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Martin Margiela:缺席的神話

Martin Margiela:缺席的神話

月初我在澀谷淘到一件Martin Margiela任總監時期的Hermès,有點驚訝。古著店內太難見到Margiela for Hermès,因為這些作品經典又實穿,即便十多年過去,也是其主人的心頭好。衣服的主人大概有不得不放棄她的原因吧。

Margiela,一個從不拋頭露面的時裝設計師,離開時尚圈十年卻受到人們長久追捧,這對於喜新厭舊的時尚界來說著實不尋常。急功近利的年代,我們一如既往地懷念著他的純粹和自由以撫慰浮躁不安的自己。

有限的經費往往能滋生出無限的創意,我猜Martin Margiela是Project Runway非常規(垃圾)挑戰賽的大Muse。

資本讓時尚產業興盛、衰敗、發狂,而Margiela對時尚的愛從來無關金錢。許多設計師為了抬高產品價格而偏愛使用金貴的材料,而Margiela卻如孩童般,沉迷於破舊二手店的舊物,並讓它們登上了大雅之堂。他的合伙人Jenny Meirens對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讚嘆不已,她說:「對我而言,Martin最厲害的一點,是他能夠把一些非常大眾、普通和廉價的東西變得時髦。"

semi-couture f/w 1997-"98

Kate Moss backstage Maison Martin Margiela S/S 1993

1987年,離開了Jean Paul Gaultier工作室的Margiela和Meirens一起,創立了品牌Maison Martin Margiela。和大多數獨立設計師品牌一樣,他們的經費相當有限,但這反而激發了Margiela的無窮創意。

Tabi分趾鞋是Margiela二十年設計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2018年,巴黎時尚博物館加列拉宮(The Palais Galliera )的Margiela特展「MARGIELA/GALUERA,1989-2009」中各式各樣的Tabi鞋享受了單獨陳列的優厚待遇。

Maison Martin Margiela S/S89 首秀

Tabi鞋靈感源於日本傳統足袋。它在Margiela個人首秀1989年春夏系列亮相之後,多次重回秀場,只因品牌沒有足夠經費開發新鞋。結果,連續幾季之後,Tabi鞋供不應求。可品牌依舊沒有預算生產更多新鞋。情急之下,Margiela用油漆刷白了一些舊Tabi鞋,使它們煥然一新,然後重新出售。

Tabi boots, Maison Martin Margiela Fall 2001 Ready to Wear

Maison Martin Margiela 1990 SS

後來Tabi鞋衍生出了塗鴉款和有機玻璃鞋跟款等等,最誇張的是一款只有鞋底的Tabi鞋,穿者要用膠帶將腳綁到鞋上。用膠帶捆綁的概念也從此被Margiela發揚光大,每當團隊經費不足,膠帶就會被當成腰帶、紐扣使用,令人忍俊不禁卻拍手叫好。

聲名鵲起之後,金錢沒有成為他創意的負擔。Maison Martin Margiela為了保持絕對的創作自由,沒有接受任何財團支持。Margiela將資金不足作為了長久的創作條件,而非限制。對於獨立設計師而言,高級羊毛供應商是奢侈的。為了擁有自己的針織系列,Margiela將八雙軍用羊毛襪拆分、重組,變成了一件肩部和小臂都突起小角的獨特廓形毛衣。2014年,在Margiela策劃的第一期《A Magazine》中,他將這款毛衣的製作步驟,圖文並貌地公之於眾,成為了最早的DIY教程。幾乎出於同樣的原因,他還用假髮片製作了皮草大衣、用皮手套拼貼出了背心······最終發展出一條用舊物改造的、極具藝術性的產品線,名為「Artisanal」。

Maison Martin Margiela 1989 FW

Maison Martin Margiela 2001 SS

Maison Martin Margiela 2006 SS

Martin Margiela把服裝製造背後的「瑣物」,都粗暴地展示在了觀眾面前。如他所說,他的創作就是「將既存的服裝拆解,重新定義每個部分的功能,然後再重組」。 Martin Margiela每一季的設計概念非常清晰,所有系列整整齊齊地排開,好似一篇篇的「命題作文」。1990年春夏是「金屬、紙張和塑料袋」;1991年春夏是「牛仔褲變形記」;1992年春夏是「絲巾的華麗轉身」;1997年是「時裝背後的一地雞毛」;1998年是「平面服裝」;1999年春夏,則是 「10年回顧,再玩一遍」。「使用現成品再設計,其實很困難重重,我們將之視為一項設計上的挑戰,而並非出於環保的原因。其結果,便是這些元素獲得了第二次生命。」對Margiela來說,審美還是重要的,原初素材的功能被化為了無用的裝飾。

白色、時間與本質。Margiela不願設計師搶了作品的風頭,於是他從不公開露面也不接受面訪,用「我們」而不是「我」作為品牌的代稱,將自己隱藏在人群之中,但作品就是設計師的鏡子,Margiela的作品一再表明,他沒有沾染時尚產業的不良習氣,沒有因為虛無的名利而忘了自己是誰。

穿「blouse blanche」 白色制服的Margiela團隊

Margiela對於根源的尊重體現在對時間和歷史的理解之中。他展現歲月的痕迹,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建立聯繫。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常見亞光白,因為這種白色最易留下時間的痕迹。

Maison Martin Margiela 1992 SS

1993 Ready-to-wear Spring

1996 exhibition

Martin Margiela fall winter 1998Maison Martin Margiela, Fall 1998

AW 1998/1999

Backstage at Maison Martin Margiela S/S 1992

Maison Martin Margiela F/W 1996/97 Street Magazine V

Maison Martin Margiela bracelet

Margiela說:「白色代表著脆弱中的力量,和時間流逝中的脆弱。它是一致、純粹和真誠的表達。而他自己一如白色,今夕一致、純粹而真誠。」

白色也是Margiela的過去。小時候他就常看著母親將買來的傢具重新改造、塗白。多年之後,他繼承了母親的習慣。在品牌創立之初,Martin Margiela就將「白色」定義為品牌的唯一主色調,將Maison Martin Margiela的總部從地板到天花板都塗成了白色,並將傢具蓋上了白色棉布。還有那件永恆的白大褂工作服-Blouse Blanche。

**巴黎第十一區的工作室,起初建立是一座修道院,上世紀二十年代變成一座孤兒院,之後又轉給一所私人的工業設計學校。學校搬離後廢棄了15年,最終迎來了Margiela和他的設計團隊——在這所有著古老歷史的房子里,故事感和它的歷史一樣深厚,恰巧和Margiela的氣場微妙地契合。

Maison Martin Margiela inside the atelier

對根源的尊重使Margiela對舊物改造情有獨鍾。從1994年開始,他每一季都有「Replica」的作品,這一系列是Margiela團隊對經典服飾的復刻。在重新發布時,他們另附商標,以說明這些作品的出處、功能和誕生時間。

「原型為1972年葡萄牙里斯本的設計」

「這件男士襯衫,復刻了70年代義大利的設計」

其中最出名的當屬「芭比系列杉Group III」1994年,對服裝比例興趣正濃的Margiela,買回來了一些60-70年代的二手芭比娃娃的服裝,然後按比例放大,製成真人尺寸的衣服,結果針織外套的扣子奇大無比,領口和肩膀也有錯位,幽默感十足。九年後,時任Hermès女裝創意總監的Margiela又重新改造了這件芭比裝。目前正在歐洲巡展的Margiela,the Hermès Years特展中,這兩件姐妹裝終於聚首。

Margiela, the Hermès Years 展覽

更難得的是,Margiela成功創造了能夠經受時光洗禮的設計。他無心創造潮流,只願讓人們的衣櫥中再多一件經典。「Margiela,the Hermès Years」的策展人Kaat Debo曾在《VOGUE》上分享了一個插曲:當策展方向私人收藏者借用這些衣服時,有些人非常猶豫,因為這些服飾仍在使用中,而距它們誕生已有 15-20年。它們抵抗住了時間的磨洗,超越了時尚本身。而它們的創作者也如金子般,依舊閃閃發光。

Martin Margiela for Hermès

然而才華和名聲沒有使Margiela變得孤高。他讓朋友和忠實客戶為其走秀,開啟了使用素人模特的先河,並將這一慣例延續至Hermès。同時,富有社會責任感的Maison Martin Margiela自1994年秋冬每季都會推出慈善AIDS T-Shirt,並把部分收益捐獻給艾滋病防治機構,正如T-Shirt上的口號所說:「THERE IS MORE ACTION TO BE DONE TO FIGHT AIDS THAN TO WEAR THIS T-SHIRT BUT IT"S A GOOD START」。

卓爾不群往往招致非議,保持自身的純粹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就像影響了Margiela的川久保玲和山本耀司一樣,他們剛登上巴黎時裝周的舞台便被批評為廣島的原子彈。Margiela的首秀讓他的良師益友Jean Paul Gaultier為其歡欣鼓舞,使當時還是大四學生的Raf Simons從此走上時裝設計道路,但更多的人不理解Margiela的設計。這些如今看起來仍顯前衛的奇怪比例、磨損邊緣、拼接布料和透明食品袋被一些人稱為「垃圾」。

時尚評論人Suzy Menkes這樣回憶到,「我和一小群時裝信徒來到巴黎郊外一處粗劣的社會福利住宅旁的廢置空地上,觀看了這位比利時設計師裝在塑料乾洗袋裡的整個時裝系列。」

SS 1990, DETAILS, September 1989

Maison Martin Margiela 1990 SS秀場

在後台被模特擁抱的Martin Margiela

1990年春夏系列的秀場激怒了不少時尚記者和評論人:地點在遠離巴黎中心的第20區,秀場按照先到先得的原則入坐,於是許多名流大老遠趕來卻發現只能站著看秀。Maison Martin Margiela的前新聞總監P-Patrick Scallon告訴《i-D》雜誌:「走秀結束的第二天,接到的投訴電話簡直令人不敢置信。」法國世界報的記者Laurence Benaim直言「雖然衣服做工剪裁都很好,但我實在不能接受這麼破爛的地方,更不能接受盛在廉價酒杯里的劣質紅酒。」

1989年秀場「盛況」

即使在Margiela入職Hermès之後,來自時尚圈的責難也從未停止。由於Margiela旨在為生活中的女性做設計,而非秀場上引起轟動,他在Hermès的作品長期受到忽視,有評論稱這些設計「無聊」、「商業」。

人們只看到他的存粹與不羈,卻忽略一點,很少有設計師能夠兼顧創意和商業。成功的設計師品牌背後通常都有至少一位發揮關鍵作用的商業夥伴:Margiela之所能擁有絕對的創意自由,是因為有合伙人Jenny Meirens和新聞總監P-Patrick Scallon操心整個品牌的運營,而且許多在外界看來的絕妙點子實際上是Meirens的主意。比如,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去商標」概念,最開始就是Meirens提出的。Margiela曾說:「如果在她(Meirens)眼中世界是黑的,那在我眼中世界就是白的,兩者完美共生。」

Meirens 出主意說:「當顧客走進店裡,看到這麼奇葩的衣服,一定會好奇是什麼牌子的。如果ta一翻背標發現上面什麼都沒寫,那他們一定更好奇!」

一開始Margiela有點遲疑,總歸還是接受了,不過要求保留四條針腳。他們的律師一聽崩潰了:「Are you kidding me?! 法律不可能保護一個空白商標!你們這樣沒辦法註冊的。」

P-Patrick Scallon作為品牌前新聞總監,要維護創意總監從不公開露面或接受面訪的原則,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與媒體交涉。他曾在VESTOJ沙龍透露,當人們對這個零曝光人物的好奇心達到頂點時他一度需要花幾個小時和朋友解釋為什麼他們不能見Margiela本人。為了維護這個」神話「,他幾乎要犧牲自己的個人生活。所以他對這個神話一直不置可否。同時他在沙龍上還強調了Meirens的功勞,他說讓Margiela成為了人們期待中的形象「充滿了(對體系的)挑釁——拒絕採訪、秀場沒有座位安排——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她的想法。"

Jenny Meirens(1944-2017)

藝術共生就意味著缺一不可。這個站在Margiela身後的女人,為Margiela提供了創作所需的一切。Meirens曾驕傲地說:「我們完全經濟獨立,創作自由。我們從沒賺到錢,但也從不欠債。一切都只是剛好能維持運轉。」所以在2002年Meirens因病退休後,Margiela就將公司賣給了OTB集團。

Martin Margiela Archive

對現實感到困惑無助時,人們就幻想出一個更為強大的力量,以為寄託。Margiela被神化,只因我們需要神。時代在改變,時尚已由創意行業變成了一門嚴肅生意,容不得隨性的差池。

財團壟斷了資源,壓榨著靈感,創意不再自由,抄襲大行其道,創新幾近絕種。於是,在Margiela已經離開時尚界十年之後,人們依然懷念他的天才、存粹和自由。但大勢不可逆,Margiela早已隱匿於世。

最壞的時代往往是最好的時代。Margiela代表著一個回不去的黃金時代,成為了純粹和自由的使者,指引著迷茫的心靈去創造屬於自己的黃金時代。

參考資料:

Yayi Du , Martin Margiela不是神

Maison Margiela by Suzy Menkes, September 6, 1994,nytimes.com

100 contempeorary fashion designer

The Maison Martin Margiela Reference Guide,thirdlooks.com

From the Archives: 14 Shows From the Man, the Myth, the Legend Martin Margiela,vogue.com

Maison Martin Margiela,Rizzoli

10 Corso Como official website

A Magazine curated by Maison Martin Margiela

Margiela: The Hermès Year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DDY視覺筆記 的精彩文章:

TAG:TEDDY視覺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