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岳松:趣味思政課,叫好又叫座

岳松:趣味思政課,叫好又叫座

【人物簡介】:岳松,山東理工大學國防教育學院講師,以自己獨特的講課方式進行課堂教學活動,受到學生的廣泛好評,獲省高校教師軍事理論授課競賽一等獎、校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一等獎。

風景如畫的校園裡,總有人駐足留影的「彈幕」許願牆上寫著,「畢業前去蹭一節他的課,才算完美」;他的微信和QQ常有「求課表」「求蹭課」的留言;一堂公開課300張票幾分鐘被搶完,網路同步直播擠進來5000多名學生觀看;一條網路狀態7000多閱讀量,近800人點贊……他就是山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岳松。

「同學們私下裡都叫你段子老師,你喜歡段子手這個稱呼嗎?」在山東理工大學「我愛我師——我心中最愛的老師」頒獎晚會上,面對主持人的提問,岳松先點頭,然後又擺手。

他解釋道,如果能用講「段子」的方式增強思政課教學的吸引力,讓學生愛聽,那他非常樂於接受這個「榮譽稱號」;如果拋開思政課的理論「根」,只追求娛樂性的「果」,那是對教師身份的一種誤讀和誤判。教師,特別是思政課教師,要想辦法贏得學生,而非簡單地迎合學生。

「配方」先進,學生才會願聽願看

2006年,剛登上講台的岳松就遇到了「職業危機」。學師範出身的他,本來對自己的教學基本功很有底氣,大學的最後一年,有八個月的時間都是站在講台上的,頂崗實習跑了四所學校,每所學校都講過一個多月的課,所有老師給的實習成績都是「優秀」。

工作後,為了講好高校思政課,他每節課都準備了堪比外科手術操作指南的說明書式教案,第一句話講什麼,什麼內容配什麼手勢,何時在講台上走動,何時走下講台,在哪個位置轉身,講到哪個字幻燈片翻頁,哪個重點內容需要板書……全有操作說明,內容熟到閉著眼睛都能講,有段時間說夢話都是帶「一二三」章節號的。

可惜,講得很熟練、操作很規範,學生們卻不買單,學生對他精心準備的內容,似乎都不太「感冒」。這一度讓他很受打擊,覺得自己的付出都白費了。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不服輸的他課間和學生談心,課後給學生打電話聊天、一起吃飯,網上和學生侃大山,一點點找到了自己的問題——內容不夠新,營養不夠豐富,「食材」不夠好,「滋味」不夠,所以缺乏吸引力,思政課的對象是人,重點是思,方向是政,載體是課,大學生作為成年人,有自己的人生規劃和現實需求,把最新的理論熱點融進去,做好學生的引路人,學生有了認同才會緊跟。

為此,岳松重新開始篩選「食材」:《閃閃的紅星》里,潘冬子巧妙地為紅軍游擊隊帶鹽,如果讓你給故鄉做廣告,你會怎樣為家鄉「帶鹽」?「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沿線哪個國家美女最多,到哪裡創業可以順帶解決單身問題?你生在改革開放的哪一年,小時候吃的零食和現在的零食有何不同?你覺得我們國家哪個方面的發展最應該對你成長為一名「吃貨」負責?

岳松上課時設計的問題和故事都很有意思,有種恰好搔到癢處的感覺,學生一邊想答案,一邊著急聽他往下講,還有好多人搶著想發言,早把玩手機忘了。

新的選題在闡述理論、宣講政策的同時,鼓勵引導學生投身祖國建設事業,結合形勢謀劃個人發展,大中有小,以小見大。

改進「配方」後,上課時學生們的頭重新抬起來了。

「工藝」精湛,學生才會鼓掌點贊

「學生能非常專註地聽課五分鐘,已經非常不錯了。」說這句話時,岳松一臉認真。信息時代,老師們紛紛感慨,「低頭族」太多,想和手機搶「風頭」太難了。為此,高校用寫承諾書、課前上交手機甚至是裝網路屏蔽儀等方式,想重新奪回學生的注意力。對這個老大難問題,岳松的做法是,先向對手學習,而非簡單趕對手出場。

為何手機和平板電腦比老師和黑板更容易吸引學生?

岳松總結了三點原因:第一,信息量大,內容鮮活;第二,生動幽默,好玩有意思;第三,話題多,轉換快,不容易厭煩。

抓住問題的關鍵,才能更好地進行攻堅。通過穿插短視頻、小動畫、新聞圖片,拓展思政課的「體量」;通過自編大學生為主角的段子故事,用「小白」的視角看問題製造槽點引發思考,增加思政課的「深度」;通過設置「學好思政課和脫單的關係」「給形勢與政策課寫一封情書」「為什麼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有我」等話題討論,引導學生參與,打造思政課的「爆款」。

「好老師應該向你的初戀學習,先產生感情,再引導行動,這樣才能讓知識入腦、沁心、掛髓。」

「周一本人體重72千克,周五稱得69千克,其間我上了20節課,經計算可得,每節課約有150克的知識點,請大家務必及時歸納總結,以備考試。」

「年輕人做事必須認真。什麼是認真?認真首先是專註,要能長時間將注意力放在一件事上,所謂凝神聚力,方能稍有成績。認真其次是重複,要執著執念執行一個心愿,不斷反覆,只求有所改善。認真再其次是細節,要從情書用紙的顏色考慮到岳父的休閑娛樂,你才能對找到對象運籌帷幄。」

岳老師經常順口講出這樣的「金句」,有趣好玩還長知識。正是這些接地氣的話語和一系列的舉措,讓思政課有虛有實、有稜有角、有情有義、有滋有味起來,學生不由自主地「忘」了看手機。

「包裝」時尚,學生才會推薦轉發

課上的時間利用得再充分,畢竟也只有五十分鐘,岳松主講形勢與政策課,這門課內容多、更新快,課堂時間不夠用,他開始琢磨使用新媒體。

2016年4月,岳松獨立運營建設的個人公眾號上線,開始在課堂之外,定期為學生推送圖文消息,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年輕化接地氣的表述方式,對大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進行分析,塑造學生正確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念、道德觀念,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正能量。

「岳老師很會編故事,講的東西很好玩,琢磨一下又很有道理,我們都很喜歡看,他『段子手』的外號就是這麼來的。」一名學生如是說。

「備考之時來看看岳老師,精神飽滿一整天。」

「岳老師我想知道大三的我還有機會上您的課聽您講段子嗎?」

「沒想到網上還能看岳老師的課,簡直是驚喜。」

「三觀超正,語氣超皮。」

「當年高中畢業,還未來到理工大時就已聽聞老師大名,來了以後從未逃過一次課,上課聽得比專業課都認真。」

一條條留言,折射出的是接納和贊同,公眾號「脫口岳」上線兩年來,累計推送和大學生思想、情感、學習、人生規劃相關的原創圖文信息233篇,合計超50萬字,總閱讀量31萬+,被分享轉載6800餘次,收穫留言評論6200餘條,部分文章被《中國教育報》、山東省學生聯合會、江西共青團等媒體轉載,粉絲關注量從賬號初建時的400餘人,已發展至目前的20800餘人。

十幾年的努力付出,不單讓岳松收穫了「段子」思政老師的稱號,還讓他年齡不大,就頂上了一大叢白髮。上課時,經常有學生提醒他頭上有粉筆灰,講到這個小「段子」,岳松笑得很開心。校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一等獎、教學質量獎、最受學生喜愛的教師,一系列榮譽見證了他的成長和成績。他說,當段子手很有意思,講思政課很有意義,當思政課段子手既充實又歡樂,是值得一生為之努力的無悔選擇。(通訊員 黃文娟 陳兆磊)

《中國教育報》2019年02月25日第6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哪些孩子更愛玩網路遊戲
「學習是我們一輩子的事兒」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