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曼施坦因軍事冒險求來的時機,希特勒一紙命令被迫停留三天

曼施坦因軍事冒險求來的時機,希特勒一紙命令被迫停留三天

擁有了半個歐洲的德國終於忍耐不住的向蘇聯出手的。曼施坦因此時是北線集群摩托化軍的軍長,按照預定的計劃,他的任務是要拿下列寧格勒,隨後依據戰局情況,會師於莫斯科,從而擊潰蘇聯這一頭巨獸。蘇聯橫跨歐亞兩洲,地域面積龐大,資源豐富,戰略縱深難以測量,德國人根本沒有搞清楚蘇聯到底擁有多少個武裝師,但是,曼施坦因非常的清楚,一旦在這一片土地陷入持久戰,那麼自己必敗無疑。

鑒於這樣的情況,在戰爭一開始的時候,曼施坦因便實行一種冒險性極高的軍事戰爭方法。他率領第56裝甲軍迅速的向蘇聯的國境深處鑽,根本不顧忌自己的側翼安全,因為曼施坦因相信,在如此強烈的突擊中,蘇聯並不會反應的如此之快,而且從每一次的進攻來看,蘇聯都沒有對他這支孤軍做好作戰準備,這起碼證明了,蘇聯統帥部暫時沒有掌握自己部隊的行跡或者,他們根本不關心這一支小小的部隊。但是無論如何,這對於德國而言都是一個機會,曼施坦因非常想要抓住這個機會。

然而,德國最高統帥部的命令下達了,曼施坦因停止前進,請等待第16集團軍的到達。這個命令讓曼施坦因顯得絕望,因為巴巴羅薩計劃的根本邏輯不就是趁蘇聯沒有反應過來就擊潰他們的神經中樞嗎?現如今自己孤軍深入敵境,所要做的應該是趁敵未穩,繼續採取突擊戰術,以求得趕緊拿下列寧格勒,就這支部隊的安全來說,只有不斷的機動才有可能不被敵人重圍,停下來是最危險的,但是不管如何,希特勒的命令是不可違背的,曼施坦因只能停在原地堅守,等待友軍部隊的到來。

列寧格勒方面在得知德君已經騎臉的情況下,迅速的進入戰爭狀態,數十萬的軍民開始對列寧格勒的外圍堅壁清野,加固城防工事,而且從容的在各個關鍵地段埋置了足以摧毀整個城市的炸藥。庫茲涅佐夫則充分的利用了這一段時間,重新的組織了自己可以調動的軍隊,而蘇聯最高統帥部則將整個失去控制的部隊給組織化,重新穩定了軍心,並且開始組織力量修繕早已不用的俄羅斯至愛沙尼亞防禦工事,也就是斯大林防線。

所謂兵貴神速,如果曼施坦因繼續突進的話,必然會帶來更大的收益,但是希特勒由冒險轉向保守的策略,讓曼施坦因的進攻優勢付之東流,等到16集團軍的到來已經是幾天後的事情了,一直到三天後,希特勒才下令曼施坦因允許他繼續前進。三天,在戰場上的三天已經足以改變許許多多的東西了。此時的列寧格勒已經從觸手可及到有點遙遠。面對做好準備的蘇軍,機動突擊也不再是曼施坦因所能使用的了,集團軍的對決就此展開,對於德國而言,這意味著巨大的傷亡。

更多歷史,關注旁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旁閱 的精彩文章:

1937年7月,日本全面侵略中國時,他們到底有多少軍隊?
從杜月笙在黃金榮手下的日子,看杜月笙為何能脫穎而出,威震上海

TAG:旁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