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四大法寶

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四大法寶

改革開放40年來,高等教育是中國變化最大、成就最顯著、最為激動人心的領域之一,同時也是最需要不斷改革的領域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一切偉大成就都是接續奮鬥的結果,一切偉大事業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回顧改革開放40年,特別需要我們在大的歷史維度上思考,有哪些影響全局、影響深遠的思想解放和戰略決策,奠定了40年來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礎;還有哪些共性的、規律性的思想認識和做法經驗可以凝練、固化,發揚於未來。

回顧艱辛探索和實踐的歷史,40年來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主題詞,可以概括為「擴大規模」和「瞄準一流」,核心是「辦人民滿意的教育」。40年來高等教育成就斐然,但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面向「兩個一百年」,我們必須更高更穩地舉起改革開放的旗幟,推動高等教育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

第一,以人民為中心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出發點。歷史上,改革者總是面臨兩大難題,這就是「改什麼」和「怎麼改」。教育政策的重大變化確實可以改變民族的前途,比如改革開放初恢復高考,比如20世紀90年代的高校擴大招生。推進改革,必須尊重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在「改什麼」的問題上,必須把握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始終把民心、民情、民意作為第一位的考量。否則,就會背離初心,失去民心。在「怎麼改」的問題上,必須抓住問題本質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權衡利弊。必須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等作為重大改革的決策程序。要堅持系統思維,關注改革的可行性、操作性,把握好方案出台的時機。要充分考慮改革的矛盾、困難和不同階層的不同訴求、接受程度,正確引導社會預期,彌合社會認識分歧,形成社會認知的最大公約數。

第二,實事求是是破解高等教育一切難題的方法論。相信群眾,依靠基層,尊重基層幹部群眾的首創精神,這是黨的群眾路線的基本要求,也是高等教育事業永葆生機的活力之源。把基層改革創新的積極性發揮好、保護好、引導好,這是江蘇高等教育發展的一條基本經驗。農民哲學家吳仁寶在總結基層工作經驗時曾經感慨:千難萬難,一切從實際出發、做到實事求是最難!他說,華西村是一個行政村,如果不從自己的實際出發,盲目地追趕潮流,事事都想當排頭兵,經濟社會情況發生變化時就被動了,也不可能有華西村今天的局面。教育教學是個慢變數,浮躁不得,折騰不起。在推進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中,我們要吃透中央精神,堅持站穩人民立場,從實際出發,守住底線,審時度勢,容錯糾錯,開拓創新。

第三,大學精神是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精氣神。大學是人類文明延續的基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神高地,表徵著一個社會的理想和良知。大學精神應當反映大學的特質,引領大學實現自身的社會使命,體現教育基本規律、學術發展規律、人才培養規律的統一。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戰略,為辦好一流大學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大學與產業界、與社會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難解難分。任彥申先生指出,今天再提「回到洪堡」「回到蔡元培」,那絕不是大學的進步,而是大學的倒退。但是,不論大學的功能如何拓展,培養一流人才永遠是大學的初心和使命,只有培養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夠成為世界一流大學,這是大學精神的核心所在。堅持立德樹人,必須重視學生基本人格、基本道德、基本情感的養成。年輕人如果沒有點理想、沒有奮鬥精神,將來就成不了大氣、派不上大用。如果我們的大學只能培養出一群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或者只能培養出一群目光短淺、心胸狹隘之輩,那麼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就沒有了希望。

第四,卓越領導者應當是一流高校的靈魂人物。一流的大學首先必須有一流的領導者。高校卓越領導者的關鍵領導能力體現在:堅定「四個自信」,樹牢「四個意識」,擁有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的偉大理想、堅強意志和強烈自信,並能夠以此來激發利益相關者的熱情,使自己的行為得到師生乃至民眾的認同和追隨。卓越領導者最重要的素質是,基於大局判斷力的勇氣和決斷能力。高校卓越領導者應該集政治家智慧、教育家情懷和實幹家精神於一身,具備政治上的遠見卓識、教育規律的瞭然於胸、主動融入和服務社會的高度自覺。在現實中,我們常常看到,卓越領導者與高校是相互成就的關係,一流大學總是與一到兩位卓越領導者的名字緊緊聯繫在一起;而一個平庸的領導者則常常會讓我們感到失望。

對改革開放的最隆重慶祝,就是書寫新的輝煌歷史;對改革開放的最崇高致敬,就是創造新的更大的奇蹟。面向「兩個一百年」,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當繼續解放思想,創造出生動實踐,這是時代和人民賦予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使命。

(作者系江蘇省教育廳副巡視員,原載2019年2月12日《光明日報》)

《中國教育報》2019年02月25日第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大學的時代新形象
炒作漢字改音誤導公眾朱昌俊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