻網路的提升也讓許多人通過電腦接觸到了互聯網。據CNNIC數據,中國網民規模達到3.84億人;到了2019年,網民數量增加至8.02億人,其中7.88億人都用手機訪問網路,佔到了98.3%之多

手機在這十年間迎來了飛速的變化,屏幕隨著機身尺寸持續增大直至逼近人手的極限,性能提升速度甚至超過電腦,聊天交友、辦公娛樂等許多應用場景在手機上也能被滿足,連遊戲這個過去人們買電腦去網吧的重要理由,也開始有手機上的同類替代品,好像電腦就要這樣被逼入死胡同

真的如此嗎?從IDC等調查機構的數據來看,全球電腦市場的確在逐年下滑,但近年的下滑趨勢已經逐步放緩在部分季度甚至有迎來反彈,說明電腦的使用需求依然存在。電腦的銷量和網路接入比例下降,只是手機滿足了部分使用需求的結果,依然存在的那些需求開始導致電腦變得專業化和多元化

相比十年前清一色的機箱 顯示器組合,電腦硬體開始向追求極致性能和控制機身體積,在兩個方向變化出專業與多元的形態。

遊戲需求一直驅動著電腦硬體性能的提升,近兩年大熱的吃雞遊戲更是讓遊戲硬體出盡風頭,「光污染」也在這個過程中普及,現在可以輕鬆實現全套硬體發光,而在「光污染鼻祖」雷蛇剛出道的年代,可是連做個logo多色光都顯得足夠異類。

硬體性能提升也帶來副作用,使得小體積機身可以實現優秀的日常使用體驗,各色「小鋼炮」ITX硬體開始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2009年之前諸多廠商嘗試推行的個性化機身在這十年間終於實現。

上游廠商也嘗試著電腦的多元化發展,英特爾和AMD分別推行筆記本電腦平台等移動方案來到台式電腦上,一體機電腦開始從過去不被人看好變得擁有一席之地,小型化的指導思想下還誕生了電腦棒產品,僅比U盤大一圈插入HDMI介面就能使用。


遵循摩爾定律穩步提升 vs 新三年舊三年擠擠牙膏又一年

CPU廠商英特爾創始人之一的戈登·摩爾曾提出摩爾定律:每個18個月集成電路的元器件數量會翻倍,性能也會隨之提升一倍。這在2009年之前一直是電腦硬體提升的金科玉律,但在近十年摩爾定律已經失效,連英特爾都只能在每年帶來晶元性能5%的提升,幅度遠不如此前奔騰D到酷睿2時的翻天覆地,以至於被消費者們戲稱為「擠牙膏」。

2011年至2013年期間,佔據市場主流份額的英特爾帶來的CPU來到32nm工藝,架構改進並集成了核心顯卡與北橋晶元,大幅提升滿足了電腦使用的基礎體驗。這也是全球電腦銷量在當時達到十年中最高峰的重要原因,更換電腦硬體能夠換來比以往更多的價值,性價比的提升促進了消費者的熱情。

但在這之後,英特爾遭遇了處理器生產製程提升困難,由於達到一定密度後提升難度驟增,英特爾甚至連續4年使用14nm製程,單純改進架構帶來性能提升始終有限。老對手AMD的日子也不樂觀,沒能在CPU上對英特爾產生威脅,同樣主打集成顯卡的APU產品也沒有引發太大的波瀾。

能讓處理器廠商如此「悠閑」也有電腦使用的原因,現在的日常使用即使是最低端的賽揚CPU也能hold住,用戶更換的理由少了許多,出現了一代性能E3 1230這樣的性能CPU連續幾年價格不降反增的奇特景象。

同時電腦對性能的需求也開始轉向其他領域,新湧現出來的機器學習,數據分析等用途中其他專用硬體的浮點計算更有效率,只能靠邊站的CPU自然也少了增強的理由

無獨有偶,電腦中另一「大件」——顯卡的提升也放緩了速度,以甜點級顯卡為例,2010年開始每年都只有60%左右的提升,滿足了需求的用戶更換電腦興緻缺缺,這樣的平靜直到10系顯卡的200%大幅提升和《絕地求生》等新一代遊戲帶動換機才迎來改觀。


電老虎也難戰顯卡危機 vs 遊戲之外的光線追蹤機器學習

十年前,有一款遊戲以其出色的畫面表現和極高的顯卡性能要求,斬多少高性能顯卡於馬下,更令新款顯卡「聞之色變」,這就是俗稱「顯卡危機」的《孤島危機》。

當年的頂級顯卡GeForce GTX 8800 Ultra在1080P全高清解析度下只有個位的幀數,要降低到二十年前的1024*768解析度才能勉強摸到30幀的流暢運行門檻。而現在的頂級顯卡GTX 2080ti在4K解析度下以超過60幀的幀數運行《孤島危機》,中低端顯卡在1080P解析度也都能輕鬆應對,一代「顯卡危機」已被終結

不過後繼者們已經在用各種方式威脅著顯卡的計算性能,連《劍網3》《逆水寒》這樣的網路遊戲也開始對電腦硬體有不少要求,在今天想用中高端顯卡實現1080P解析度全高畫質60幀沒問題,但4K解析度依舊威脅著顯卡的性能極限

在遊戲本身的需求之外,新型的圖形優化技術讓畫面來到了新的境地:實時光線追蹤雖然還不夠強大,但已經能在電腦遊戲中帶來電影級別的光線表現;深度學習超級採樣的加入,讓遊戲能在幀數不受太大影響的前提下就進一步去除「狗牙」。

由於顯卡的GPU擁有CPU沒有的出色浮點計算性能,GPU廠商英偉達引入了用顯卡編程的概念,現在的顯卡相比十年之前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先進的技術便通過顯卡來進行計算,帶來了「阿爾法狗」等人工智慧技術的高速提升,挖礦的流行也利用了顯卡的浮點計算,甚至在一段時間內帶動了顯卡的價格上漲。

一塊硬碟用到天荒地老 vs 固態也要白菜價,RAID 0一直爽

2009年時候機械硬碟(HDD)容量已經到了TB的新單位,價格也下降到了0.25元/GB的低點,當時固態硬碟(SSD)價格還在被人觀望,英特爾的SSD開山之作X25-M要價2500元,而容量僅160GB。16元/GB的高價自然是沒法做存儲盤了,當時的SSD都成了安裝Windows的系統盤,開機速度能快到只需幾秒

現在的SDD都來到了千元買1TB容量的價位,雖然比起8TB容量0.17元/GB的HDD依然更貴,但已經是一般消費者可以接受的水平,只用SSD的整機和筆記本也越來越多。HDD令電腦越用越慢的感覺成為了過去,快速的SSD給了老機器一個起死回生的機會。

SSD的性能更是提升不少,當年的X25-M讀取速度260MB/S寫入速度100MB/S,現在最低端的產品也早超過了這個數,同價位產品更是奔著數千MB/S的參數去了。現在不僅用上了6Gb/S的SATA3介面,還讓NVMe協議和M.2、PCIe介面更進一步釋放SSD的速度。

以前存儲價格還較高的時候,購買硬碟來都是裝在自己電腦上存儲文件使用。如今大容量存儲也無需高價,讓NAS和磁碟陣列開始普及:搭建在家中的NAS實現了電腦之外的手機平板也能隨意訪問文件,出門在外也有打開的辦法。

多塊硬碟組成的磁碟陣列讓文件可以同時在多塊硬碟上存儲,速度能夠提升數倍,也有了「一直RAID 0一直爽」的說法。

從2009年到2019年,你還在使用電腦嗎?現在使用的電腦是什麼形態呢?歡迎和我們分享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科技 的精彩文章:

高通也來刷版本號?驍龍712正式登場:性能提升10%
OPPO展示10倍光學變焦視頻:放到最大依然清晰

TAG:雷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