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蘇30飛豹進入暮年 空軍可能需要挖掘殲11B對地攻擊潛力

蘇30飛豹進入暮年 空軍可能需要挖掘殲11B對地攻擊潛力

殲-11B現在以制空爭奪為主

對地攻擊以非制導炸彈和航空火箭為主

近日網上出現了殲-11B投放CM-400AKG的圖片,儘管這只是殲-11B機載武器試驗機測試外掛武器火控系統,不過也表明殲-11B能夠投放精確對地武器。

對於中國空軍來說,需要考慮進一步挖掘殲-11B戰鬥機潛力,讓飛機可以執行遠程對地打擊任務,進一步增強空軍遠程作戰能力。

殲-11B機載武器試驗飛機投放CM-400AKG

眾所周知,上世紀90年代之後,中國空軍開始由國土防空由攻防兼備轉型,遠程戰鬥轟炸機成為空軍戰略轉型物質基礎,海外資料認為中國空軍遠程打擊能力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居於當今第三位,中國空軍現在擁有遠程戰鬥轟炸機包括:76架蘇-30MKK、96-120架殲轟-7A、接近100架殲-16,總數接近300架,如果算上海軍航空兵的96架殲轟-7A、24架蘇-30MK2,這個數字還將突破400架。

相比較之下,美國空軍也只有213架F-15E,俄羅斯空天部隊則擁有124架蘇-34、116架蘇-30SM、20架蘇-30M2,總數大約在270架左右,儘管遠程打擊飛機數量不如中國,但是美國和俄羅斯空天部隊擁有大量戰略轟炸機,其中美國空軍還擁有B-2隱身轟炸機,這些飛機都可以執行遠程戰略/戰役打擊任務,性能也要優於中國空軍主力轟炸機-轟6K。

蘇30MKK裝備部隊即將20年

殲轟-7A也在快速接近這個數字

另外中國空軍遠程打擊飛機也在迅速老化,蘇-30MKK在2000年交付部隊,殲轟-7A在2005年交付部隊,這兩種飛機服役期間即將達到20年,新世紀國產作戰飛機飛行小時普遍在3000小時左右,以相關部隊每年飛行150-200小時計算,飛行小時已經消耗完畢,需要進行維護和升級,大約能夠延長到5000小時,即便這樣也對要飛機掛載、機動進行限制,所以這些飛機保持一定的作戰能力已經越來越困難。

殲-16是中國空軍替代蘇-30MKK、殲轟-7A的飛機,但是殲-16配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PL-15中遠程空空導彈、PL-10紅外成像制導空空導彈,具備強大空戰能力,現階段主要任務還是奪取制空權,所以中國空軍遠程打擊能力即將迎來一個青黃不接的階段,需要尋找一個過渡型替代方案。

殲-16現在也以奪取制空權為主

殲-11B是中國空軍在2020年之前主力作戰飛機,它繼承了蘇-27系列載荷大、航程遠等優點,具備較好遠程打擊潛力,此前中國空軍一直沒有挖掘這個潛力,主要是因為殲-11B作為空軍奪取制空權主力飛機,主要精力放在空戰科目上面,對於遠程打擊、對地攻擊著力較小,隨著殲-16、殲-20等戰鬥機服役,殲-11B擔負制空爭奪任務降低,這樣就為飛機挖掘這方面潛力創造了條件。

殲-11BS原型機測試投放精確制導炸彈

殲-11B機載武器試驗機投放激光制導炸彈

中國相關單位已經將1架殲-11B原型機改裝為機載武器試驗飛機,用於試驗空地精確制導武器,例如國產衛星制導炸彈,這表明殲-11B已經進行過加裝國產空地精確制導武器風洞、外掛等方面試驗,任務計算機也整合了這些武器軟體,為現役飛機進行這樣改裝鋪平了道路,實際上這樣試驗飛機變身為現役飛機先例並不是沒有,當年國產PL-12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進行空中實彈發射試驗,相關單位改裝了2架殲-8B空中武器試驗飛機,進行空中打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當時空軍缺少能夠發射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的戰鬥機,於是在殲-8B空中武器試驗飛機基礎上進行改進,研製成功殲8F戰鬥機,迄今還在部隊服役,所以殲-11B機載武器試驗飛機基礎上為殲-11B增加對地精確打擊能力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飛豬的防務觀察 的精彩文章:

據說那艘漏水的航母要來宣揚硬實力了 不過打腫臉充胖子而已

TAG:小飛豬的防務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