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孩子開學易鬧情緒,家長千萬別踩這6個教育雷區!

孩子開學易鬧情緒,家長千萬別踩這6個教育雷區!





這兩天,孩子們都陸陸續續開學了。先來看看孩子開學都遇上了哪些難事:


@然然媽媽:

孩子寒假不想寫作業,瞞著我和他爸說作業寫完了。開學前兩天主動「自首」說還有3本習題冊沒寫,在一頓愛的教育下,開始了為期兩天的補作業之旅。

開學那天孩子很害怕,生怕老師看出來3本習題是2天寫完的,回家之後就吵著肚子痛生病了,不能去上學,第二天死活都不肯去學校…


@圈圈媽媽:

這周三閨女、兒子學校開學,早上孩子嘴上雖然什麼都沒說,卻用行動表示不想上學。

閨女圈圈一早起來就說餓,肚子都餓疼了,也不自己穿衣服,喝了口奶又倒回房間床上躺著;兒子綿綿醒了就是不起床,叫了很多次依然不起床。

後來我佯裝要生氣了,寶貝們才不情不願但還是配合去上學了。這幾天早上都不太平,打戰一樣,尤其是孩子心裡總是帶著怨氣…


@美子媽媽:

開學的第一周,每一天早上都至少要花至少半小時去安撫美子——一個不想上學的孩子。

因為不想上學,所以不肯穿衣服不肯刷牙洗臉不肯吃早飯。

一睜眼睛嘴巴里就念叨:「媽媽,我真的不想去上學。你知道學校的飯有多難吃嗎?學校還不可以玩手機,媽媽你答應我放假了帶我去遊樂場玩,我今天就可以去上學…」

孩子哪裡都想去,就是不想去上學。每天數什麼時候能放假。感覺我已經快要黔驢技窮了。

對於很多學生來說,長假返校是一大挑戰,面對各種各樣的不適應和困難,孩子容易鬧情緒、發脾氣,此時,孩子最需要家長耐心的和他一起面對困難。所以,下面這6個教育雷區,家長可千萬別踩哦!


0

1


以暴制暴

有時候孩子一直鬧騰,再溫柔的媽媽都會被惹惱,脾氣上來時會說狠話:



「再鬧,就給我試試看!」


「不乖就把你趕出門!」


……

這些話恐嚇威脅的話有作用,但是會扼殺孩子的安全感。

所以媽媽們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緒,給孩子預留多一點時間,對待孩子的時候多一些耐心。


0

2


情緒勒索

當孩子一直哭鬧時,家長們使用這招的頻率非常高。



「不哭不哭,等下就帶你去吃麥當勞!」

「別躺在地上了,臟不臟,我們去買玩具就是了!」

「這次期中考試好好考,考的好爸爸帶你去迪士尼!」

用賄賂、哄勸的方式息事寧人,避免孩子體會不好的情緒,反而讓孩子學會了「情緒勒索」。等到孩子輕車熟路駕馭了這項技能,到時後悔都來不及了。


0

3


貼標籤

有一部分家長習慣將「不聽話」、「懶」、「笨」、「膽子小」、「不愛吃飯」等一些評價經常掛在嘴邊。即便孩子努力走在甩掉標籤的路上,都很難改變父母的固有觀念。

謊言重複一萬遍都能變成真理,何況是孩子信賴的父母,很多時候我們用情緒、用標籤來批評孩子,卻從來沒有意識到對孩子自尊的傷害。你貼在孩子身上的「負面標籤」,會輕而易舉的扭曲孩子的自我概念。



0

4


嘮叨

嘮叨是女人常犯的毛病,特別是婚後生育過寶寶的女性,無論是對老公還是對孩子,都愛嘮叨。其實很多時候這些話說不說都可以,但是這女人的天性,就愛去嘮叨一下。

「你看!我不是早就跟你說過了……」當孩子傷心、難過、生氣的時候,情緒已經主導了全部意識,根本不是灌輸規則與訓誡說教的好時機。父母嘮叨過多,孩子就算聽從父母的話了,也會在內心產生抵觸或怨恨等負面情緒,讓親子關係受到破壞。

並且父母愛嘮叨,什麼事都要管,孩子就會產生依賴心理,因而變得懶惰、散漫,沒有責任感。在孩子年幼不懂事的時候,父母的嘮叨會使其產生不自信、自尊感差等心理問題。


0

5


回力球效應


「你再鬧啊!乾脆把我氣死好了!」


「我真的要被你氣死了!」


「把你生下來就是要氣死我!」

在孩子鬧脾氣時,無法保持冷靜,反而回以憤怒,形成「你來我往」的惡性循環,最後「發脾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想法也將深深刻在孩子的心上。


0

6


歸咎他人

小的時候孩子學走路的時候摔倒,奶奶說:「都是石頭害寶貝摔倒,我替你打它,不哭啊!」;

長大了考試成績不好,媽媽說:「沒事,這次考試天氣變冷了,寫字的手都凍僵了,下次好好答題,一定能拿高分!」

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為了安撫孩子情緒而歸咎外界環境的做法,會讓孩子無法對自己負責,失去從錯誤中反省學習的機會,容易養成遇到挫折「只會怪別人」的惡習。



如果都避免了這六大教育雷區,爸爸媽媽又該如何解決孩子的情緒問題呢?傷腦筋……

每周微課邀請「超級育兒師」

蘭海老師

用12節課為您揭開孩子情緒背後的正向,孩子哭鬧,發脾氣,不尊重長輩,跟家長唱反調,孩子這麼做背後的真正需求是什麼呢?



學完這12次課,相信你一定能培養出一個性格好愛學習的好孩子!

掃碼立即學習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周微課 的精彩文章:

會說話的父母,孩子基本不會差!
養兒子和養女兒各有「三忌」,越早知道越好

TAG:每周微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